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補(bǔ)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真融。楚之麻城人也。幼有慧性。十五為沙彌。潛心教乘數(shù)年。托缽行游。涉歷名山。所至隨處結(jié)緣。嘉靖丁未。抵建康。入牛首山。修苦行。明年入燕京。掛搭崇國寺。諷法華經(jīng)。越數(shù)月至萬壽山。登壇受戒已。入五臺山。禁步五年。愈益精進(jìn)。甲寅。往伏牛山龜背石。煉磨三年。持行益苦。丁巳。自伏牛還楚。寓會城龍華寺轉(zhuǎn)經(jīng)。明年入蜀。住峨眉山頂。禁步一十二年。集眾修安養(yǎng)行。立叢林。建藏閣。名凈土庵。接納云水。孳孳如不及。萬歷二年。出山。隨喜止??華山。??華與峨眉。相拱向。每見朝山人眾。山路八十里。崎嶇崄峻。風(fēng)雨不時。措足無地。欲為憩息之所。而難其基。聞山有池。曰金蓮池。上平衍可建道場。師大喜。往視果然。遂夷石為址。伐木為材。工勤于趨。人樂于助。不一二年成一大剎。名金蓮庵。寔峨山之化城。云水賴之。復(fù)修千佛閣。為金蓮之鎮(zhèn)。既而復(fù)念。天下三大道場。五臺峨眉。已獲朝參。獨(dú)普陀山。乃觀世音示化之地。可弗至乎。以萬歷庚辰。渡海抵小白華。感大士示相。大慰夙愿。自謂。與此山有緣。餔糜吃菜。了馀生足矣。乃于寶陀寺之左。曰千步沙。迤邐而東。沙盡處有山。曰光熙峰。師結(jié)庵其麓。前為樓儼然。觀滄海日出。后為大士精舍。其馀方丈香積。靡不翼翼然飾矣。庵成。命之曰海潮。蓋視峨眉??華之勝。不相遠(yuǎn)也。師為人。一味真實。捍忍勤苦。刬滅情識。人無賢愚少長。一以慈眼視之。游泳教海。深入三昧。終不以二門。自居凈業(yè)堂。一單終身。不與眾異也。嘗謂人曰。某甲苦行六十年。豈敢妄有希圖。但愿與三寶結(jié)緣。成人天小果。畢吾志耳。師住山。多神異之跡。痛秘之人。有見者戒勿泄。靜極光通。理固然耳。吾自不惑。焉敢惑人。師之道岸。無涯涘矣。故朝海者見大智禪師。以為現(xiàn)在肉身大士。叢林相傳。以為口實云。歲□□□月。坐化于海潮院。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陳希魯,字師曾,號樵隱,無錫人,肖梅先生之 世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06—1581
【介紹】:
明廣東南海人,字師孔,號洛南。嘉靖十七年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官至南京工部尚書。工詩,音調(diào)諧美,有《大司空遺稿》。
全粵詩·卷三二五陳紹儒,字師孔,一字君仲,號洛南。南海人。紹文從弟。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尋晉員外郎,歷官至南京工部尚書。以遭毀謗,致仕歸。卒年七十六。著有《洛南集》、《留馀遺稿》等。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四、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有傳。
維基陳紹儒(1506年—1581年),字師孔,廣東廣州府南海縣人,民籍。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任江西南昌府知府。官至南京工部尚書,卒年七十六,有大司空遺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江西新建人,字師顏,號藥湖。魏良弼弟。與兄、弟均從王守仁學(xué),并隨守仁至浙。后歸主白鹿洞書院,生徒至數(shù)百人。其學(xué)雖宗良知而淺近平實。年四十二,疽發(fā)背而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江西新建人,字師伊。魏良弼弟。王守仁巡撫江西時,與良弼及弟魏良器、魏良貴皆從之學(xué),深為守仁所許。而良政功尤專,為人孝友淳樸,執(zhí)著勤謹(jǐn),良弼亦敬憚之。后舉鄉(xiāng)試第一。尋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07—1569
【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師道,號昆湖。嘉靖二十三年進(jìn)士。授編修,典制誥,清介自持,不媚權(quán)貴。錦衣陸炳欲封其妻,請景淳撰詞,不可。嚴(yán)嵩為請,亦不應(yīng)。歷侍讀學(xué)士,掌院事,改太常卿,遷吏部左侍郎。隆慶元年召為禮部左侍郎,以總?!?a target='_blank'>永樂大典》勞,兼翰林院學(xué)士,修《嘉靖實錄》。以疾累疏乞歸,卒贈禮部尚書,謚文懿。有《制敕稿》、《文懿公詩文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師道,常熟人。嘉靖甲辰賜進(jìn)士第二,授翰林編修。歷太常卿,領(lǐng)南國子祭酒事,升南吏部右侍郎,贈禮部尚書。謚文懿。有集。
維基瞿景淳(1507年—1569年),字師道,號昆湖。直隸常熟縣(今常熟市)五渠人。明朝學(xué)者、政治人物。嘉靖二十三年榜眼及第。官至禮部左侍郎。幼聰慧,八歲能作文。嘉靖二十二年癸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十六名舉人,二十三年(1544年)會試第一,殿試第二,授編修。遷侍讀,歷侍讀學(xué)士,掌院事。累官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xué)士,曾總?!?a target='_blank'>永樂大典》,修《嘉靖實錄》。時嚴(yán)嵩專權(quán),景淳亦敢直言。后多次上疏乞歸。卒后贈禮部尚書,謚文懿。
人物簡介
維基廖世魁,字師文,福建福州府懷安縣人,匠籍。福建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進(jìn)士。十六年任江西泰和縣知縣,二十一年補(bǔ)任遂安縣。曾任南京戶部主事。升廣東瓊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師皋,字□,西安府人,民籍。陜西鄉(xiāng)試第二十二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一十四名進(jìn)士。嘉靖初任戶部郎中、湖廣常德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鄭河(1511年—?),字師程,應(yīng)天府江寧縣民籍江西新建縣人。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十九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一百十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進(jìn)士。授岳州府推官,卒于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11—1574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傳,號元洲,改號五湖。嘉靖十七年進(jìn)士。授工部主事,改禮部。以養(yǎng)母告歸,師事文徵明。善詩文,工小楷、古篆、繪事。后復(fù)起,官至尚寶司少卿。有《左史子漢鐫》、《五湖集》。
維基陸師道(1510年—1573年),字子傳,號元洲,更號五湖,南直隸蘇州府吳縣民籍長洲縣(今江蘇蘇州市)人。明代畫家。陸師道為嘉靖十年(1531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舉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會試第一百九十三名,二甲第五名進(jìn)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改就職于禮部儀制司。不久以母親陳宜人老病,請辭歸鄉(xiāng)。家居十四年。拜文徵明為師,自稱弟子。后起補(bǔ)南京禮部,嘉靖四十四年十二月由南京禮部郎中累官尚寶司少卿,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九月告病回籍。歸鄉(xiāng)六年卒,年六十四。陸師道能詩、善畫、工小楷,又能寫文章,人謂“徵明四絕”。有子陸士仁,曾大量偽作其父書畫。
人物簡介
維基趙維垣(1510年—?年),字伯師,號艮山、龍巖,貴州永寧衛(wèi)官籍直隸江都縣人。云貴鄉(xiāng)試第五十一名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四名進(jìn)士。都察院觀政,改翰林院庶吉士,十三年十二月授刑部主事,改禮部,十五年十一月因張延齡獄降二級,貶大名府推官,歷升寶慶府同知、署寶慶府事、南京兵部郎中、江西僉事,改浙江僉事,升云南左參議,二十九年二月升本省提學(xué)副使,升四川參政、福建按察使、右布政使,官至左布政使,三十八年正月考察以不謹(jǐn)閑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53
【介紹】:
明河南柘城人。嘉靖三十二年七月起事,戒眾勿殺儒生、勿擾學(xué)舍。攻克歸德,釋囚犯、奪庫銀。先后破一府、二州、八縣,眾至數(shù)萬,河南、山東、南直隸為之震動。九月被明將曹邦輔擊敗,在莘縣被捕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湖廣潛江人,字巨坤,一字少渠。嘉靖二十六年進(jìn)士,擢南京吏科給事中。嚴(yán)嵩柄國,抗疏劾其姻戚居要津者,嵩銜恨,出之為萊州知府。嵩令人伺其隙,竟不可得。嵩敗,聲譽(yù)隆起,遷淮陽兵備副使,超拜都御史,巡撫真定、陜西,轉(zhuǎn)撫浙江。以病乞休,終年六十。
維基張師載(1514年—?),字巨卿,號少渠,湖廣承天府潛江縣人,民籍。湖廣鄉(xiāng)試第四十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五十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名進(jìn)士。授嘉興縣知縣,三十三年正月擢南京吏科給事中,正值嚴(yán)嵩擔(dān)任首輔柄國政,張師載抗疏彈劾他擔(dān)任要津的同黨姻戚,出為山東萊州府知府。嚴(yán)嵩令人找他的失誤,竟不可得。累官河南布政使司右參政,嚴(yán)嵩倒臺,張師載聲譽(yù)隆起,轉(zhuǎn)任淮陽兵備副使,四十三年五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兼提督紫荊等關(guān),誅殺保定白蓮妖賊馬相等,四十五年十一月升右副都御史、總督浙直江西軍務(wù)巡撫浙江,隆慶元年(1567年)六月因病乞歸。隆慶三年(1569年)正月起為陜西巡撫,督兵逐捕西鄉(xiāng)縣賊何免等,十月殺免于老君山下,繼平紫陽賊羅朝用等。四年七月去職,由楊思忠接任。終年六十歲。
人物簡介
維基徐惟賢(1511年—?年),字師圣,浙江紹興府上虞縣人,民籍,治《易經(jīng)》。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十一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二百七十六名,登第二甲第二十七名進(jìn)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