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詞典 1分類詞匯 17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征 → 徵征”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17,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再刺
跋燭之咨
《漢語大詞典》:再刺
指古代審理刑獄時(shí),向地方官吏征詢意見。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刺曰訊羣臣,再刺曰訊羣吏,三刺曰訊萬民。” 鄭玄 注:“訊而有罪,則殺之?!?孫詒讓 正義:“再刺曰訊羣吏者,謂鄉(xiāng)遂公邑都鄙之吏也?!眳⒁姟?三刺 ”。
《漢語大詞典》:三刺
(1). 周 代治理重案,必依次與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復(fù)計(jì)議,然后定罪判決,以示審慎。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刺曰訊羣臣,再刺曰訊羣吏,三刺曰訊萬民?!?孫詒讓 正義:“三刺者,問眾以當(dāng)殺與否,是刑與宥不可豫定?!?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刺者,達(dá)也。詩人諷刺,周禮三刺,事敘相違,若針之通結(jié)矣?!?span id="os6ebwt" class="book">《隋書·刑法志》:“ 周王 立三刺以不濫,弘三宥以開物?!?br />(2).指三次察訊。魏書·刑罰志:“以五聽求民情,八議以申之,三刺以審之?!?br />(3).謂擊刺三次。周禮·夏官·大司馬:“鼓戒三闋,車三發(fā),徒三刺?!?鄭玄 注:“鼓戒,戒攻敵,鼓一闋,車一轉(zhuǎn),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敵?!?/div>
《漢語大詞典》:跋燭之咨(跋燭之咨)
舊唐書·柳公權(quán)傳:“每 浴堂 召對,繼燭見跋,語猶未盡,不欲取燭,宮人以蠟淚揉紙繼之?!焙笠浴鞍蠣T之咨”指君王之恩遇征詢。 宋 汪藻 《謝除翰林學(xué)士表》:“學(xué)非閎博,難酬跋燭之咨;思或淹滯,將誤掣鈴之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