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1詞典 1分類詞匯 50
《國語辭典》:大抵  拼音:dà dǐ
大概、大多數(shù)。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雜文》:「觀其大抵所歸,莫不高談宮館?!埂都t樓夢(mèng)》第一回:「大抵也因劫數(shù),于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燄山一般?!挂沧鳌复筘怠?。
《國語辭典》:正名  拼音:zhèng míng
1.辨正名義,使名實(shí)相符?!墩撜Z。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銘箴》:「故銘者,名也,觀器必也正名,審用貴乎盛德?!?br />2.官吏中的正職,不同于副職或臨時(shí)代理。《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六出》:「自家姓朱,名杰,見在充本府正名司吏?!?/div>
《國語辭典》:大凡  拼音:dà fán
大抵、大概?!抖Y記。祭法》:「大凡生于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埂都t樓夢(mèng)》第八一回:「你又發(fā)了呆氣了,混說的是什么!大凡做了女孩兒,終久是要出門子的?!?/div>
《國語辭典》:大要  拼音:dà yào
1.主要的旨意、概要。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五三:「智巧萬端出,大要不易方。」
2.事情的重要關(guān)鍵。《晉書。卷一。宣帝紀(jì)》:「帝謂演曰:『軍事大要有五。』」
《國語辭典》:萬般(萬般)  拼音:wàn bān
1.百般、各式各樣。唐。韓偓 惜春詩:「一夜雨聲三月盡,萬般人事五更頭?!乖?。鄭廷玉《金鳳釵》第二折:「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br />2.極甚、非常?!都t樓夢(mèng)》第五回:「如今且說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gè)親孫女倒且靠后?!?/div>
《國語辭典》:總之(總之)  拼音:zǒng zhī
總而言之?!妒酚?。卷一二九。貨殖傳》:「總之,楚越之地,地廣人稀。」《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取來裁訂了一本緣簿,寫了無數(shù)功德話頭,作為募啟,后面寫某道臺(tái)捐幾千,某總辦捐幾千,某太太捐幾千,總之,沒得幾百的一款?!?/div>
《國語辭典》:凡是  拼音:fán shì
屬于某范圍的一切。如:「凡是他不認(rèn)識(shí)的東西,都要問得一清二楚。」
《國語辭典》:包括  拼音:bāo kuò
包含、總括。如:「你支付的這個(gè)金額,已經(jīng)包括了稅金?!箷x。左思吳都賦〉:「包括干越,跨躡蠻荊?!埂度龂萘x》第一一○回:「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并吞八荒之心?!?/div>
《國語辭典》:四諦(四諦)  拼音:sì dì
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釋迦牟尼總括一切生死涅槃的因果及應(yīng)取應(yīng)舍之道,提出苦、集、滅、道四諦的教法。因這四項(xiàng)教法是真實(shí)、無錯(cuò)亂,所以稱為「四諦」??嘀B謂生死輪回是痛苦、不圓滿;集諦謂產(chǎn)生痛苦的原因;滅諦謂痛苦的息滅;道諦謂息滅痛苦的方法。四諦間的關(guān)系:苦諦是結(jié)果,集諦是原因,滅諦是結(jié)果,道諦是原因,苦、集應(yīng)舍棄,滅、道應(yīng)取應(yīng)行?!?a target='_blank'>中論》卷四:「以無四諦故,見苦與斷集,證滅及修道,如是事皆無?!挂沧鳌杆氖ブB」。
《國語辭典》:總數(shù)(總數(shù))  拼音:zǒng shù
統(tǒng)括合計(jì)的數(shù)目。如:「人口總數(shù)」、「金額總數(shù)」。
《國語辭典》:歸結(jié)(歸結(jié))  拼音:guī jié
1.總括而求得結(jié)論。如:「聽了這么多演講,我歸結(jié)出一個(gè)心得,就是努力不懈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br />2.了結(jié)、結(jié)束?!秲号⑿蹅鳌返谌嘶兀骸覆幌胫凰疫@陣閨房游戲,早便宜了燕北閒人歸結(jié)了他『四樂堂』那筆前文。」《紅樓夢(mèng)》第一二○回:「這事我已親見盡知,你這抄錄的尚無舛錯(cuò)。我只指與你一個(gè)人,托他傳去,便可歸結(jié)這一新鮮公案了?!?br />3.結(jié)果、最后?!度齻b五義》第一○五回:「白玉堂英名一世,歸結(jié)卻遭了別人的暗算,豈不可氣可恥!」
4.歸宿,最后的去處。如:「他獨(dú)居多年終于找到了好歸結(jié)?!埂都t樓夢(mèng)》第六五回:「既如今姐姐也得了好處安身,媽也有了安身之處,我也要自尋歸結(jié)去,方是正禮?!?/div>
《國語辭典》:統(tǒng)計(jì)(統(tǒng)計(jì))  拼音:tǒng jì
1.總括計(jì)算?!段拿餍∈贰返谒陌嘶兀骸杆嶋m只毫釐,積少成多,一年統(tǒng)計(jì),卻也不在少數(shù)?!?br />2.蒐集同一范圍內(nèi)的事物,加以整理、計(jì)算,運(yùn)用數(shù)字表示眾多事實(shí)的特性,并觀察其全體相關(guān)和演變情形,所作的比較、研究。
《國語辭典》:總綱(總綱)  拼音:zǒng gāng
綱領(lǐng)、大綱?!稌x書。卷三。武帝紀(jì)》:「此朕所以垂拱總綱,責(zé)成于良二千石也?!?/div>
《漢語大詞典》:最目
總括文書內(nèi)容的提要或目次;總目。周禮·天官·小宰“聽取予以書契” 漢 鄭玄 注:“凡簿書之最目,獄訟之要辭,皆曰契?!?孫詒讓 正義:“最目,猶凡目,總目?!?span id="zkcfurm" class="book">《新唐書·岑文本傳》:“從伐 遼東 ,事一委倚,至糧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籌不廢手?!?/div>
《漢語大詞典》:凡號(hào)(凡號(hào))
總括的名稱。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hào):“號(hào)凡而略,名詳而目。目者,徧辨其事也;凡者,獨(dú)舉其大也……物莫不有凡號(hào),號(hào)莫不有散名?!?/div>
分類:總括
《漢語大詞典》:少歌
短歌。古代辭賦篇末總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楚辭·九章·抽思》:“《少歌》曰:與美人之抽思兮,并日夜而無正。” 洪興祖 補(bǔ)注:“此章有《少歌》……則總理一賦之終,以為亂辭云爾?!?清 沈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騷體有少歌,有倡,有亂。”參見“ 小歌 ”。
《漢語大詞典》:小歌
(1).短歌。古代辭賦篇末總括全篇要旨的部分。荀子·賦:“與愚以疑,愿聞反辭。其小歌曰:‘念彼遠(yuǎn)方,讒人服矣?!?楊倞 注:“此下一章,即其反辭,故謂之小歌,總論前意也。” 明 楊慎 《楚竹吟》:“《大招》自抽怨,小歌徒悲吟?!?br />(2).猶民歌。 明 張岱 陶庵夢(mèng)憶·不系園:“ 章 侯 唱村落小歌,余取琴和之,牙牙如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