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4詞典 1分類詞匯 23
《國語辭典》:移情  拼音:yí qíng
改變情志?!段倪x。任昉。王文憲集序》:「六輔殊風(fēng),五方異俗,公不謀聲訓(xùn),而楚夏移情?!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呕兀骸感〉艿脮壬踩绯蛇B先生刺船海上,令我移情。」
《漢語大詞典》:道味
(1).佛道教義之真意。世說新語·方正“昔嘗與 元 明 二帝、 王 庾 二公周旋” 劉孝標(biāo) 注引《高逸沙門傳》:“ 晉 元 明 二帝,游心玄虛,託情道味?!?唐 崔融 《報李少府書》:“夕飽儒珍,朝充道味?!?宋 周邦彥 《汴都賦》:“上方咀嚼乎道味,斟酌乎圣澤,而意猶未快,又欲浮槎而上,窮日月之盈昃,尋天潢之流派?!?br />(2).超凡出世的情志。 唐 李乂 《送沙門弘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yīng)制》詩:“ 漢 珠留道味, 江 璧返真源?!?元 楊載 《題廣寒龍先生詩卷》詩之三:“古來聞有列仙儒,棲宿巖巒道味腴。” 清 魏源 《默觚上·學(xué)篇十》:“故世味不澹者,道味不濃;熟處不生者,生處不熟?!?br />(3).指文章的內(nèi)容與文辭的色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贊曰:篇統(tǒng)間關(guān),情數(shù)稠疊。原始要終,疎條布葉,道味相附,懸緒自接。”
《漢語大詞典》:同趣
同一旨趣,同一情志。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初若將乖,后卒同趣?!?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名節(jié)殊途,雅致同趣。”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王西彥 《古屋》第一部四:“或許我們可能成為一對生活上的同趣者,一對情投意和的好知己?!?/div>
《漢語大詞典》:道性
(1).道德品性。《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 江夏王 道性淵深,睿鑒通遠,樹聲列藩,宣風(fēng)鉉德。”
(2).出家修道之情志。 唐 白居易 《留別吳七正字》詩:“唯是塵心殊道性,秋蓬常轉(zhuǎn)水長閑。” 唐 元稹 《夢游春》詩:“浮生轉(zhuǎn)經(jīng)歷,道性尤堅固。” 宋 徐鉉 《奉和武功學(xué)士舍人寄贈文懿大師》之二:“詩情道性知無夢,頻見殘燈照曙牕?!?/div>
《漢語大詞典》:棲志(棲志)
亦作“棲志”。 寄托情志。太平廣記卷二三五引 宋 龐元英 《談藪》:“ 齊 太原 孫伯翳 家貧,嘗暎雪讀書。放情物外,棲志丘壑。” 明 何景明 《六子詩·康修撰?!?/a>:“羣游慕豪放,棲志固有期。赤驥鳴煙霄,不受黃金羈?!?明 屠隆 《綵毫記·團圓受詔》:“聞命沾恩,蹔去依光明;傳真授訣,終當(dāng)棲志煙霞。”
《國語辭典》:情志  拼音:qíng zhì
情感心志?!段倪x。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隋書。卷七十六。文學(xué)傳。序》:「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達情志于上。」
《漢語大詞典》:對問(對問)
(1).互相問答交談。三國志·吳志·闞澤傳:“性謙恭篤慎,官府小吏,呼招對問,皆為抗禮?!?唐 陸龜蒙 《復(fù)友生論文書》:“未嘗干有司對問希品第,未嘗歷王公丐貸飾車馬。”
(2).古代文體之一。 戰(zhàn)國 時 宋玉 作《對楚王問》,以答問形式抒寫情志,后因名其體為“對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 宋玉 含才,頗亦負(fù)俗,始造‘對問’,以申其志?!?范文瀾 注引 紀(jì)昀 評:“《卜居》《漁父》已先是對問,但未標(biāo)對問之名耳。然 宋玉 此文,載於新序;其標(biāo)曰對問,似亦 蕭統(tǒng) 所題。” 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四篇:“然則《騷》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澤,而特由其時游説之風(fēng)而恢宏,因 荊楚 之俗而奇?zhèn)ィ毁x與對問,又其長流之漫於后代者也。”
(3).應(yīng)詔回答帝王的問難。 北周 庾信 《故周大將軍義興公蕭公墓志銘》:“無雙對問,實踵武於 丁鴻 ?!?唐 沈佺期 《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詩:“何幸鹽梅處,惟憂對問機?!?br />(4).指受審問。朱子語類卷一二三:“ 周勃 終身有功,后來也下獄對問?!?span id="xslbn8c" class="book">《水滸傳》第二二回:“現(xiàn)有刀子是 宋江 的壓衣刀,必須去拿 宋江 來對問?!?/div>
《漢語大詞典》:道韻(道韻)
(1).氣韻;氣質(zhì)。晉書·郗鑒傳:“ 彥輔 道韻平淡,體識沖粹,處傾危之朝,不可得而親疏。”
(2).道家者流的情志。 宋 韓維 《和杜孝錫展江亭》之二:“世情未免歌紅粉,道韻無妨寄白云。”
《漢語大詞典》:托志
寄托情志。
《漢語大詞典》:道志
言志;表達情志。 唐 權(quán)德輿 《〈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至於營合道志,詠言比事,有久敬之義焉?!?br />引導(dǎo)、勸導(dǎo)其心志向善的方面發(fā)展。禮記·禮器:“先王之制禮也,以節(jié)事,脩樂以道志?!?鄭玄 注:“勸之善也?!?陸德明 釋文:“道音導(dǎo)?!?/div>
《漢語大詞典》:寓情
寄托情志。 明 俞弁 《〈逸老堂詩話〉序》:“余性疏懶,平居自糲食粗衣外,無他嗜好,寓情圖史,繙閲披校,竟日忘倦?!?明 李東陽 懷麓堂詩話:“所謂比與興者,皆託物寓情而為之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志思
情志,懷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蓋風(fēng)雅之興,志思蓄憤,而吟詠情性,以諷其上,此為情而造文也?!?宋 歐陽修 《試筆·學(xué)書費紙》:“然衰年志思不壯,於事少能快然。”
分類:情志懷抱
《漢語大詞典》:棲情(棲情)
亦作“棲情”。 寄托情志。 南朝 齊 蕭子良 《游后園》詩:“託性本禽魚,棲情閑物外?!?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運象四:“棲情邱林,憑託京畿?!?明 屠隆 《綵毫記·夫妻玩賞》:“恥懷繾綣,并棲情於石室?!?/div>
《漢語大詞典》:寫志(寫志)
抒發(fā)情志。 晉 陶潛 《讀史述九章·屈賈》:“候 詹 寫志,感鵩獻辭?!?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span id="w9k1vsh" class="book">《南史·庾肩吾傳》:“未聞吟詠情性,反擬《內(nèi)則》之篇;操筆寫志,更模《酒誥》之作?!?span id="7n1tkmd" class="book">《子華子·孔子贈》:“ 孔子 轍環(huán)於河滸,而弗肯以濟,援琴而寫志,命之曰《臨河之操》。”
《漢語大詞典》:率志
(1).行踐其志。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十二:“臣聞忠臣率志,不謀其報;貞士發(fā)憤,期在明賢。”
(2).順其情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yǎng)氣:“率志委和,則理融而情暢;鉆礪過分,則神疲而氣衰?!?br />(3).猶志向。 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四:“恭以某官,率志雅遠,持論忠實?!?/div>
分類:志向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