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已按“干 → 乾干”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典故
建安諸子

相關人物
孔融
 
徐干
 
應玚
 
曹丕(魏文帝)
 
王粲(字仲宣)
 
阮瑀(字元瑜)
 
陳琳


《昭明文選》卷五十二〈論二·典論論文〉~2270~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干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玚德璉,東平劉楨公干: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論文。
典故 
徐陳喪

相關人物
徐干
 
陳琳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599~
始文帝為五官將,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學。粲與北海徐干字偉長、廣陵陳琳字孔璋、陳留阮瑀字元瑜、汝南應玚字德璉、玚,音徒哽反,一音暢。東平劉楨字公干并見友善。干為司空軍謀祭酒掾屬,五官將文學。琳前為何進主簿。進欲誅諸宦官,太后不聽,進乃召四方猛將,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諫進曰:「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無異于鼓洪爐以燎毛發(fā)。但當速發(fā)雷霆,行權立斷,違經合道,天人順之;而反釋其利器,更徵于他。大兵合聚,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祇為亂階。」進不納其言,竟以取禍。琳避難冀州,袁紹使典文章。袁氏敗,琳歸太祖。
《昭明文選》卷四十二〈書中·魏文帝與吳質書〉~896~
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

例句

清秋忽高興,震藻若有神。曜曜趨宮廷,洸洸邁徐陳。 儲光羲 敬酬陳掾親家翁秋夜有贈

徐陳嘗并作,枚馬亦同時。夫君邁前侶,觀國騁奇姿。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魯衛(wèi)彌尊重,徐陳略喪亡。 杜甫 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之三

緣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陳。 虞世南 奉和月夜觀星應令

典故
相關人物
徐干
 
應玚

參考典故
應劉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
始文帝為五官將,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學。粲與北海徐干字偉長、廣陵陳琳字孔璋、陳留阮瑀字元瑜、汝南應玚字德璉、玚,音徒哽反,一音暢。東平劉楨字公干并見友善。

例句

菲才叨侍從,連藻愧應徐。 張說 扈從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豈惟高衛(wèi)霍,曾是接應徐。 杜甫 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頌德敘懷斐然之作三十韻

自嘆平生相識愿,何如今日廁應徐。 錢起 宴曹王宅

將必繼管蕭,豈惟躡應徐。 陸長源 酬孟十二新居見寄

兄弟方荀陳,才華冠應徐。 高適 苦雨寄房四昆季

《漢語大詞典》:徐陳(徐陳)
漢 徐干 和 陳琳 的并稱。《文選·陸厥〈奉答內兄希叔〉詩》:“離宮收杞梓,華屋富 徐 陳 ?!?李善 注:“《魏志》曰:‘ 文帝 為五官郎將, 北海 徐干 , 廣陵 陳琳 ,并見友善?!?唐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詩:“ 徐 陳 嘗并作, 枚 馬 亦同時。”
分類:徐干陳琳
《漢語大詞典》:應徐(應徐)
漢 應瑒 、 徐干 的并稱。二人以詩文著名,為 曹丕 、 曹植 所禮遇。后亦用以泛稱有才華的賓客。 唐 張說 《扈從幸韋嗣立山莊》詩之一:“菲才叨侍從,連藻愧 應 徐 ?!?唐 高適 《苦雨寄房四昆季》詩:“兄弟方 荀 陳 ,才華冠 應 徐 ?!?明 梁辰魚 《紅線女》第一折:“讌排仙苑,詔待公車,邊開 衛(wèi) 霍 ,舘接 應 徐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