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86—421 【介紹】: 即司馬德文。東晉皇帝,安帝弟。初封瑯邪王,歷中軍將軍、大司馬。劉裕殺安帝,矯詔迎立為帝。在位期間,劉裕專權。元熙二年,禪位于裕,東晉亡。被貶為零陵王,后為裕所殺。在位二年。
全晉文·卷十二
帝諱德文,字德文,安帝同母弟。初封瑯邪王,歷中軍將軍、散騎常侍、衛(wèi)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領司徒,錄尚書事,元興初遷車騎大將軍?;感o政,進太宰。及纂位,以為石陽縣公。玄平,復為瑯邪王,領徐州刺史,拜大司馬,領司徒。以義熙十四年十二月即位,改元元熙,在位二年,禪于宋,封零陵王。永初二年遇弒,謚曰恭皇帝。案:《宋書·王歆之傳》云:恭帝即位,遷黃門待郎,領著作郎。凡諸詔奏,皆其辭也。今以禪讓詔策編入韶之集中。
鄭德文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吳人。鄭法士子。工畫,師法其父而不及,筆力纖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末五代時會稽人,字德文。唐乾符間進士。昭宗狩石門,無學士隨從,左右或言延休工文辭,即召見,命草詔,昭宗善之。及還長安,不得用。后依鐘傳于洪州,楊行密取江西,得延休,歸授義興縣令。累官至光祿卿,江都少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9—997 【介紹】: 即宋太宗。宋太祖弟。初名匡義,后改光義,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開寶六年封晉王。九年即位,改元太平興國。對割據(jù)政權繼續(xù)各個擊破。三年,平海軍陳洪進、吳越王錢俶相繼納土。四年,親征,平北漢。乘勝攻遼,于高梁河大敗而歸。雍熙三年,再命將三路攻遼,大敗,遂行守內虛外政策。在位二十二年,加強中央集權,收節(jié)度使所領支郡,擴大科舉取士,建崇文院,編纂《太平御覽》等書,加強“重文”風氣。淳化中,鎮(zhèn)壓王小波、李順起義。
黃鶴樓志·人物篇
趙光義(939—997) 即宋太宗。字廷宜,本名趙匡義,即位后又改名趙炅,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76—997年在位),宋太祖趙匡胤弟。執(zhí)政21年,勵精圖治,重視文化,史家稱其為一代明君。趙光義好讀書、喜詞賦、善書法,《宋史藝文志》著錄有《太宗御集》120卷(已佚)。世存其草書作品《登黃鶴樓》詩碑帖,論者評為“草法嫻熟,筆勢婉轉,疾徐緩沖,提按頓挫,恰到好處,尤其是氣壯力強,寬博圓融,有帝王之氣概”。
全宋文·卷六三
宋太宗(九三九——九九七),太祖弟。初名匡義,后改光義,即位后改名炅。仕周,至供奉官都知。建隆元年,輔太祖創(chuàng)業(yè)有功,拜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御使,尋領泰寧軍節(jié)度使。征李重進,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尹,再加兼中書令。封晉王。開寶九年十月,太祖崩,即帝位,改元太平興國。紹太祖混一海宇之志,迫陳洪進納土,錢俶入朝。未幾,滅北漢。乘勝攻遼,欲取幽冀地,敗歸。雍熙三年再攻,又敗。此后行守內虛外之策。罷節(jié)鎮(zhèn)領支郡以強化朝廷之權,置審刑院以統(tǒng)司法之權,設考課院、審官院以清吏治,去考場積弊、增科舉名額以廣取士,建崇文院、敕編《太平御覽》諸書以抑武右文。在位二十二年,紀元五: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著有《御制逍遙詠》十一卷、《御制蓮華心輪回文偈頌》二十五卷、《御制秘藏詮》三十卷、《御制緣識》五卷(均存)。詳《宋史》卷四、五《太宗本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8—1022 【介紹】: 即宋真宗。太宗第三子。初封韓王、襄王、壽王。至道元年,立為皇太子。三年,太宗死,即位。前期勤于政事,遣轉運使赴各路詢民事,蠲放欠稅。景德元年,遼軍南下,從宰相寇準之議親征,于澶淵訂盟而還。后期信用王欽若,東封泰山,西祀汾陰,廣建宮觀,勞民傷財。在位二十六年。
全宋詩
宋真宗趙恒(九六八~一○二二),太宗第三子。淳化五年(九九四)封壽王。至道三年(九九七)即位,建元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在位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五。廟號真宗,葬永定陵。見《宋史》卷六、卷七、卷八《真宗本紀》。有《御制集》三百卷(《玉海》卷二八),尚存《玉京集》六卷,馀已佚。今錄詩二十二首。
全宋文·卷二一二
宋真宗趙恒(九六八——一○二二),太宗第三子。初名德昌,太平興國八年授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韓王,改名元休。端拱元年封襄王,改元侃。淳化五年九月進封壽王,加檢校太傅、開封尹。至道元年八月立為皇太子,改今名,仍判府事。三年三月太宗崩,即帝位。踐位之初,勤于政事,凡置十五路,令各路轉運使更互赴闕,詢以天下物宜、民間利病;詔蠲放五代以來欠稅。景德元年,契丹大舉南進,宰相寇準堅請,乃親征,遂與契丹訂澶淵之盟。后漸怠于政事,景德末迎奉天書,改元大中祥符。于是東封泰山,謁孔廟,西祀汾陰,又廣建宮觀,歲用日增。在位二十六年,年號五: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有《注四十二章經》一卷(存),又《玉海》引《中興書目》著錄《真宗御集》三百卷,包括《玉京集》二十卷(今存六卷)、《正說》十卷、《承華要略》二十卷、《靜居集》三卷、《玉宸集》五卷等。事跡詳《宋史》卷六至卷八《真宗本紀》。
趙德文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75—1046 【介紹】: 宋宗室,字子矼。趙廷美第八子。少好學,凡經史百家,手自抄撮,工為辭章。太宗淳化初,授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以三兄早卒,真宗戲呼其為“五秀才”。仁宗稱其為“五相公”。累官感德、武勝二軍節(jié)度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卒謚恭裕。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三九四
章服(一一○六——一一七三),字德文,永康(今浙江永康)人。紹興二年登進士第,授處州青田主簿,歷通判宣州、知建州、知鄂州、兩浙西路提舉茶鹽公事。孝宗隆興中召除尚書吏部員外郎,兼慶王府直講。乾道初遷郎中,除侍御史,迭上疏議時政得失。得罪放罷,汀州居住。八年,得提舉宮觀。九年卒,年六十八。著有《論語》解、《孟子》解、《易解》、《古律詩》等。見《龍川文集》卷二六《吏部侍郎章公行狀》。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黃孝邁,字德文,號雪舟。嘗從劉克莊游。有《雪舟長短句》。
《國語辭典》:德文  拼音:dé wén
德語的書面語。如:「他的德文造詣很高?!?/div>
《漢語大詞典》:鐫磨(鐫磨)
亦作“鎸磨”。
(1).雕刻;磨磋。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是時科目獨崇重,勒名巨石精鎸磨?!?br />(2).比喻道德文章的砥礪錘煉。 宋 王安石 《得子固書因寄》詩:“舊學待鐫磨,新文得刪拾。” 宋 曾鞏 《王制一》:“聰明先物不自于鐫磨,孝愛絶人非繇于奬勵?!?宋 葉適 《祭陳益之待制文》:“耆舊昔聞, 汝潁 今評;攄吐宿慮,鐫磨晚生?!?/div>
《國語辭典》:啤酒  拼音:pí jiǔ
以大麥為主要原料,加葎草或啤酒花所釀制成的酒。為英語beer的音譯。味道微苦,含泡沫及特殊香味,是酒精含量較低的一種酒。
《國語辭典》:欺世亂俗(欺世亂俗)  拼音:qī shì luàn sú
欺騙世人,惑亂風俗。宋。陳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狀〉:「給事中王時升似樸實詐,足以欺世亂俗?!挂沧鳌钙凼阑笏住?。
《國語辭典》:有典有則(有典有則)  拼音:yǒu diǎn yǒu zé
有法典規(guī)則可依循。唐。劉穆之〈洛州滎陽縣頭陀逸僧識法師上頌圣主中興得賢令盧公清德文〉:「無偏無黨,有典有則?!?/div>
《國語辭典》:蓋世太保(蓋世太保)  拼音:gài shì tài bǎo
德國納粹黨于西元1933年成立的國家秘密警察組織。專門負責第三帝國內外安全和情報工作。他們不受司法約束,有「預防性逮捕權」,可任意逮捕「國家的敵人」,將之送往集中營管束、監(jiān)禁或處決。1945年,同盟國所成立的國際軍事法庭,將蓋世太保與納粹黨衛(wèi)隊定位為犯罪組織,予以審訊并解散。Gestapo,為德文Geheime Staatspolizei(秘密國家警察)簡寫之音譯。也譯作「蓋斯塔波」。
《漢語大詞典》:六零六
亦稱“灑爾佛散”。 (德文salvarsan)西藥名。靜脈注射可治梅毒、雅司病、回歸熱等。1907年發(fā)明。據(jù)說經反復實驗達六百零六次始成功,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