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99
詞典
1
分類詞匯
98
共99,分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阿指
重旨
簡旨
望風(fēng)希指
頭上安頭
迕指
隨人作計(jì)
替天行道
仰人鼻息
沒好意思
公證遺囑
奉悉
阿意順旨
阿諛順意
阿諛順旨
《漢語大詞典》:
阿指
迎合別人意旨。
《
漢書·平帝紀(jì)
》
:“太僕 王惲 等二十五人前議 定陶傅太后 尊號(hào),守經(jīng)法,不阿指從邪?!?/div>
分類:
迎合
人意
意旨
《漢語大詞典》:
重旨
指文中隱含的豐富意旨。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隱秀
》
:“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獨(dú)拔者也。隱以復(fù)意為工,秀以卓絶為巧?!?范文瀾 注:“重旨者,辭約而義富,含味無窮。”
分類:
中隱
隱含
豐富
意旨
《漢語大詞典》:
簡旨(簡旨)
精練的意旨。 南朝 宋 劉義慶
《
世說新語·賞譽(yù)
》
:“ 王恭 有清辭簡旨,能敘説,而讀書少,頗有重出。”
分類:
精練
意旨
《國語辭典》:
望風(fēng)希指(望風(fēng)希指)
拼音:
wàng fēng xī zhǐ
察言觀色,企圖迎合對方的意旨。形容諂媚阿諛的行為。《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畿傳》:「近司隸校尉孔羨辟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嘿爾,望風(fēng)希指,甚于受屬?!挂沧鳌竿L(fēng)承旨」。
分類:
迎合
他人
人意
意旨
《國語辭典》:
頭上安頭(頭上安頭)
拼音:
tóu shàng ān tóu
比喻事物重復(fù)?!毒暗聜鳠翡洝>硪涣?。澧州樂普山元安禪師》:「今有一事問汝等:若道這個(gè)是,即頭上安頭;若道這個(gè)不是,即斬頭求活?!?/div>
分類:
禪宗
意旨
應(yīng)該
頓悟
思量
量分
分辨
猶如
《漢語大詞典》:
迕指
違背意旨。
《
三國志·魏志·司馬岐傳
》
:“是時(shí)大將軍 爽 ( 曹爽 )專權(quán)…… 南陽 圭泰 嘗以言迕指,考繫廷尉?!?/div>
分類:
違背
意旨
《漢語大詞典》:
隨人作計(jì)(隨人作計(jì))
謂順應(yīng)他人意旨行事。 清 惲敬
《答方九江書》
:“男兒必有自立之處,不隨人作計(jì),如蚊之同聲,蠅之同嗜,以取富貴名譽(yù)也。”
分類:
順應(yīng)
他人
人意
意旨
《國語辭典》:
替天行道
拼音:
tì tiān xíng dào
傳統(tǒng)觀念中,天道為正義的代表。替天行道為代替上天在人間行使正道,以伸張正義?!度龂萘x》第四七回:「吾替天行道,安忍殺戮人民?」《金瓶梅》第一回:「惟有宋江替天行道,專報(bào)不平,殺天下贓官污吏,豪惡刁民。」
分類:
代行
上天
行人
人民群眾
意旨
意愿
按照
天意
人世間
事業(yè)
《國語辭典》:
仰人鼻息
拼音:
yǎng rén bí xí
依靠別人鼻子里呼出的氣息而勉強(qiáng)存活。比喻依靠他人生活或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不能自主。北齊。
杜弼
〈
檄梁文
〉:「解其倒懸,仰人鼻息?!?/div>
分類:
迎合
意旨
依靠
得生
生存
《國語辭典》:
沒好意思(沒好意思)
拼音:
méi hǎo yì si
沒有適宜的意旨?!?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一六回:「賈璉此時(shí)沒好意思,只是赸笑吃酒。」
分類:
適宜
意旨
《國語辭典》:
公證遺囑(公證遺囑)
拼音:
gōng zhèng yí zhǔ
指定二個(gè)以上的見證人,在公證人前口述遺囑意旨,由公證人筆記、宣讀、講解,經(jīng)遺囑人認(rèn)可后,記明年月日,由公證人、見證人及遺囑人共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由公證人將其事由記明,使按指印代之。
分類:
口述
遺囑
意旨
《國語辭典》:
奉悉
拼音:
fèng xī
完全了解對方書信意旨的敬語。如:「來書奉悉」。
分類:
了解
書信
意旨
敬語
《國語辭典》:
阿意順旨(阿意順旨)
拼音:
ē yì shùn zhǐ
逢迎諂媚,順從別人意旨。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二。漢人規(guī)戒》:「漢人于交友故舊,動(dòng)存規(guī)戒,其不肯阿意順旨,以陷于非義,此風(fēng)凜然可喜。」也作「阿諛順旨」、「阿諛順意」。
分類:
逢迎
迎諂
諂媚
順從
人意
意旨
《國語辭典》:
阿諛順意(阿諛順意)
拼音:
ē yú shùn yì
逢迎諂媚,順從別人意旨?!杜f唐書。卷五三。李密傳》:「今者密若正言,還恐追蹤二子;阿諛順意,又非密之本圖?!挂沧鳌赴⒁忭樦肌埂ⅰ赴⒄橅樦肌?。
分類:
逢迎
迎諂
諂媚
順從
人意
意旨
《國語辭典》:
阿諛順旨(阿諛順旨)
拼音:
ē yú shùn zhǐ
逢迎諂媚,順從別人意旨?!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傳。嚴(yán)光傳》:「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lǐng)絕?!埂睹魇贰>硪话艘?。徐溥傳》:「非欲其阿諛順旨,惟言莫違也?!挂沧鳌赴⒁忭樦肌埂ⅰ赴⒄橅樢狻?。
分類:
逢迎
迎諂
諂媚
順從
人意
意旨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