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啟乞(啟乞)  拼音:qǐ qǐ
請求、索取?!赌鲜?。卷五。齊廢帝東昏侯本紀》:「富人悉誣為罪,田宅貲財,莫不啟乞。」
《國語辭典》:收口  拼音:shōu kǒu
1.瘡口、傷口瘉合。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三折:「俺漢王本為足上箭瘡未曾收口,要洗得乾凈,好貼膏藥?!?br />2.縫紉或編織衣物時,將袖子、領(lǐng)子、袋子或腰身部分的周邊密接合攏起來。
3.船只停泊于港口。《野叟曝言》第三一回:「豈知船到鎮(zhèn)江,正要收口,忽然大風打在金山腳下,船在石上碰破。」
《漢語大詞典》:羞口
不好意思開口。紅樓夢第七二回:“一則 賈環(huán) 羞口難開,二則 賈環(huán) 也不在意?!?楊朔 《春子姑娘》:“他真想和他交個朋友,可又有點羞口?!?/div>
《漢語大詞典》:渣口
高爐(或鼓風爐)上能使熔融爐渣流出的一個開口,位于熔融金屬排放口上
冶金爐背后的排渣孔
《國語辭典》:賁門(賁門)  拼音:bēn mén
胃與食道相連的部分,為胃上端的開口。食道中的食物通過賁門進入胃內(nèi)。脊椎動物的胃,概具上下二門;上門與食道相接,稱為「賁門」;下門通于腸管,稱為「幽門」。也作「噴門」。
《漢語大詞典》:合元音
舊時語音學上指開口度較小,發(fā)音時舌位比較高的幾個元音。
《國語辭典》:發(fā)話(發(fā)話)  拼音:fā huà
1.開口說話?!端疂G傳》第三三回:「花榮上了馬,綽鎗在手,口里發(fā)話道……?!埂段拿餍∈贰返谝欢兀骸感姨澘拙魃袕娦浴犃舜搜圆灰詾槿唬惆l(fā)話道……?!?br />2.氣沖沖的說話?!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吳氏倍加掃興,忿怒不已,眼不交睫,直到天明。見了達生,不覺發(fā)話道……?!?/div>
《漢語大詞典》:錯口(錯口)
開口,說話。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俺捺撥那 孟姜女 ,之乎者也,人前賣弄能言語,俺錯口兒又不曾還一句?!崩鎴@戲《陳三五娘》第六場:“人家是錯口漫談,你卻把它當真?!?/div>
分類:開口
《國語辭典》:搭膊  拼音:dā bó
1.一種長形布袋。參見「搭連」條?!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卻見一個后生,頭戴萬頭巾,身穿直縫寬衫,背上馱了一個搭膊,里面卻是銅錢?!埂端疂G傳》第二六回:「叫士兵解搭膊來,背接綁了這老狗,捲了口詞,藏在懷里。」
2.背褡、背心。元。李文蔚《燕青博魚。楔子》:「則我這白氈帽半搶風,則我這破搭膊,落可的權(quán)遮雨,誰會住半霎兒程途?!?/div>
《漢語大詞典》:措口
措詞,開口。 金 王若虛 《〈孟子〉辨惑》:“ 張九成 最號深知者……對 齊宣 、 湯 、 武 之問,辨 任 人食色之惑,皆置而不能措口。嗚乎? 孟 之意難明如此乎!”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一:“ 余棟 父喪未葬,若隱忍行走,則講書至‘宰我問三年’章,何以措口于天下?”
分類:措詞開口
《國語辭典》:動嘴(動嘴)  拼音:dòng zuǐ
開口說話。如:「凡事講求實踐,不要只是動嘴,流為空談?!?/div>
《漢語大詞典》:馬包(馬包)
一種中間開口,兩旁可以裝塞錢物的長布袋??梢詸M置馬、驢等背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九回:“好在我行李無多,把衣箱寄在 杏農(nóng) 那里,只帶了一個馬包,跨驢而行?!?/div>
《漢語大詞典》:毛連(毛連)
毛織的長口袋,形似褡褳,中間開口,兩端可裝貯錢物。 宋 洪皓 《松漠記聞》卷上:“﹝ 回鶻 ﹞多為商賈於 燕 ,載以橐它。過 夏 地, 夏 人率十而指一,必得其最上品者。賈人苦之,后以物美惡雜貯毛連中?!痹ⅲ骸懊B以羊毛緝之,單其中,兩頭為袋,以毛繩或線封之。有甚麄者;有間以雜色毛者,則輕細。” 趙樹理 《邪不壓正》:“她丈夫解開毛連口,給 狗狗 取花生?!?/div>
《漢語大詞典》:撩牙
即獠牙。外露的長牙。撩,同“ 獠 ”。 元 李好古《張生煮?!?/span>第三折:“我想他這兩對撩牙,略鬭一鬭,我這身子就做芝蔴糖了。”
猶啟齒,開口。 明 屠隆 《曇花記·仙佛同途》:“待 木公 到來,善巧方便,祖師無恡撩牙,藝壓當行,弟子不須開口?!?/div>
《漢語大詞典》:讓口(讓口)
謂互相推讓而不敢貿(mào)然開口。 宋 王安石 《估玉》詩:“發(fā)視紺碧光屬聯(lián),詔問與價當幾千。眾工讓口無敢先,嗟我豈識厖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