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23,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輕裝
正思
修道
世教
生賢
俗慮
道本
革心
夢蝶
導師
情文
交戰(zhàn)
宗旨
沖突
孔圣
《國語辭典》:輕裝(輕裝)  拼音:qīng zhuāng
輕便的裝扮?!度龂萘x》第十八回:「來日可令精壯之兵,飽食輕裝,盡藏于東南房屋內?!?/div>
《漢語大詞典》:正思
謂合乎正道的思想、意念。 唐 孟郊 《答友人》詩:“君子業(yè)高文,懷抱多正思?!?五代 齊己 《言詩》詩:“畢竟將何狀,根元在正思。達人皆一貫,迷者自多歧?!?/div>
《國語辭典》:修道  拼音:xiū dào
1.修習道德學問。《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br />2.宗教信徒虔誠地學習教義,并將教義貫徹于自己的行動中。
《國語辭典》:世教  拼音:shì jiào
社會的教化。一般皆指儒教?!稘h書。卷一○○。敘傳上》:「伏周、孔之軌躅,馳顏、閔之極摯,既系攣于世教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晉。孫綽喻道論〉:「纏束世教之內,肆觀周孔之跡?!?/div>
《漢語大詞典》:生賢(生賢)
(1).謂產生賢良的思想。 漢 王符 潛夫論·交際:“俗人之相於也,有利生親,積親生愛,積愛生是,積是生賢,情茍賢之,則不自覺心之親之,口之譽之也?!?br />(2).謂生養(yǎng)賢良之人。 宋 王安石 《賀生皇子表》之七:“燕禖饗德,方儲錫羨之祥;羆夢生賢,克協(xié)會昌之運?!?span id="cexobeb" class="book">《元史·后妃傳一·順帝答納失里皇后欽察氏》:“《嵩高》生賢,予篤懷于良佐;《關雎》正始,爾勉嗣於徽音。”
《國語辭典》:俗慮(俗慮)  拼音:sú lǜ
世俗的思慮。唐。戴叔倫 又酬曉燈離暗室詩五首之四:「楚僧話寂滅,俗慮比虛空?!埂陡∩洝>硪?。閨房記樂》:「少焉,一輪明月,已上林梢,漸覺風生袖底,月到波心,俗慮塵懷,爽然頓釋。」
《漢語大詞典》:道本
(1).立身行道、經世致用的根本。周禮·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賈公彥 疏:“至德以為道本者,至德為至極之德,以為行道之本也?!?span id="6ikcu5r"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明帝紀》:“其郎吏學通一經,才任牧民,博士課試,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華不務道本者,皆罷退之。”
(2).儒家思想與主張的根本。漢書·藝文志:“ 唐 虞 之隆, 殷 周 之盛, 仲尼 之業(yè),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廟碑》:“惟公探夫子之志,考有國之制,光施彝典,革正道本?!?br />(3).道家思想與主張的根本。 南朝 齊 張融 《門論》:“昔有鴻飛天道,積遠難亮, 越 人以為鳬, 楚 人以為乙。人自 楚 越 耳,鴻常一鴻乎?澄本雖一,吾自俱宗其本,鴻跡既分,吾已翔其所集,汝可專尊於佛跡而無侮於道本?!?南朝 齊 周颙 《難張長史〈門論〉》:“ 周 之問曰:‘足下專尊佛跡,無侮道本,吾則心持釋訓,業(yè)愛儒言,未知足下雅意,佛儒安在為當?’” 吳越 錢镠 《天柱觀記》:“洎大 唐 創(chuàng)業(yè),以 玄元皇帝 為祖宗,崇尚玄風,恢張道本?!?br />(4).真性;本來面目。 元 楊暹 《劉行首》第一折:“我著你托化在雨云鄉(xiāng),還宿債在鶯花陣,休迷卻前生道本?!?/div>
《國語辭典》:革心  拼音:gé xīn
1.改變心意,向上向善?!段簳>砣?。刁雍傳》:「令木石革心,鳥獸率舞。包天地之情,達神明之德。」
2.從事革命工作的人,必先革除心中的虛偽,以保存革命的真誠,謂之「革心」。
《國語辭典》:夢蝶(夢蝶)  拼音:mèng dié
夢到自己是一只蝴蝶。語本《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比喻人生虛幻短暫。宋。蘇軾奉敕祭西太一和韓非韻〉四首之三:「夢蝶猶飛旅枕,弼魚已響枯桐?!乖qR致遠〈夜行船。百歲光陰一夢蝶套〉:「百歲光陰一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div>
《國語辭典》:導師(導師)  拼音:dǎo shī
1.指導學生研究學術及擔負訓育責任的老師。如:「在一年的導師任內,他和班上同學建立了深厚的情誼?!?br />2.佛教用語:(1)指引導眾生去迷就正的人為導師。《新名詞訓纂。學屬。導師》引《佛報恩經》:「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涅槃經,使得無為長樂故。」(2)指僧伽中的上座。
《漢語大詞典》:情文
(1).質與文。猶言內容與形式。荀子·禮論:“故至備,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楊倞 注:“情,謂禮意,喪主哀,祭主敬之類;文,謂禮物、威儀也?!?br />(2).指精神和物質。 宋 岳飛 《辭例賜銀絹札子》:“臣遭遇圣眷,至厚至深,既擢任於樞庭,又錫賚以多物,內外情文,靡所不盡?!?br />(3).謂情思與文采。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孫子荊 除婦服,作詩以示 王武子 。 王 曰:‘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覽之悽然,增伉儷之重?!?清 趙翼 甌北詩話·吳梅村詩:“有意處則情文兼至,姿態(tài)橫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十:“前年,蒙其在 西藏 軍中通書問訊,見懷四詩,情文雙美?!?br />(4).指傾注思想感情的詩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聲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花月痕》第五回:“﹝ 韋癡珠 ﹞謄畢,想到這段情文,已極哀艷了!近來四六家,那有此副筆墨?”
《國語辭典》:交戰(zhàn)(交戰(zhàn))  拼音:jiāo zhàn
1.雙方相互爭戰(zhàn)?!堆θ寿F征遼事略》:「敢與吾交戰(zhàn)?若勝,我言二將所在?!埂度龂萘x》第七回:「與蔡瑁交戰(zhàn),不到數(shù)合,蔡瑁敗走?!?br />2.兩種意念或感情互相沖突。唐。韓偓暴雨〉詩:「欲去更遲留,胸中久交戰(zhàn)?!?/div>
《國語辭典》:宗旨  拼音:zōng zhǐ
1.行事的目的所在。如:「革命宗旨」。《老殘游記》第七回:「閣下既不恥下問,弟先須請宗旨何如?!?br />2.主要的意旨?!侗饼R書。卷四四。儒林列傳。孫靈暉》:「靈暉年七歲,便好學,日誦數(shù)千言,唯尋討惠蔚手錄章疏,不求師友。三禮及三傳皆通宗旨?!埂段拿餍∈贰返谖迤呋兀骸高@位制臺素講黃老之學,是以清凈無為為宗旨的,平時沒有緊要公事,不輕容易見人?!?/div>
《漢語大詞典》:沖突(衝突)
向前突出。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古榆關》:“墩臺守望,雖鱗次櫛比,而柳柵沙溝,衝突道側,行旅患之?!?/div>
《漢語大詞典》:孔圣(孔聖)
(1).非常圣明、英明。《詩·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 向 ?!?朱熹 集傳:“孔,甚也;圣,通明也?!?br />(2).對 孔子 的尊稱。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二:“ 孔圣 臨長川,惜逝忽若浮?!?唐 皇甫冉 《送孔黨赴舉》詩:“家承 孔圣 后,身有 魯 儒名?!?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酬前進士崔潞盛制見寄》:“ 孔圣 鑄 顏 事,垂之千載餘?!币喾Q“ 孔圣人 ”。 浩然 《石山柏》:“千百年留下來的窮山溝嘛,不是一天兩早晨能變富的;亙古沒有人拜過 孔圣人 ,乍開始搞文化事業(yè),哪能沒有困難呢?”
(3).指孔子的學說、思想。 唐 張說 《孔子堂杜預贊》:“猗歟 杜侯 ,發(fā)揮 孔圣 ,春秋既立,王道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