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急事  拼音:jí shì
緊急而須立即處理的事情。如:「看他低著頭匆匆從身邊走過,似乎有急事在身。」《儒林外史》第五回:「像這都是歷年積聚的,恐怕我有急事好挐出來用的」
《漢語大詞典》:緊事(緊事)
急事。《三國演義》第二一回:“ 許褚 、 張遼 引數千人入園中曰:‘丞相有命,請使君便行。’ 玄德 驚問曰:‘有甚緊事?’”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清號件》:“遇有機密緊事,另差馬快,星馳回繳?!?/div>
分類:急事
《漢語大詞典》:飛章(飛章)
(1).報告急變或急事的奏章。后漢書·李固傳:“以 固 為議郎。而阿母宦者疾 固 言直,因詐作飛章以陷其罪,事從中下?!?唐 元稹 《陽城驛》詩:“飛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
(2).迅急上奏章。后漢書·蔡邕傳:“ 璜 遂使人飛章言 邕 質 數以私事請託於 郃 , 郃 不聽, 邕 含隱切,志欲相中?!?span id="76be17v" class="book">《舊唐書·劉悟傳》:“ 從諫 深知內宮之故,乃自 潞府 飛章論之曰:‘臣聞造偽以亂真者,匹夫知之尚不可,況天下皆知乎?’” 鄭觀應 《盛世危言·電報》:“一旦有事疆傷,飛章入告。”
《國語辭典》:健步  拼音:jiàn bù
1.善于行走,腳步快而有力的人。《三國志。卷二八。魏書。鄧艾傳》:「毋丘儉作亂,遣健步赍書,欲疑惑大眾?!?br />2.步行快而有力。唐。杜甫七月三日戲呈元二十一曹長〉詩:「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
《漢語大詞典》:私急
個人的急事。韓非子·説難:“彼有私急也,必以公義示而強之,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div>
分類:個人急事
《國語辭典》:雙頭火杖(雙頭火杖)  拼音:shuāng tóu huǒ zhàng
比喻兩件急事同時到來?!督鹌棵贰返诹寤兀骸覆蝗浑p頭火杖,都擠在一處,怎亂得過來?」
《國語辭典》:強迫降落(強迫降落)  拼音:qiǎng pò jiàng luò
指飛機于飛行途中因機械故障或緊急事故,必須于陸上或海上緊急降落。簡稱為「迫降」。
《國語辭典》:告急文書(告急文書)  拼音:gào jí wén shū
因急事請求救援的文件、信函?!度龂萘x》第五回:「李肅慌忙寫告急文書,申聞董卓。卓急聚李儒、呂布等商議?!?/div>
《國語辭典》:緩不濟急(緩不濟急)  拼音:huǎn bù jì jí
行動或辦法太慢,不能有效處理好急事?!逗渴澜纭肪砹骸纲苣钭婵纯催€差個八百多兩銀子,沒有法子想,要變賣東西,卻又緩不濟急?!?/div>
《國語辭典》:緊急警報(緊急警報)  拼音:jǐn jí jǐng bào
1.對可能或即將來臨的危急事件所發(fā)出的警戒報訊。如:「地震緊急警報」、「海嘯緊急警報」。
2.指住宅或公共場所為防止火災或盜匪所裝設的警示設備。
《國語辭典》:緊急命令(緊急命令)  拼音:jǐn jí mìng lìng
國家遇有緊急事變時,頒布命令,取消原有的國民自由權,稱為「緊急命令」。
《國語辭典》:急驚風遇著慢郎中(急驚風遇著慢郎中)  拼音:jí jīng fēng yù zháo màn láng zhōng
(諺語)比喻有急事相求,卻偏偏遇上慢性子的人?!断跪_奇聞》第五回:「這真是急驚風遇著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及你呢?」
《國語辭典》:急驚風撞著慢郎中(急驚風撞著慢郎中)  拼音:jí jīng fēng zhuàng zháo màn láng zhōng
(諺語)郎中指醫(yī)師。全句比喻有急事相求,卻偏偏遇上慢性子的人?!?a target='_blank'>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也不管四更五更,日里夜里,正是慌不擇路,急走出門,望著楊抽馬家里亂亂竄竄跑將來,擂鼓也似敲門。險些把一雙拳頭敲腫了,楊抽馬方才在里面答應出來道:『是誰?』富家子忙道:『是我,是我??扉_了門,有話講?!淮藭r富家子正是:急驚風撞著了慢郎中。抽馬聽得是他聲音,且不開門,一路數落他。」
《國語辭典》:報案中心(報案中心)  拼音:bào àn zhōng xīn
專為受理市民報警而設置的單位。市民于遭受不法危害或臨時緊急事故,需要警察協(xié)助時,只需以電話告訴報案中心,即可獲得協(xié)助。
《漢語大詞典》:旁觀者效應
社會心理學名詞。在緊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場而產生的對救助行為的抑制作用。旁觀者人數越多,抑制程度越高。產生原因主要有:由于眾人在場,社會責任被分散;個人不能確定該怎么做,想看看在場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類似想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