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凡響(凡響)
(1).平凡的音響、音調。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詩有音節(jié)清脆,如雪竹冰絲,非人間凡響,皆由天性使然,非關學問。”《老殘游記》第十回:“從前聽過 孫琴秋 先生彈琴,有《漢宮秋》一曲,以為絶非凡響?!?鄭振鐸 《蟬與紡織娘》:“那鳴蟲的作響,真不是凡響?!?br />(2).指平庸的作品。 清 黃景仁 《賈禮耕用昌黎石鼓歌韻贈詩和贈一首》:“文章鼓吹有根柢,以混凡響奚能訛?!?清 昭梿 嘯亭雜錄·果恭王之儉:“善詩詞,幼受業(yè)於 沈確士 尚書,故詞宗歸於正音,不為凡響?!?/div>
《國語辭典》:瑣才(瑣才)  拼音:suǒ cái
庸才?!度龂?。卷六一。吳書。陸凱傳》:「萬彧瑣才凡庸之質,昔從家隸,超步紫闥。」《抱樸子。外篇。君道》:「所信仗則在于瑣才曲媚,而憎乎方直?!?/div>
《漢語大詞典》:庸音
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辭和言論。 晉 陸機 《文賦》:“故踸踔於短垣,放庸音以足曲?!?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至若資丑行以自媒,衒庸音而茍進,固立身之殊路,行己之外篇矣?!?/div>
《漢語大詞典》:冗賤
1.亦作"冗賤"。
2.平庸卑微。
3.指卑賤之人。
《漢語大詞典》:庸駑(庸駑)
平庸無能。常用作自謙之詞。 明 歸有光 《與吳三泉》:“抑以 光 之庸駑,重以激之耶?”明史·外戚傳序:“在廷諸臣好為危言激論,汰如 壽寧 兄弟,庸駑如 鄭國泰 ,已逐影尋聲,抨擊不遺餘力?!?清 顧炎武 《赴東》詩之一:“人生中古餘,誰能免尤悔;況余庸駑姿,側身涉危殆。”
《漢語大詞典》:俗目
(1).粗俗平庸的眼光。比喻淺薄的見識。 宋 韓琦 《和袁陟節(jié)推龍興寺芍藥》詩:“不論姚花與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br />(2).借指眼光平庸,見識淺陋的人。 清 朱仕琇 《與林穆庵書》:“此數(shù)人知之,遂足為名一世,而無問千百庸耳俗目之擾擾耶?”
《漢語大詞典》:凡主
平庸的君主。《商君書·賞刑》:“圣人治國也,易知而難行也。是故圣人不必加,凡主不必廢?!?漢 荀悅 申鑒·政體:“圣王以天下為憂,天下以圣王為樂;凡主以天下為樂,天下以凡主為憂?!?/div>
分類:平庸帝王
《漢語大詞典》:庸君
平庸之君;昏君。 明 劉基 《嘉興路重修陸宣公書院碑銘》:“蓋其智足以識事機,其誠足以動人心,故能出入危邦,扶持庸君?!?清 唐甄 潛書·遠諫:“奄妾蠱志,權奸蔽聰,濫賞淫刑,善惡倒置,似亦庸君之常。”
分類:平庸昏君
《漢語大詞典》:庸疏
平庸粗疏。周書·賀拔勝傳:“左右咸言:‘ 高歡 雖復庸疎,言不思難,今四方尚梗,事藉武臣,請捨之,收其后効。’”
分類:平庸粗疏
《漢語大詞典》:凡舊(凡舊)
平庸而不新奇。南齊書·文學傳論:“習玩為理,事久則瀆,在乎文章,彌患凡舊。若無新變,不能代雄?!?/div>
分類:平庸新奇
《國語辭典》:凡知  拼音:fán zhì
平庸的智慧、見解。
《漢語大詞典》:近器
(1).謂才識淺陋平庸的人。后漢書·文苑傳下·邊讓:“使 讓 生在 唐 虞 ,則 元 凱 之次;運值 仲尼 ,則 顏冉 之亞,豈徒俗之凡偶近器而已者哉!”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庸才近器,猶不能開學之奧治?!?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八:“先 文康公 知 汝州 日, 段寶臣 為教官, 富季申 為 魯山 主簿,而 陳去非 以太學録持服來寓,先公語人曰:‘是三子者,非凡偶近器也?!?br />(2).用于近戰(zhàn)的武器。《軍語·軍器軍語》:“近器:彼此衝突互相擊刺之器,如槍、刺刀、劍、長矛等類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俗醫(yī)(俗醫(yī))
庸醫(yī),醫(yī)道平庸的醫(yī)生。 宋 陸游 《省事》詩:“心安閑夢少,病去俗醫(yī)疏?!?/div>
《漢語大詞典》:庸儒
平庸的儒者。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jīng):“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使夫問者緘辭杜口,懷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分類:平庸儒者
《漢語大詞典》:榛楛
(1).榛木與楛木。泛指叢生的雜木。《詩·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濟濟?!?span id="zd6waas" class="book">《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上申之山 ,上無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獸多白鹿?!?br />(2).喻平庸之物。文選·陸機〈文賦〉:“彼榛楛之勿翦,亦蒙榮於集翠。綴《下里》《白雪》,吾亦濟夫所偉?!?李善 注:“榛楛,喻庸音也。以珠玉之句既存,故榛楛之辭亦美?!?span id="2izxmk1" class="book">《四庫全書總目·別集存目三·嵩渚集》:“自定己作乃不能盡翦榛楛,信乎割愛之難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