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28
典故
2
詞典
20
分類詞匯
106
共128,分9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5
6
7
8
9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開口跳
開口銷
開口子
開口見膽
開口貨
開口呼
開口飯
分類詞匯
發(fā)言
啟齒
啟口
口稱
發(fā)口
口聲
綻口兒
別子
《國語辭典》:
開口跳(開口跳)
拼音:
kāi kǒu tiào
戲劇中的武丑,開口說話清楚有力,又擅長翻跳武藝,故稱為「開口跳」?!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一八回:「幸虧其中有一個唱開口跳的小丑,本事高強,攀著柱子爬了上去,左一拉,右一拉,才算把彩綢扯下,馀火撲滅?!?/div>
分類:
戲劇
中武
《漢語大詞典》:
開口銷(開口銷)
銷子的一種。穿入螺栓軸等的孔中后,將穿出的部分分別折向兩側。作用是使螺栓固定或者使軸上的輪子不至于脫落。
分類:
銷子
穿入
螺栓
中后
《國語辭典》:
開口子(開口子)
拼音:
kāi kǒu zi
1.河水沖破堤防。如:「下了半個月的雨,堤防都快開口子了?!?br />2.指為違紀者開方便之門。
分類:
堤岸
河水
水沖
放開
沖破
限制
《漢語大詞典》:
開口見膽(開口見膽)
見“ 開口見心 ”。
《漢語大詞典》:
開口貨(開口貨)
方言。指小孩。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家族》
:“ 杭州 俗語有開口貨之語,凡父母戲小兒女者,常有此語?!?span id="rjqoaha" class="book">《何典》第五回:“﹝ 形容鬼 ﹞那日回家,把 雌鬼 要將 活死人 托他的話説起, 醋八姐 道:‘他做財主婆的時候,一把抓了兩頭弗露,從無一絲紗綫破費在窮親眷面上。今日倒要把個開口貨擐在別人身上,只怕情理上也講不下去?!?/div>
分類:
方言
小孩
《國語辭典》:
開口呼(開口呼)
拼音:
kāi kǒu hū
國音學上指沒有介音,或主要元音不是ㄧ、ㄨ、ㄩ的韻母。發(fā)音時雙唇開展,故稱為「開口呼」。
分類:
等韻學
按照
韻母
字音
分成
合口呼
四類
《漢語大詞典》:
開口飯
舊時把以表演戲曲、曲藝等為職業(yè)叫做吃開口飯。
分類:
表演
演戲
戲曲
曲藝
等為
職業(yè)
叫做
《國語辭典》:
發(fā)言(發(fā)言)
拼音:
fā yán
說話、表示意見?!对娊?jīng)。小雅。小旻》:「發(fā)言盈庭,誰敢執(zhí)其咎?」《文明小史》第一○回:「只聽得教士首先發(fā)言,對本府說道……?!?/div>
分類:
發(fā)表
發(fā)言
表意
遣詞
開口
揚言
意見
語言文字
造句
《漢語大詞典》:
發(fā)言盈庭(發(fā)言盈庭)
發(fā)言的人擠滿廳堂。謂人多言雜。
《詩·小雅·小旻》
:“發(fā)言盈庭,誰敢執(zhí)其咎。”
分類:
發(fā)言
擠滿
廳堂
多言
《國語辭典》:
啟齒(啟齒)
拼音:
qǐ chǐ
1.發(fā)笑。《莊子。徐無鬼》:「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為數(shù),而吾君未嘗啟齒?!?br />2.開口說話。多指有求于人?!杜f唐書。卷六五。長孫無忌傳》:「唐儉言辭俊利,善和解人,酒杯流行,發(fā)言啟齒?!埂都t樓夢》第五七回:「薛姑媽有件事求老祖宗,只是不好啟齒的?!?/div>
分類:
發(fā)笑
開口
露齒
請求
《國語辭典》:
啟口(啟口)
拼音:
qǐ kǒu
開口,通常指說話。如:「我本想告訴她真相,卻怕她難過而不知如何啟口。」
分類:
開口
張開
《國語辭典》:
口稱(口稱)
拼音:
kǒu chēng
1.口頭稱贊。《金史。卷一二六。文藝列傳下。周昂》:「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內者,可以驚四筵而不可以適獨坐,可以取口稱而不可以得首肯。」《三國演義》第八回:「允慇勤敬酒,口稱董太師并布之德不絕?!?br />2.口頭上說。《喻世明言。卷二五。晏平仲二桃殺三士》:「少刻,金瓜簇擁一人至筵前,其人口稱冤屈。」《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外面來了一個人,口稱前來送禮賀喜?!?br />3.開口稱呼。《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他兩個果然就照著鄧九公的話,立刻跪倒請安,口稱『大人』?!?/div>
分類:
口頭
開口
口稱
稱呼
稱贊
宣稱
《漢語大詞典》:
發(fā)口(發(fā)口)
開口。
《
史記·張儀列傳
》
:“ 楚王 大怒,發(fā)兵而攻 秦 。 陳軫 曰:‘ 軫 可發(fā)口言乎?’” 晉
成公綏
《嘯賦》
:“動脣有曲,發(fā)口成音。” 唐
杜甫
《百舌》
詩:“過時如發(fā)口,君側有讒人。” 明
何良俊
《
四友齋叢說·史四
》
:“ 雅宜 不喜作鄉(xiāng)語,每發(fā)口必官話?!?/div>
分類:
開口
《漢語大詞典》:
口聲(口聲)
(1).猶開口。 元
鄭廷玉
《后庭花》
第二折:“又不曾麻搥下腦箍,你怎么口聲的就招伏?!?br />(2).語氣,口氣。
《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
:“ 秋公 見口聲來得不好,老大驚訝?!?br />(3).指口音。
《
二刻拍案驚奇
》
卷二十:“﹝他妻子﹞又換了一個口聲,道:‘我乃 陳 妾 丁氏 ,大娘死與我何干?’”參見“ 口音 ”。
(4).議論。
《
紅樓夢
》
第四回:“等我再斟酌斟酌,壓服得口聲才好。”
《
紅樓夢
》
第五五回:“二奶奶的事,他還要駁兩件,才壓得眾人口聲呢!”
分類:
議論
語氣
口音
開口
口氣
《國語辭典》:
口音
拼音:
kǒu yīn
1.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如:「湖南口音」?!段拿餍∈贰返诙兀骸高@門上見他是外國人,自覺歡喜,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國?!挂卜Q為「口氣」、「口吻」。
2.話里的含義,言外之意?!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二六回:「黃胖姑一聽口音不對,連忙替賈大少爺分辯?!挂卜Q為「口氣」。
3.語音學上指只通過口腔而不經(jīng)過鼻腔所發(fā)出的音。相對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國語中的a、e、o、b、p、f等。
分類:
口音
語音學
口氣
個人
氣流
民族
口腔
不經(jīng)
鼻腔
話音
發(fā)出
《國語辭典》:
綻口兒(綻口兒)
拼音:
zhàn kǒu ér
開口、張口。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他酒性躁不中撩斗,你則綻口兒休題著取荊州?!乖?。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到來日整云鬟復對菱花鏡,我再不綻口兒念著道德經(jīng)。」
分類:
開口
《國語辭典》:
別子(別子)
拼音:
bié zǐ
即庶子。古代天子、諸侯嫡長子以外的兒子?!抖Y記。大傳》:「別子為祖,繼別為宗?!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唐故贈絳州刺史馬府君行狀
:「其別子趙奢,當趙時破秦軍閼與,有功,號『馬服君』?!?/div>
《國語辭典》:
別子(別子)
拼音:
bié zi
1.別東西的用具。如線裝書的套子上或字畫手卷上用來別住開口的夾子。
2.扁形的佩玉。如:「你胸前的別子很漂亮。」
分類:
庶子
線裝書
煙袋
宗法制度
荷包
套子
諸侯
字畫
嫡長子
手卷
開口
東西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