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三歸依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與三歸同。
【三藏法數(shù)】
(出法界次第)
謂如來初成正覺,因為提謂長者開受三歸之戒,翻邪歸正,以為入道根本。是故三乘行者,修因證果,皆以此為道也。華嚴經(jīng)疏云:三寶吉祥,最勝良緣,有歸依者,能辦大事,生諸善根,離生死苦,得涅槃樂,是名三歸依。(三乘者,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也。)
〔一、歸依佛〕,梵語佛陀,華言覺。自覺、覺他,故名佛也。歸者,反還之義。謂反邪師,還事正師也。依者,憑也。憑佛大覺,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經(jīng)云:歸依于佛,終不更歸依其馀外道、天神也。(三途者,刀途、血途、火途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歸依法〕,法即軌則之義。謂佛所說,若教若理,可為眾生修行軌則,故言法也。歸者,反邪法,還修正法也。依者,憑佛所說教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經(jīng)云:歸依于法者,永離于殺害也。
〔三、歸依僧〕,梵語僧伽,華言和合眾,謂出家三乘之人,其心與佛所說事理之法和合,故名僧也。歸者,反外道邪行之侶,歸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憑信出家正行之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經(jīng)云:歸依于僧者,永不復更歸依其馀外道也。
嗟襪囊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趙宋法天譯天子當死墮豬身。帝釋教以三歸,乃生于兜率陀天。
歸依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于勝者歸投依伏也。大乘義章十曰:「歸投依伏故曰歸依。歸投之相,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怯依勇?!狗ń绱蔚谏现显唬骸笟w以反還為義,依者憑也?!沽x林章四本曰:「歸依者,歸敬依投之義。」勝鬘經(jīng)曰:「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
【佛學常見辭匯】
歸投依靠的意思。
歸依佛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舍邪師而事正師也。大乘義章十曰:「依佛為師,故名歸佛?!?br />【佛學常見辭匯】
歸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
【三藏法數(shù)】
梵語佛陀,華言覺。自覺、覺他,故名佛也。歸者,反還之義。謂反邪師,還事正師也。依者,憑也。憑佛大覺,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經(jīng)云:歸依于佛,終不更歸依其馀外道、天神也。(三途者,刀途、血途、火途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歸依法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舍邪法而修正法也。大乘義章十曰:「憑法為藥。故名歸法。」
【佛學常見辭匯】
歸投依靠教義而求得真理的意思。
【三藏法數(shù)】
法即軌則之義。謂佛所說,若教若理,可為眾生修行軌則,故言法也。歸者,反邪法,還修正法也。依者,憑佛所說教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經(jīng)云:歸依于法者,永離于殺害也。
歸依僧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舍邪友而伴正友也。大乘義章十曰:「依僧為友,故稱歸僧。」
【佛學常見辭匯】
歸投依靠僧伽的引導而正信佛教的意思。
【三藏法數(shù)】
梵語僧伽,華言和合眾,謂出家三乘之人,其心與佛所說事理之法和合,故名僧也。歸者,反外道邪行之侶,歸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憑信出家正行之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經(jīng)云:歸依于僧者,永不復更歸依其馀外道也。
神通治邪歸依染
【三藏法數(shù)】
妙用不測謂之神,自在無礙謂之通。若諸眾生歸依邪師邪行者,菩薩能以神通攝化,令其舍邪歸正,則無邪妄歸依染也。
具正歸依
【三藏法數(shù)】
謂眾生發(fā)心修行之初,必須歸向依止佛法僧寶,則所修所證,有所憑據(jù),而不惑于外道邪魔之見,此為有依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