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6,分20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戶部
戶部尚書
戶部二妙
分類詞匯
民曹
民部
版部
右部
扈簿
三司
地官
版曹
計相
司度
司元
司庫
《國語辭典》:戶部(戶部)  拼音:hù bù
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土地、戶籍、賦稅等事務(wù),為國家財務(wù)行政的最高機構(gòu)。
《國語辭典》:戶部尚書(戶部尚書)  拼音:hù bù shàng shū
職官名。戶部的最高長官。負責(zé)戶口、財賦等職務(wù)。
《分類字錦》:戶部二妙
唐書韋維傳遷戶部郎中善裁剖時員外宋之問善詩故時稱戶部二妙
分類:戶部
《漢語大詞典》:民曹
官署名。 漢成帝 初置。后世名稱多變,職責(zé)也并不完全相當(dāng)。至 隋 時定名為民部, 唐高宗 時避 太宗 李世民 諱,又改稱戶部,因亦用作戶部的代稱。后漢書·百官志三:“尚書六人,六百石。本注曰:‘ 成帝 初置尚書四人,分為四曹……民曹尚書主凡吏上書事;客曹尚書主外國夷狄事。’” 劉昭 注引 蔡質(zhì) 《漢舊儀》:“﹝民曹﹞典繕治、功作、監(jiān)池、苑、囿、盜賊事。” 明 高啟 《辭戶部后東還出都門有作》詩:“詔貳民曹出禁林,陳辭因得解朝簪。”參見“ 民部 ”。
《漢語大詞典》:民部
即戶部。古代官署名。 漢 置尚書,有民曹, 三國 魏 置度支, 吳 有戶部, 晉 有度支, 北周 有民部,皆主財用。 隋 初置度支, 開皇 三年改為民部, 唐 永徽 初,因避 太宗 李世民 諱,復(fù)改稱戶部。
《漢語大詞典》:民部
即戶部。古代官署名。 漢 置尚書,有民曹, 三國 魏 置度支, 吳 有戶部, 晉 有度支, 北周 有民部,皆主財用。 隋 初置度支, 開皇 三年改為民部, 唐 永徽 初,因避 太宗 李世民 諱,復(fù)改稱戶部。
《漢語大詞典》:版部
戶部的別稱。 梁章鉅 稱謂錄·戶部《叩缽齋官制考》:“民部亦稱稼部,又稱版部,又稱地曹?!?/div>
分類:戶部
《漢語大詞典》:右部
指戶部。 宋 蘇轍 《謝除戶部侍郎表》之一:“然臣觀當(dāng)今右部之政,正值昔日新法之餘。召募憂於錢荒,差繇患於戶少?!?/div>
分類:戶部
《漢語大詞典》:扈簿
戶部。戶部掌戶口、財賦,故稱。 宋 岳珂 桯史·紫宸廊食:“余為扈簿日,瑞慶節(jié)隨班上壽 紫宸殿 ?!?/div>
《國語辭典》:三司  拼音:sān sī
三種官職的合稱:(1)東漢以太尉、司空、司徒為三司。《后漢書。卷六。孝順帝紀(jì)》:「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固啤U聭烟?。注:「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挂卜Q為「三公」。(2)唐代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缎绿茣?。卷四八。百官志三》:「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三司,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也。」(3)后唐迄宋以鹽鐵、度支、戶部為三司,皆理財之官?!顿Y治通鑒。卷二六五。唐紀(jì)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三年》:「戊寅,以朱全忠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4)明時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三司。皆為各行省的文武長官。
《國語辭典》:三公  拼音: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經(jīng)。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后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挂卜Q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diào)七政,和陰陽之官也。」也稱為「三師」。
《漢語大詞典》:地官
(1).古代六官之一。周禮·地官·序官:“乃立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農(nóng)功》:“稽古帝王之設(shè)地官司徒之職,實兼教養(yǎng)?!?唐 武則天 曾改戶部為地官(旋復(fù)舊),因亦以地官稱戶部長官。 唐 韓愈 《祭馬仆射文》:“帝念其功,還公于朝。陟于地官,且長百僚?!?馬其昶 校注:“守戶部尚書?!眳㈤?span id="4z4ctdi" class="book">《通典·職官五》。
(2).神名。道家以天官、地官、水官為三官。 宋 梅堯臣 《觀楊之美畫》詩:“地官既失不可知,此畫傳是 閻令 為?!?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史·方伎傳上·苗守信》:“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録人之善惡?!痹敗?三官 ”。
《國語辭典》:三官  拼音:sān guān
1.三種官的合稱:(1)司徒、司馬、司空的總稱?!蹲髠?。昭公四年》:「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徒,實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孟孫為司空,以書勛?!埂抖Y記。王制》:「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齋戒受質(zhì),百官各以其成,質(zhì)于三官?!?2)漢代均輸、鐘官、辨銅令的合稱?!妒酚?。卷三○。平準(zhǔn)書》裴骃集解引〈漢書百官表〉:「『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屬官有上林均輸、鐘官、辨銅令?!蝗粍t上林三官,其是此三令乎?」
2.道教以天、地、水為「三官」。也稱為「三元」。
3.人身上的三要處:(1)耳、目、心之三器官?!秴问洗呵?。審分覽。任數(shù)》:「凡耳之聞也,藉于靜;目之見也,藉于昭;心之知也,藉于理。君臣易操,則上之三官者廢矣?!?2)身體食、視、聽三要處。《淮南子。詮言》:「三官交爭,以義為制者,心也?!?/div>
《漢語大詞典》:版曹
宋 代戶部左曹的別稱。因職掌版籍,故稱。亦借指戶部。 宋 楊萬里 《轉(zhuǎn)對札子》:“凡內(nèi)帑出入,皆令領(lǐng)於版曹,而經(jīng)於中書?!?span id="u9zozqc"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下一》:“若使經(jīng)制司能事事檢察,則雖戶部版曹,亦可廢矣?!?span id="jo9xqao" class="book">《明史·瞿式耜傳》:“ 鄭三俊 、 畢懋良 宜總版曹。”
分類:戶部職掌
《分類字錦》:計相(計相)
史記張蒼傳:蒼以代相從攻臧荼有功,封為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戶,遷為計相,一月更以列侯,為主計四歲。
分類:戶部
《分類字錦》:司度
曾鞏除陳向度支員外郎制:財用多寡之?dāng)?shù),物生豐約之宜。司度之曹,典貳為重。
分類:戶部
《分類字錦》:司元
唐書百官志:龍朔二年,改戶部曰司元,度支曰司度,金部曰司珍,倉部曰司庾。光宅元年,改戶部曰地官。天寶十一載,改金部曰司金,倉部曰司儲。
分類:戶部
《漢語大詞典》:司庫(司庫)
(1).官名。《周官·夏官》有司甲, 魏 以后有庫部。 唐 初亦設(shè)庫部,后曾改為司庫,屬兵部,掌兵器鹵簿等。參閱通典·職官五。
(2).官名。 元 置司庫,屬戶部,掌財寶。 清 戶部、王府亦分別置司庫。參閱《清通典·職官二》、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府官員制度。
(3).團體的領(lǐng)導(dǎo)機構(gòu)中主管財務(wù)的人。《人民日報》1972.9.14:“出席閉幕式的還有……亞兵聯(lián)盟名譽司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