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5詞典 3分類詞匯 62
《漢語大詞典》:愚暗
亦作“ 愚闇 ”。亦作“ 愚黯 ”。
(1).愚鈍而不明事理。《荀子·成相》:“請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墮賢良。”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勾踐 愚黯,親欲為賊?!?span id="q7t21tj" class="book">《后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鄙人愚暗,受性不敏。” 明 唐順之 《與胡梅林總督書》之四:“弟以造下行營三座,決然可以制賊而諸將尚不能用之,所謂或執(zhí)拗不肯相聽,或愚闇不能相聽,此亦其一節(jié)也?!?span id="pdpc1wl" class="book">《清史稿·巴布海傳》:“ 巴布海 聞上,上責(zé)其愚黯。” 李大釗 《青年與農(nóng)村》:“他們的愚暗,就是我們國民全體的愚暗?!?br />(2).指愚昧之人。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此蓋愚暗之局談,非達(dá)者之用懷也?!?br />(3).愚昧黑暗。 李大釗 《列寧》:“他們自己家庭生活的甘美和那呻吟在帝王虐政下萬家生活的愚暗與不幸,恰是一個絕好的對照?!?/div>
《漢語大詞典》:頑懦(頑懦)
(1).貪婪懦弱。頑,通“ 忨 ”。 清 陳確 《無欲作圣辨》:“頑懦之夫,鞭之不起,不及於欲者也。” 海上閑人 《上海罷市實錄》卷上一:“蓋 北京 政府之舉動,種種戟刺,雖在頑懦,亦知廉立?!眳⒁姟?頑廉懦立 ”。
(2).愚鈍懦弱。 清 吳定 《答任幼直先生書》:“ 定 以頑懦之資,二十年來,疊嘗骨肉憂患,六經(jīng)百氏,攻討未遑,所為文章,空疏弇鄙,不足邀巨公盼睞,明矣?!?/div>
《國語辭典》:頑廉懦立(頑廉懦立)  拼音:wán lián nuò lì
使貪婪的人廉潔,使懦弱的人立志。語本《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fēng)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形容仁德之人對社會有很大的感化力量。也作「廉頑立懦」。
《漢語大詞典》:愚瞽
(1).愚鈍而昧于事理。多用于自謙。后漢書·吳良傳:“敢秉愚瞽,犯冒嚴(yán)禁。”陳書·周弘正傳:“是以敢布腹心,肆其愚瞽。”《隋書·房彥謙傳》:“忝蒙眷遇,輒寫微誠,野人愚瞽,不知忌諱?!?br />(2).愚昧的人。 明 劉基 《賣柑者言》:“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將衒外以惑愚瞽也?”
《國語辭典》:頑童(頑童)  拼音:wán tóng
1.童昏且固陋?!秶Z。鄭語》:「今王棄高明昭顯,而好讒慝暗昧;惡角犀豐盈,而近頑童窮固?!?br />2.頑皮的小孩子?!都t樓夢》第三回:「黛玉心中正疑惑著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懞懂頑童,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div>
《漢語大詞典》:頑鄙(頑鄙)
愚鈍鄙陋。語出老子:“眾人皆有以,而我獨(dú)頑似鄙?!?王弼 注:“無所欲為,悶悶昏昏,若無所識,故曰頑且鄙也?!?漢 王充 論衡·別通:“故多聞博識,無頑鄙之訾;深知道術(shù),無淺闇之毀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夏侯淵傳》:“吏者民命,而常頑鄙,今如并之,吏多選清良者造職,大化宣流,民物獲寧?!?唐 暢當(dāng) 《自平陽館赴郡》詩:“奉恩謬符竹,伏軾省頑鄙?!?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一:“僕頑鄙之資,無與於人?!?/div>
《漢語大詞典》:頑愚(頑愚)
(1).頑劣愚鈍。后漢書·律歷志下:“及王德之衰也,無道之君亂之於上,頑愚之史失之於下。” 唐 盧仝 《月蝕詩》:“密邇玉幾前擘坼,奏上臣 仝 頑愚胸?!?元 馬致遠(yuǎn) 《薦福碑》第一折:“出來的越頑愚,忒乖疎,便有 文宣王 哲劍難拘束。”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頑愚之道行,偽詐之勢逞?!?br />(2).指頑劣而愚鈍的人。 漢 王充 論衡·剌孟:“謂 孔子 之徒, 孟子 之輩,教授后生,覺悟頑愚乎?已有 孔子 ,己又以生矣。”
《漢語大詞典》:樸愚(樸愚)
質(zhì)樸愚鈍。常用為謙詞。《漢書·南粵傳》:“道里遼遠(yuǎn),壅蔽樸愚,未嘗致書?!?宋 司馬光 《答周源同年書》:“ 光 生而樸愚,行能無所長?!?span id="3tm1xup"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臣之樸愚,必不敢奉詔?!?br />質(zhì)樸愚拙。常用為謙詞。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臣性稟樸愚,材昧機(jī)變,皆為叨據(jù),果竊顯榮。” 宋 曾鞏 《齊州謝到任表》:“不知茍曲以取容,但信樸愚而自守?!?清 龔自珍 《寒月吟》之二:“樸愚傷於家,放誕忌於國?!?/div>
《漢語大詞典》:頑冥(頑冥)
愚鈍無知。 唐 陸龜蒙 《復(fù)友生論文書》:“僕雖極頑冥,亦知惴息汗下,見詆詞之甚難,招禍患之甚易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xì)柳:“譙訶不改,繼以夏楚,而頑冥如故。” 郭沫若 《豕蹄·孟夫子出妻》:“ 孟子 是那樣的頑冥,那樣的把 孟夫人 看不起嗎?”
分類:愚鈍無知
《漢語大詞典》:頑疏(頑疏)
亦作“ 頑疎 ”。
(1).愚鈍而懶散。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咨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實由頑疎?!?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二:“謬荷靈啟,垂授真法,但肉人頑疎,修行多替。” 唐 劉長卿 《酬包諫議佶見寄之什》詩:“佐郡愧頑疏,殊方親里閭?!?宋 王安石 《答林中舍啟》之二:“敢圖風(fēng)誼,遠(yuǎn)損書辭,仰銜存愛之隆,實重頑疏之過?!?br />(2).愚鈍而懶散者。多用作自謙之辭。 唐 白居易 《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三旬兩入省,因得養(yǎng)頑疏?!?/div>
《漢語大詞典》:頑癡(頑癡)
愚鈍無知。 唐 韋應(yīng)物 《逢楊開府》詩:“一字都未識,飲酒肆頑癡。”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二折:“這孩兒,便頑癡,有十分不是傷觸著你?!?清 曹寅 《題吹簫美人圖贈亮生》詩之一:“想見琴清茶嫩處,有人批頰駡頑癡。”
分類:愚鈍無知
《漢語大詞典》:愚憃
愚鈍,癡呆。后漢書·張酺傳:“臣實愚憃,不及大體?!?唐 韓愈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我昔實愚憃,不能降色辭?!?/div>
分類:愚鈍癡呆
《漢語大詞典》:愚短
愚鈍無能。《晉書·劉琨傳》:“以臣愚短,當(dāng)此至難,憂如循環(huán),不遑寢食?!?span id="hjwmevr" class="book">《南史·張纘傳》:“或云 纘 從兄 聿 及 弼 愚短, 湘東王 在坐,問 纘 曰:‘丈人二從 聿弼 藝業(yè)何如?’”
分類:愚鈍無能
《漢語大詞典》:愚庸
(1).愚蠢平庸。 唐 韓愈 《祭鄭大夫文》:“劬勞閔閔,保此愚庸?!?陳毅 《游陽朔》詩:“ 桂林 陽朔 不可分,妄為甲乙近愚庸?!?br />(2).指愚鈍平庸之人。 明 劉基 《謝恩表》:“臣 基 一介愚庸,生長南裔,疎拙無似。”
《漢語大詞典》:頑質(zhì)(頑質(zhì))
愚鈍的資質(zhì)。后漢書·橋玄傳:“ 操 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頑質(zhì),見納君子?!?宋 文同 《石姥賦》:“奚磊砢之頑質(zhì)兮,輒矯權(quán)而自主?!?清 龔自珍 《金縷曲·沈虹橋廣文小像題詞》詞:“伊余頑質(zhì)君休問!笑年來光芒萬丈,被他磨盡?!?/div>
《漢語大詞典》:愚蔽
愚鈍,不通事理。后漢書·郎顗傳:“臣 顗 愚蔽,不足以答圣問?!?span id="yypexmg" class="book">《禮記·哀公問》“寡人雖無似也” 唐 孔穎達(dá) 疏:“ 哀公 謙退,言己愚蔽,無能似類賢人也?!?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取士上:“由前則空疏者絀,由后則愚蔽者絀,亦變浮薄之一術(shù)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