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5詞典 3分類詞匯 62
《漢語大詞典》:拙誠(拙誠)
雖然愚鈍但卻真誠。韓非子·說林上:“‘巧詐不如拙誠?!?樂羊 以有功見疑, 秦西巴 以有罪益信,由仁與不仁也?!?漢 劉向 說苑·談叢:“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偽不如拙誠?!?三國 魏 曹植 《當事君行》:“好惡隨所愛憎,追舉逐聲名;百心可事一君,巧詐寧拙誠。”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使比及至是,而其產(chǎn)破散或身先亡,則何以辭於世乎?所謂巧詐不如拙誠也?!?/div>
分類:愚鈍真誠
《漢語大詞典》:疲蹇
(1).衰老的跛腳馬。 南朝 齊 謝朓 《游山》詩:“託養(yǎng)因支離,乘閑遂疲蹇?!?唐 李德裕 《謝賜讓官批答狀》:“豈敢言病,謹當策勵疲蹇,上副天慈?!?br />(2).謙言愚鈍無能。 明 高啟 《送許先生歸越》詩:“羣龍在廷翊昌運,疲蹇豈足追騰驤?!?/div>
《漢語大詞典》:頑魯(頑魯)
亦作“ 頑鹵 ”。
(1).頑劣愚鈍,不敏銳。 漢 王充 論衡·命祿:“或時下愚而千金,頑魯而典城?!?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教子:“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 明 夏完淳 《劉文學(xué)感遇》詩:“小臣頑魯質(zhì),元后謬一顧。”
(2).謂不鋒利。 宋 曾鞏 《送歐陽員外歸覲滁州舍人》詩:“顧我齒諸本,漸磨苦頑魯?!?br />(3).愚妄而粗野。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此處官濁吏弊,人民頑鹵?!?/div>
《漢語大詞典》:頑?。B?。?/div>
愚鈍淺薄。后漢書·東夷傳論:“回頑薄之俗,就寬略之法。” 明 方孝孺 《答俞子嚴書》之二:“器識頑薄,未見有過人者,何足為吾兄師耶!” 清 唐甄 潛書·考功:“身為民牧,籍權(quán)以行惠,茍非頑薄之資,其誰不能!”
分類:愚鈍淺薄
《漢語大詞典》:庸鈍(庸鈍)
庸下愚鈍。清史稿·醇賢親王奕譞:“為天地容一虛糜爵位之人,為 宣帝成皇帝 留一庸鈍無才之子。”
《漢語大詞典》:愚憨
愚鈍傻憨。 漢 無名氏 《雜事秘辛》:“臣妾 姁 女,賤,愚憨,言不宣心,書不符見?!?明 方孝孺 《與舒君書》:“僕性愚憨,竊以為古人之言有是有非?!?/div>
分類:愚鈍
《國語辭典》:頑蒙(頑蒙)  拼音:wán méng
愚蠢、愚笨。唐。無名氏《李謨》:「又曰:『第十三疊誤入水調(diào),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頑蒙,實不覺?!弧?/div>
分類:愚鈍蒙昧
《漢語大詞典》:懶鈍(嬾鈍)
疏懶愚鈍。 宋 蘇洵 《上張侍郎第一書》:“ 洵 今年幾五十,以嬾鈍廢於世,誓將絶進取之意。”
分類:疏懶愚鈍
《漢語大詞典》:鈍才(鈍才)
愚鈍的資質(zhì)。謂無才智。 漢 賈誼 新語·慎微:“詩在心為志,出口為辭,矯以雅僻,砥礪鈍才?!?/div>
《國語辭典》:儓儗  拼音:tái nǐ
癡呆。唐。張說〈開元正歷握乾符頌〉:「先生獨晏默書閣,含翰詞林,奚其為儓儗也?!?/div>
《漢語大詞典》:頑才(頑才)
愚鈍的人。自謙之辭。后漢書·應(yīng)劭傳:“是用敢露頑才,廁于明哲之末?!?span id="mfdvxjb" class="book">《文選·應(yīng)璩〈與滿公琰書〉》:“外嘉郎君謙下之德,內(nèi)幸頑才見誠知己?!?張銑 注:“頑才, 璩 自謂也?!?/div>
分類:愚鈍自謙
《漢語大詞典》:愚慵
愚鈍而疏懶。 明 高叔嗣 《簡袁永之獄中》詩:“罪至欲何言,直以愚慵故。”
分類:愚鈍疏懶
《漢語大詞典》:頑騃(頑騃)
愚鈍呆滯。 漢 鄒陽 《酒賦》:“清者為酒,濁者為醴;清者圣明,濁者頑騃。”宋書·長沙景王道憐傳:“ 遐 人才甚凡,自諱名,常對賓客曰:‘ 孝武 無道,枉我殺母。’其頑騃若此?!?span id="ogdpmzw" class="book">《北史·李元護傳》:“ 會 頑騃好酒,其妻 南陽 太守 清河 房伯玉 女也,甚有姿色, 會 不答之?!?/div>
分類:愚鈍呆滯
《漢語大詞典》:頑虛(頑虛)
愚鈍而懦弱的人,多作自謙之辭。《三國志·吳志·薛瑩傳》:“瞻彼舊寵,顧此頑虛,孰能忍媿,臣實與居。”
《漢語大詞典》:愚亂(愚亂)
愚鈍昏亂。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序:“愚亂之邪臣自以為守德,謂不如彼矣?!?李善 注:“愚,鈍也;亂,昏也?!?/div>
分類:愚鈍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