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王聰(1427年—?),字師德,順天府通州漷縣人。進(jìn)士出身。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二百二十八名。天順?biāo)哪辏?460年)庚辰科會試第八十六名,殿試登進(jìn)士第三甲第五十八名。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凈澄。燕京西河張氏子。生時。偶二僧至門。厥父喜。即請安名。僧曰。此兒非常。應(yīng)名清正。未幾。父母相繼亡。師決志出家。行至雙城子。路逢僧求落發(fā)。詢其來緣。乃初立名僧也。遂就金河寺剃落。其師令習(xí)經(jīng)業(yè)。師不悅。示以念佛法門。未周歲其師死。偶遇五臺善公。易名曰凈澄。即走古華嚴(yán)鍊磨。日夜逼拶。忽疑滯頓開。如釋重負(fù)。求證于廣恩月溪老人。溪轉(zhuǎn)數(shù)語。師汗下不能對。因俾參無字。久之。獲印可。付以拂子手卷。南游濟河。舟沒所有俱失。身附浮木獲免。自思所得未愜。即誓曰。此行。若不大悟而還者。有如河。自此提參益切。入蜀飛雪山獨居。吊影三年。一日造飯。遂定去。覺時飯生白醭。靜中嘗聞百里外人聲。久著地打坐。足為冷濕所乘。忽不能起。幸得人荷至后山。調(diào)息始愈。一日坐木上。正爾湛寂。忽聞爆竹聲?;砣恍目?。自是方得一切時中。洞然明妙。請印于圓覺法鑒和尚。又造廣福云谷老人。谷見其一向孤迥迥底。即問曰。你卻似個死人。我且問你。大死底人。卻活時如何。師曰。眉毛眼上橫。鼻孔大頭垂。又問如何是無字意。師曰。風(fēng)行草偃。水到渠成。又問。大地平沉。虛空粉碎。汝向甚么處。安身立命。師曰。云消山岳露。日出海天青。谷肯之。天順改元。還清涼。道聲遠(yuǎn)播。代藩請詣內(nèi)掖問道。感光明炤徹內(nèi)外。王大悅。因就華嚴(yán)谷建寺。請額曰普濟。奉師開法其中。有清涼語錄。行世。嘗作山居詩云。甘貧林下思悠悠。竹榻橫眠枕石頭。格外生涯隨分足。都緣胸次一無求。又云。自住丹崖綠水傍。了無榮辱與閒忙。老僧不會還源旨。一住山青葉又黃。復(fù)坐脫于本寺。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九
釋凈澄,字孤月,姓張氏,宛平人也。始生時,有二僧踵門而至,厥父喜告以舉子,且請名焉。僧曰:“此兒非常,可名清正?!睙o何,父母相繼??,零丁孤寂,因有絕塵志。偶至雙城,路逢老僧,相與問訉,為道所愿,求之落發(fā),及詳詰來緣,具明夙因,知此所遭者,乃初立名僧也。嗟嘆久之,于是就金河寺剃度。初習(xí)經(jīng)業(yè),未愜心性,示以念佛法門則拳拳服膺,奉持不爽。未幾,其師竟寂。更參知識,得五臺壽寧寺僧清善為易其名,曰“凈澄”。隨之詣臺,執(zhí)業(yè)甚勤,自覺工候未純,即走古華嚴(yán),日夜磨鍊,幾及一載。一日,凝滯頓開,如去重負(fù),乃還燕京求證于廣恩月溪,陳其所悟,溪詰數(shù)語,汗下不能對。溪曰:“汝得信念爾?!绷顓⒐纷訜o佛性語,疑情頓發(fā),數(shù)日忽有省。久之,溪可其悟,即付以卷拂。南游渡黃河,舟沒,所有俱失,手觸浮木攀之不沈,隨波漂流,遇救得出,自此勘破生死,發(fā)愿拯溺??嗪CC?,欲登覺岸,何異此境!于是,入蜀川飛雪山獨居三年,深心究參。嘗于造飯中得定,既覺,來時飯生白醭。一日,方坐聞聲曰“祖順踏破腳了?!比蘸笕说剑η把詿o差,在百里之外,蓋靜極徹聽也。澄好敷坐地上,寒濕傷足,不良于行,荷至后山,安養(yǎng)久之漸差。又一日,敷坐木床,正爾湛寂,忽聞爆竹聲,豁然心空,自是方得一切時中洞然明妙。乃辭眾,詣圓覺法鑒處陳其所悟,覺曰:“子向后更當(dāng)何如?”澄曰:“隨分?!庇X曰:“若然則饑餐渴飲去也。”澄曰:“終不作如是見解?!庇X頷之。后參廣福云谷,谷見其一向孤迥,乃問:“如何是無字意?”澄曰:“風(fēng)行草偃,水到渠成?!庇謫枺骸按蟮仃懮?,虛空粉碎,向何處安身立命?”澄曰:“云消山岳露,日出海天清?!惫瓤现?,遂付衣缽。明天順初元,言返清涼,道聲遠(yuǎn)震。代王請詣內(nèi)掖問道,感白光襲室之異,為舍資建剎五臺山華嚴(yán)谷,額曰“普濟”,事之唯謹(jǐn)。后坐化斯寺。著有《清涼錄》及《山居詩》,為世傳誦。詩云:“寰中獨許五臺高,無位真人伴寂寥。一任諸方風(fēng)浩浩,常空兩眼視云霄?!薄案守毩窒滤加朴?,竹榻橫眼枕石頭。格外生涯隨分足,都緣胸次為無求?!薄白栽诘ぱ戮G水旁,了無榮辱與間忙。老僧不會遠(yuǎn)源旨,一任山青葉又黃?!?/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萬安人。天順中官德清知縣。居官九年,訟平政理。公余則撫琴自適。
馮孜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馮孜(1431年—?年),字師虞,四川順慶府南充縣人,軍籍,治《詩經(jīng)》。五月初三日生,行一,由國子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四十一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二百名。年二十七歲中式天順元年丁丑科第二甲第八十五名進(jìn)士。成化三年(1467年)接替鄭時任延平府知府一職,成化六年(1470年)與邵武府知府盛颙對調(diào)。

人物簡介

維基
喬維翰(1435年—?),字師召,直隸松江府上??h人,灶籍。進(jìn)士出身。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成化五年(1469年)參加乙丑科會試第一百四名,殿試登進(jìn)士第二甲第三十二名,改庶吉士。成化七年(1471年)改翰林院編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6—1494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師召,號愧齋。天順八年進(jìn)士,選庶士,授編修,累遷南京太常寺少卿。劉吉嫌其迂腐,十年不得調(diào)。弘治五年,吉罷,始進(jìn)本寺卿。司禮太監(jiān)黃賜母死,廷臣皆往吊,獨不往。西廠黨徒拷掠楊士偉及其妻子,敢厲聲喝止。通經(jīng)術(shù),從學(xué)者頗多,稱愧齋先生。
明詩紀(jì)事·丙簽·卷四
音字師召,莆田人。天順甲申進(jìn)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侍講,遷太常少卿,進(jìn)本寺卿。有《愧齋集》。 (田按:師召與顧東江居相鄰近,于墻上作綸竿以便投詩,名曰「詩釣」。東江有詩紀(jì)之云:「巧心文思孰兼長,詩釣詩成又幾章。千里浮沈謝江路,一竿風(fēng)月共鄰墻。君如緣木求魴鯉,我正懷磚想佩璜。畢竟兩無名利念,五湖煙水舊同鄉(xiāng)?!梗?/blockquote>
維基
陳音(1436年—1494年),字師召,號愧齋,福建莆田涵江人,進(jìn)士出身。天順八年(1464年),登進(jìn)士,改庶吉士,成化元年(1465年)授翰林院編修,三年參與纂修《英宗實錄》。成化六年,進(jìn)言時政忤逆旨意被責(zé)。任滿,十二年(1476年)升翰林院侍講,加從五品祿,侍經(jīng)筵。汪直黨羽韋瑛晚上率領(lǐng)人進(jìn)入兵部郎中楊士偉,逮捕楊士偉全家。陳音為鄰居,聽到后大喊:“你擅自侮辱朝廷大臣,難道不畏懼國法么?”對方稱:“你是何人?難道不怕西廠?!”陳音大聲喊道:“我是翰林陳音!”十七年任禮部會試同考官,十九年擢升南京太常寺少卿,又兼南京翰林院事。劉吉父喪起復(fù),陳音寫信勸其固辭,劉吉聽后不悅。之后吏部欲起用陳音,均遭到劉吉阻礙。弘治五年(1492年),劉吉被罷,方升太常寺卿。兩年后去世,享年五十九。

人物簡介

維基
陳謨(1437年—?),字師禹,浙江紹興府馀姚縣人,民籍。進(jìn)士出身。成化四年(1468年)戊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會試第一百九名,殿試登第二甲第三十九名進(jìn)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新淦人,字師中。成化二年進(jìn)士。授黃梅知縣,以治最擢御史,有直聲。巡按河南,發(fā)儲賑荒,民德之。弘治時,官至廣東按察副使。
維基
戴中(1438年—?),字師中,江西臨江府新淦縣人。進(jìn)士出身。江西鄉(xiāng)試第四十五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會試第三十四名,殿試登進(jìn)士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六名。

人物簡介

維基
劉傅(1439年—1498年),字師正,南直隸蘇州府嘉定縣人,醫(yī)籍,治《易經(jīng)》,年三十七歲中式成化十一年乙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一名進(jìn)士。四月二十五日生,行二,曾祖劉叔昭;祖劉溥;父劉資;嫡母華氏;生母戴氏。慈侍下,妻許氏,繼妻金氏;兄傳,弟侍。由國子生中式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十六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三十五名。成化十三年,出任江寧縣知縣,后擔(dān)任兵部武庫司郎中。弘治三年(1490年),擔(dān)任泉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51—1528 【介紹】: 明浙江仁和人,字師孟。成化二十三年進(jìn)士。選行人,擢御史,官至云南布政使。有《西軒效唐集錄》。
維基
丁養(yǎng)浩(1451年—1528年),字師孟,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浙江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二十三名進(jìn)士。選行人,擢御史,官至云南布政使。有《西軒效唐集錄》。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一四九
翟宗,字師孔。東莞人。溥福曾孫。明憲宗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年)舉人,官貴池縣教諭。著有《珠璣集》、《一川集》。民國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九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56—1540 【介紹】: 明山西曲沃人,字師益。成化二十年進(jìn)士,累遷兵部員外郎。清理近畿田土,奪豪右侵占者還之民。歷順天知府,裁抑一切無名需求。官至禮部尚書。有《南莊稿》、《歸田集》。
維基
李浩(1456年—1540年),字師孟,號南莊,山西平陽府曲沃縣人。舉成化十九年(1483年)癸卯鄉(xiāng)薦,明年登進(jìn)士第,初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改戶部主事,丁父憂,服闋,改兵部車駕司主事,升員外郎,奉敕清理畿內(nèi)諸土田,升職方郎中,冊封代府溧陽王,充副使。升通政司右參議,轉(zhuǎn)左,持節(jié)充正使封晉府云丘王,歷升左右通政、順天府尹。居二年,正德五年(1510年)二月改通政司使,八月升兵部右侍郎,十月清理軍職貼黃,六年十二月轉(zhuǎn)左侍郎。嘗攝工部篆,修朝陽門,城垣通州新城。丁繼母許淑人喪,賜祭葬,給驛以歸。服闋,十一年正月復(fù)除原職,仍掌通政使司事,十月拜禮部尚書,仍掌通政司事,食一品俸,賜金綺斗牛服色。十二年六月,累疏乞去位,加太子少保,給驛還鄉(xiāng)。居家二十余年,嘉靖十九年五月卒,享年八十五,贈太子太保,謚莊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58—1494 【介紹】: 明浙江太平人,字師文。成化十四年進(jìn)士。授兵部主事,歷員外郎,擢職方郎中。弘治間官至廣東右參政。有《贅言錄》。
維基
戴豪(1458年—1494年),字師文,浙江臺州府太平縣(今溫嶺市)人,軍籍。早年出身縣學(xué)增廣生,進(jìn)浙江鄉(xiāng)試第六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會試第二十二名,殿試登進(jìn)士第二甲第三名。拜兵部主事,擢職方司郎中。弘治年間,歷官廣東右參政。卒年三十七。有《贅言錄》。
李師儒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師儒(1459年—?),字宗正,直隸高陽縣(今河北省高陽縣)人,民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九名,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三甲進(jìn)士??歼x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分侍諸王講讀,六年十月因鬧事被廢黜為民。正德初起河南汝州知州,九年(1514年)任揚州府知府,十二年十一月升山東副使、整飭臨清等處兵備,官至山西參政。

人物簡介

維基
王恂,字師誠,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人,軍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八十三名進(jìn)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