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緞疋庫(緞疋庫)
清 戶部藏綢緞、絹布等物的庫。見《清會典事例·戶部·緞匹庫》。
分類:戶部綢緞
《分類字錦》:戶部二妙
唐書韋維傳遷戶部郎中善裁剖時員外宋之問善詩故時稱戶部二妙
分類:戶部
《分類字錦》:計析秋毫(計析秋毫)
白居易張平叔可戶部侍郎判度支制張平叔國之材臣也計能析秋毫吏畏如夏日司會逾月綱條甚張
分類:戶部
《漢語大詞典》:鈔局(鈔局)
明 初戶部所設(shè)的印鈔官署。 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一:“ 賈鼐 以典史中狀元,人皆知之。 洪武 辛未,榜眼 吳言信 , 福建 邵武 人也,以鈔局副使中,人多未之知也?!?/div>
分類:戶部官署
《分類字錦》:參掌泉幣(參掌泉幣)
宋史職官志:金部郎中、員外郎,參掌天下給納之泉幣,計其歲之所輸,歸于受藏之府,以待邦國之用。
分類:戶部
《分類字錦》:財給事集(財給事集)
白居易柳公綽罷鹽鐵守本官兵部侍郎制:及領(lǐng)榷管漕運之務(wù),屬陵寢郊邱之禮,財給事集,時乃之功。宜有轉(zhuǎn)移,以均勞逸。
分類:戶部
《分類字錦》:寶玉之府(寶玉之府)
蘇颋授源乾曜戶部侍郎制:尚方愛費,已稱寶玉之府;司徒帥屬,更重神仙之闈。
分類:戶部
《漢語大詞典》:平余(平餘)
清 代地方政府上繳正項錢糧時另給戶部的部分。一般來源于賦稅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 清 初各省解繳戶部稅銀,每一千兩隨解平馀銀二十五兩,稱隨平陋規(guī)。其后,戶部與地方官吏協(xié)議共同分肥,解部減一半,馀歸地方。 乾隆 元年,明文規(guī)定平馀銀分給各部院官吏作為補(bǔ)助費,稱“養(yǎng)廉”。 乾隆 二年, 四川省 在火耗羨馀外,每銀百兩提解六錢,名平馀,充各衙門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稅時加重戥子稱銀,所得溢額銀兩亦名平馀。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一條鞭法,名為永不加賦,而耗羨、平餘,猶在正供之外。”
《分類字錦》:生齒耗登(生齒耗登)
張方平《河北都轉(zhuǎn)運使張溫之可充三司戶部副使誥》:凡物力之充屈,系生齒之耗登,職司版圖必藉精力。
分類:戶部
《分類字錦》:收斂以時(收斂以時)
劉禹錫《授倉部郎中制》:收斂以時,儲蓄必謹(jǐn),俾夫兇荒無患,貧富克均。
分類:戶部
《分類字錦》:勸穡劭民(勸穡劭民)
劉敞《將作監(jiān)林洙可司農(nóng)卿誥》:昔乃先正,實領(lǐng)大農(nóng)之任,以迪文考。今年榖未充,邊人望哺,爾其勤身敏行,無忝名實,于以勸穡劭民,庶有賴焉。
分類:戶部
《漢語大詞典》:人曹郎
指戶部郎中。本稱“民曹郎”, 唐 代因避 太宗 諱,改稱“人曹郎”。 唐 元稹 《授韋審規(guī)等左司戶部郎中等制》:“登生齒以比董九賦,人曹郎之任非輕?!?/div>
《分類字錦》:決繁析滯(決繁析滯)
白居易《崔鄯可倉部員外郎判度支案制》:宜率廩人佐計務(wù),決繁析滯,期有可觀。
分類:戶部
《分類字錦》:抗議戶口(抗議戶口)
唐書·楊玚傳》:玚進(jìn)歷御史中丞戶部侍郎。帝嘗召宰相大臣議天下戶版延英殿。玚言利病尤詳。帝咨賞。于是宇文融建檢脫戶余口。玚執(zhí)不便。融方貴。公卿啽默唯唯。獨玚抗議。故出為華州刺史。
分類:戶部
《分類字錦》:口陳費數(shù)(口陳費數(shù))
唐書·崔仁師傳》:遷度支郎中,嘗口陳移用費數(shù)千名。太宗怪之,詔黃門侍郎杜正倫持簿,使仁師對唱,無一謬,帝奇之。
分類: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