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3
詞典
1
分類詞匯
61
其它
1
共61,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驕者必敗
眼力見兒
沾沾自足
重大過失
嫌疵
妒能害賢
忽忽不樂
避跡違心
揣說
喬主張
鬧情緒
順幸
舊愁新恨
贐敬
兩墯
《國語辭典》:
驕者必敗(驕者必?。 ?span id="o99lvoi" class='label'>拼音:jiāo zhě bì bài
驕傲的人往往會因大意而遭到挫敗。如:「他宣稱自己穩(wěn)拿冠軍,卻名落孫山,的確驗證了驕者必敗這句話?!?/div>
分類:
驕傲
往往
大意
意而
挫敗
《國語辭典》:
眼力見兒(眼力見兒)
拼音:
yǎn lì jiàn ér
善窺人意而又能見機行事的智巧。如:「是你有眼力見兒,長輩都疼你?!?/div>
分類:
人意
意而
見機行事
智巧
《國語辭典》:
沾沾自足
拼音:
zhān zhān zì zú
自以為得意而滿足。宋。呂祖謙〈東萊博議〉:「立一善,修一行,沾沾自足,怠而不復(fù)前矣?!挂沧鳌刚凑醋詽M」、「沾沾自喜」。
分類:
得意
意而
滿足
呂祖謙
東萊
《國語辭典》:
重大過失(重大過失)
拼音:
zhòng dà guò shī
系指法律上應(yīng)負注意義務(wù)的人,顯然欠缺一般人所必要的注意而對他人權(quán)益造成損害。
分類:
指法
法律
上應(yīng)
注意
意義
義務(wù)
顯然
欠缺
必要
意而
他人
人權(quán)
權(quán)益
造成
損害
《國語辭典》:
嫌疵
拼音:
xián cī
不滿意而當(dāng)作毛病。如:「如果不嫌疵,就請用過飯后再走?!?/div>
分類:
不滿
滿意
意而
毛病
《國語辭典》:
妒能害賢(妒能害賢)
拼音:
dù néng hài xián
對于賢能的人,心懷妒意而加以陷害。也作「妒賢嫉能」。
分類:
賢能
心懷
意而
陷害
《國語辭典》:
忽忽不樂(忽忽不樂)
拼音:
hū hū bù lè
心中失意而不快樂?!妒酚?。卷五八。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復(fù)朝。上疏欲留,上弗許。歸國,意忽忽不樂?!埂稘h書。卷五二。韓安國傳》:「乃益東徙,意忽忽不樂?!?/div>
分類:
失意
意而
不愉
愉快
《漢語大詞典》:
避跡違心(避跡違心)
違背本意而隱匿。 清 陳確
《答張考夫書》
:“其為 荊公 與非 荊公 ,亦難逃后世之公,某萬不敢避跡違心,以負兄夙所教督之意?!?/div>
分類:
違背
背本
本意
意而
隱匿
《漢語大詞典》:
揣說(揣説)
揣度其意而游說。
《
鬼谷子·本經(jīng)陰符
》
:“故觀其志意為度數(shù),乃以揣説圖事,盡圓方,齊長短。”
分類:
揣度
意而
游說
《國語辭典》:
喬主張(喬主張)
拼音:
qiáo zhǔ zhāng
亂出主意,自做主張?!队魇烂餮?。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只怕金孝要他出賞錢,又怕眾人喬主張他平分,反使欺心,賴著金孝?!埂缎咽篮阊?。卷二。三孝廉讓產(chǎn)立高名》:「有個心直口快的,便想要開口,說公道話,與兩個小兄弟做喬主張?!?/div>
分類:
不經(jīng)
當(dāng)事人
同意
意而
強作
作主
《國語辭典》:
鬧情緒(鬧情緒)
拼音:
nào qíng xù
因工作、學(xué)習(xí)、生理等各方面的不適而引起心情不好,所反映出情緒不穩(wěn)的情況。如:「由于工作繁重、身體不適,導(dǎo)致他常鬧情緒出差錯?!?/div>
分類:
不滿
滿意
意而
情緒
不安
安定
《漢語大詞典》:
順幸(順幸)
謂順從帝意而得寵幸。
《
史記·蒙恬列傳
》
:“ 毅 對曰:‘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則臣少宦,順幸沒世,可謂知意矣?!?司馬貞 索隱:“ 蒙毅 言己少事 始皇 ,順意因蒙幸,至 始皇 沒世,可謂知上意?!?/div>
分類:
順從
意而
得寵
寵幸
《國語辭典》:
舊愁新恨(舊愁新恨)
拼音:
jiù chóu xīn hèn
久積心頭的愁悶加上新有的悵恨。極言因失意而累積重重愁恨,不得排遣。南唐。馮延巳〈采桑子。馬嘶人語春風(fēng)岸〉詞:「舊愁新恨知多少,目斷遙天?!顾?。舒氏〈點絳唇。獨自臨池〉詞:「舊愁新恨,耗卻年時興?!挂沧鳌概f恨新愁」。
分類:
久積
心頭
愁悶
上新
悵恨
失意
意而
累積
重重
愁恨
《漢語大詞典》:
贐敬(贐敬)
送行時為表敬意而贈的禮物。
《醒世姻緣傳》
第六七回:“ 狄員外 見他堅意不收,只得收回那十二兩的原封,另送了四兩贐敬。”
《花月痕》
第二回:“ 荷生 此行,是 明經(jīng)略 敦請去的,自然有許多大老官,及同年故舊,送贐敬,張筵席。”
分類:
送行
敬意
意而
禮物
《漢語大詞典》:
兩墯(兩墯)
謂任意而為,全無約束。
《
后漢書·單超傳
》
:“其后四侯轉(zhuǎn)橫,天下為之語曰:‘ 左 回天, 具 獨坐, 徐 臥虎, 唐 兩墯。’” 李賢 注:“兩墯謂隨意所為不定也。今人謂持兩端而任意為兩墯?!?/div>
分類:
任意
意而
約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