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心靈(心靈)  拼音:xīn líng
1.人心中本有的智慧、思想和情感等。亦用以泛指心。《南史。卷七二。文學傳。論曰》:「暢自心靈,而宣之簡素,輪扁之言,未或能盡?!埂端鍟?。卷三二。經(jīng)籍志一》:「詩者,所以導達心靈,歌詠情志者也。」
2.主宰意識作用的主體。
《國語辭典》:心靈手巧(心靈手巧)  拼音:xīn líng shǒu qiǎo
心思聰敏而手藝精巧。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九出:「香姐心靈手巧,一捻針線,就是不同的?!?/div>
《國語辭典》:思想  拼音:sī xiǎng
1.思念、懷念。三國魏。曹植盤石篇〉:「仰天長太息,思想懷故邦?!埂督鹌棵贰返谌幕兀骸覆黄谌钊诩?,思想成病?!?br />2.想法、念頭。《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我想我們一個人腦子是頂要緊的,一切思想都從腦筋中出來?!?br />3.思維的結(jié)果,或指認知的心理歷程。
《國語辭典》:真理  拼音:zhēn lǐ
真實不變的道理。唐。方干 游竹林寺詩:「聞僧說真理,煩惱自然輕?!?/div>
《國語辭典》:沉綿(沉綿)  拼音:chén mián
意識昏沉,久臥病床。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雕蟲蒙記憶,烹鯉問沉綿?!埂读凝S志異。卷二。蓮香》:「逾兩月,蓮舉一子。產(chǎn)后暴病,日就沉綿?!?/div>
《國語辭典》:覺得(覺得)  拼音:jué de
1.感到。如:「我覺得有點冷?!埂队魇烂餮浴>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興哥并無言語,三巧兒自己心虛,覺得滿臉慚愧,不敢殷勤上前扳話?!?br />2.認為。如:「我覺得這樣做最好?!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搁T生并不會作八股文章,……門生覺得自己時文到底不在行。」
《國語辭典》:神識(神識)  拼音:shén shì
主導著有情眾生輪回的心識。
《國語辭典》:存在  拼音:cún zài
1.持續(xù)占據(jù)時間或空間,尚未消失。《禮記。仲尼燕君》唐。孔穎達。正義:「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者,仁猶存也,君子見上大饗四焉,知禮樂所存在也。」
2.哲學上行為與自我意識中所體驗到的事物。
《漢語大詞典》:心德
指人的意識與性情。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參兩:“此上二章,因天化以推心德之主宰,尤學者所宜盡心也?!?/div>
分類:意識性情
《國語辭典》:看出  拼音:kàn chū
察覺。如:「由他的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出他的確是個謙謙君子?!?/div>
《國語辭典》:意根  拼音:yì gēn
佛教用語。為法境六根之一。產(chǎn)生意識作用的基礎(chǔ)。佛教部派或主張是某種看不到的物質(zhì),或主張是前一剎那的意識。唯識宗則稱末那識,一種比意識更微細的意識為意根?!栋⑴_磨俱舍論》卷三:「第六意根,于能了別一切境識有增上用?!?/div>
《國語辭典》:六根  拼音:liù gēn
能接觸外境與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的六種感官功能?!段饔斡洝返谝黄呋兀骸溉f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凈體堅牢?!?/div>
《國語辭典》:六識(六識)  拼音:liù shì
佛教上指感官接觸環(huán)境時,所產(chǎn)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活動)的分別作用。
《國語辭典》:主觀(主觀)  拼音:zhǔ guān
1.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判斷事物,不求符合實際狀況。如:「凡事應從不同角度審視,以免流于主觀?!?br />2.屬于認識的主體。相對于「客觀」而言。
《國語辭典》:北冥  拼音:běi míng
北方的大海。《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也作「北溟」。
《國語辭典》:發(fā)冷(發(fā)冷)  拼音:fā lěng
身體感到寒冷。如:「你看你,全身上下手腳發(fā)冷,八成是得了風寒?!骨?。葉桂《臨證指南醫(yī)案》卷二:「至于陽明脈絡(luò)日衰。斯背先發(fā)冷。右脅酸疼。而咳吐不已?!?/div>
《漢語大詞典》:志識(志識)
思想意識;見解。北齊書·王晞傳:“我弟并向成長,志識未定,近善狎惡,不能不移?!?明 謝肇浙 《五雜俎·事部三》:“夫士貴自立,即今生之富貴貧賤,不必論也,而況又追求之前生,又希望來生之富貴,其志識卑陋,亦可哀矣?!?清 方宗誠 《〈桐城文錄〉序》:“有 朱魯岑 先生,志識高邁,學行文章,獨往獨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