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杭州人。理宗景定中為畫院待詔。工畫道釋人物,師李嵩。
人物簡介
簡介景定五年(1264)任泉州知州,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匯編 氏族典卷三三九作劉希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35—1322
【介紹】:
元僧。山東東昌人,號云巖,俗姓劉。年十二受經(jīng)于順德開元寺。至元末,世祖召見,命主建康天禧、旌忠二寺,日講《法華》、《楞嚴(yán)》、《金剛》、《華嚴(yán)》等經(jīng),賜號佛光大師。
大明高僧傳·卷第二 解義篇第二之二釋志德號云巖。山東東昌鎦氏子也。十二受經(jīng)于順德開元寺海聞和尚。聞?wù)娑ǚㄕ侦◣煷蠛氪榷髯谥加邶埮d寺。徑從之學(xué)而盡得其蘊。至元二十五年詔江淮諸路立御講三十六所。務(wù)求其宗正行修者分主之。德被選世祖召見賜宴并紫方袍。命主天禧旌忠二剎。日講法華華嚴(yán)金剛唯識等疏三十一年。特賜佛光大師之號。每與七眾授戒。必令其父母兄弟相教無犯。至于然香然頂指為終身誓。居久盡出衣缽新其殿廡樓閣?;驓q儉乃煮糜食餓殍數(shù)萬人。建康流俗尚醪醴好結(jié)官吏。德獨以律繩自。徒眾謹(jǐn)飾出止。若互用常住物者誤一罰百。故犯者擯之。居天禧三十馀年。一衲一履終身不易。午過不食夜則危坐達旦。以苦誦喪明。忽夢梵僧迎居內(nèi)院高座。空中散花如雨。因示微疾。至治二年二月七日猶誦經(jīng)不輟。頃之辭眾安坐而化。世壽八十八。龕留二十一日。顏貌紅潤如生。阇維舍利無算。會者數(shù)萬人。塔江寧張家山。學(xué)士趙孟頫為銘。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二釋志德,號云巖,東昌鎦氏子也。年十二,受經(jīng)于順德開元寺海聞。后聞?wù)娑ǚㄕ侦蠛甏榷髯谥加邶埮d寺,徑從之學(xué),而盡得其蘊。至元二十五年,詔江淮諸路立御講三十六所,務(wù)求其宗正行修者分主之。德被選,世祖召見,賜宴并紫方袍,命主天禧、旌忠二剎,日講《法華》、《華嚴(yán)》、《金剛》、《唯識》等疏。三十一年,特賜“佛光大師”之號。每與七眾授戒,必令其父母兄弟相教無犯,至于熱香頂指為終身誓。居久之,盡出衣缽,新其殿廡樓閣。或歲儉,乃煮糜食餓殍數(shù)萬人。建康流俗,尚醪醴,好結(jié)官吏。德獨以律,自繩徒眾,謹(jǐn)飾出止,若互用常住物者,誤一罰百,故犯者擯之。居天禧三十馀年,一衲一履終身不易,午過不食,夜則危坐達旦。以苦誦喪明,忽夢梵僧,迎居內(nèi)院,高坐空中,散花如雨,因示微疾。至治二年二月七日,猶誦經(jīng)不輟,頃之,辭眾安坐而化。世壽八十八,龕留二十一日,顏貌紅潤如生,阇維舍利無算,會者數(shù)萬人,塔江寧張家山。學(xué)士趙孟頫為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名或作師秀。宋臨安錢塘人,號雪巘。博學(xué)有卓行。宋末入天慶觀為道士,以清苦節(jié)行著聞。有《南華真經(jīng)義海纂微》。
全宋詩褚伯秀,一名師秀,號雪巘,杭州(今屬浙江)人。錢塘天慶觀道士。曾集注《南華經(jīng)》一百六卷,刻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奉旨入《道藏》,又注《道德》、《沖虛》二經(jīng),均佚。入元,宣撫尤平章聞名欲見之,不與交接。事見《宋季忠義錄》卷一四、《武林玄妙觀志》卷二。今錄詩七首。
全宋文·卷八二五二褚伯秀,字雪巘,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杭州天慶觀道士,師事范應(yīng)元。入元尚在。嘗集注《莊》、《老》、《列》三子,今尚存《南華真經(jīng)義海纂微》一○六卷。見《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六該書提要、周密《浩然齋雅談》卷中、《宋季忠義錄》卷一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37—1318
【介紹】:
宋末元初道士。太平州當(dāng)涂人,字處逸,號南谷子。十四歲出家。度宗時賜號輔教大師。修道武康計籌山升元報德觀。后為元世祖召見,上疏言求賢養(yǎng)賢用賢之道。詔提點道教,住持杭州宗揚宮。成宗大德七年,授杭州路道錄教門高士真人,仍領(lǐng)升元觀事。仁宗皇慶元年,授隆道沖真崇正真人。有《老子原旨》、《原旨發(fā)揮》、《關(guān)尹闡玄》、《文子纘義》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寧崇安人,字學(xué)可,一作學(xué)大。度宗咸淳三年恩薦,肄業(yè)武夷書院。三司辟充講書,橫經(jīng)析理,義極精密。尤工于詩。宋亡,屏跡不出。卒年七十五。有《畫餅稿》。
全宋詩范師孔,字學(xué)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預(yù)鄉(xiāng)薦,肄業(yè)武夷書院,三司辟充講書。卒年七十五。工詩,有《畫餅編》,已佚。事見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八、《萬姓統(tǒng)譜》卷九○。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契祖。同安張氏生。亦師付法子。使嗣位行湘師事者。善說法要。渾然天成。賜號佛心正悟禪師。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七契祖者,出泉之同安嘉禾張氏。宋寶祐中,侍元智法師,智奇其材,以龍象期之。元至元二十九年,恩始以西禪凈淑致之上坐。嘗寢疾,恩饋藥資,郤之以偈曰:“正坐虛消人信舍,生身受此鐵園殃。冶金熱炭都呑盡,那更教人入鑊湯?!倍饔墒且鎼燮錇槿?,及授以席,凜凜自持。蓋開元以六百載,同門異爨之宅,集百有二十院之眾,一旦合之,恩既褒然首舉,造大僧堂,闡此愿力,聿弘制作,極盛之后,殊難為繼,乃祖受茲重托,矢以肫誠,將以敬恪,朝夕勤懇。二十有八年。達官貴人蒞斯寺者,瞻其儀范,尊禮有加,謂為?;廴艘?。匯其事跡以聞,詔賜“佛心正悟”之號。祖善說法語,渾然天成。
人物簡介
簡介咸淳三年(1267)任高郵軍知軍。咸淳四年(1268)任真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師魯,吳江(今屬江蘇)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進士(清乾隆《吳江縣志》卷二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38—1295
【介紹】:
宋元間僧。吳江人,俗姓徐,號高峰。出家凈慈寺,住持天目山之獅子院。
全宋詩釋原妙(一二三八~一二九五),號高峰,俗姓徐,吳江(今屬江蘇)人。年十五出家,投嘉禾密印寺法住為師。十六歲薙發(fā),十七歲受具,十八歲習(xí)天臺教,二十歲更衣入凈慈,立限學(xué)禪。二十二歲請益斷橋妙倫。繼扣雪巖祖欽,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得悟。三年,由國清過雪竇,謁西江謀、希聲叟、寓旦過。及祖欽掛牌于道場,開法于天寧,皆隨侍。度宗咸淳二年(一二二六),入臨安龍須寺,苦行九年。十年,遷湖州雙髻庵。帝炳祥興二年(一二七九),至天目西峰。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入張公洞扁死關(guān),不越戶十五年。成宗元貞元年卒,年五十八。為南岳下二十一世,雪巖祖欽禪師法嗣。有《高峰原妙禪師語錄》二卷、《高峰原妙禪師禪要》一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行狀》?!♂屧钤姡暂嬜浴墩Z錄》、《禪要》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依次分編為二卷。
槜李詩系·卷三十原妙字高峰姓徐氏吳江人出家崇德密印寺(后析桐鄉(xiāng))得法于雪巖欽禪師立死關(guān)于西天目之獅子巖設(shè)三關(guān)語以驗學(xué)者世壽五十八有語錄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八禪師諱原妙。出蘇州吳江徐氏。為雪巖欽禪師入室之真子也。弘法于天目之獅子巖。因以高峰自號。關(guān)居三十載。橫拈倒施。而令行吳越。南宋嘉熙戊戌年三月。而公生。公生性遲重寡言。笑行如瘦鶴。望之似懦弱。然其神氣精悍奪人。幼喜趺坐。凡見髡流。必合爪勞問成禮。淳祐壬子。從秀水密印寺法住沙門得度。年十五。備知大僧事。及戒得滿分。于其律度。開遮進止。不期而咸合焉。尋習(xí)教觀于天臺。其文句義。學(xué)弗可難也。公每忖達磨一宗。不立文字。為教外別傳。能了當(dāng)人大事。為之立地成佛。豈徒然哉。即出杭州。參訪宗門知識。入湖南凈慈凈慈。為武林禪窟。倫斷橋居焉。公參僧堂。立死限三載。擬求妙悟。竟無所發(fā)。時雪巖欽禪師寓北澗。斷橋指公往謁。公謁雪巖。雪巖不許通謁。公益心切。乃告香通誠。雪巖許見。未作禮即連棒打出。公垂涕回惶。復(fù)入雪巖。便問。阿誰拖你死尸來。又以拳打出之。于是疑團猛結(jié)。無所攀仰。乃擬避喧求靜。咬嚼話頭。于徑山禪堂及月。忽憶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匊戰(zhàn)胸次。目不交睫者六晝夜。忽睹演五祖真贊云。百年三萬六千朝。反覆元來是者漢。從前話頭一并打。失其年二十有四矣。雪巖已赴南明。公即走覲。才入雪巖。便問。誰拖你死尸來。公便喝。雪巖拈棒。公把住曰。今日打原妙不得也。曰。為甚打不得。公拂袖而出。次日雪巖召公問曰。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對曰。狗舐熱油鐺。曰。那里學(xué)者虛頭來。對曰。正要和尚疑著。雪巖休去。公以為妙契玄旨。自此隨問即答。久之雪巖謂公曰。日間浩浩作得主么。對曰。作得主。曰。睡夢中作得主么。對曰。作得主。曰。正睡著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在甚么處。公不能對。雪巖曰。從今日去。也不要你學(xué)佛學(xué)法。也不要你窮古窮今。但只饑來吃飯。困來打眠才睡。覺來卻抖擻精神。我者一覺主人公在那里。安身立命。公遂別入龍須。經(jīng)五載。因鄰僧推枕墮地作聲。大徹乃曰。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咸淳甲戌年。住湖之雙髻峰。禪者登峰益眾。公即入西天目山之獅子巖。巖絕躋攀。其來決擇之者。又滿百許人。公乃別居巖西石洞。石洞之險。非梯莫升。大書死關(guān)二字為額。盡屏給侍。日用一食。以甕為鐺。斷緣撤梯。巖中弟子罕見其面?;虼拐Z以驗方來。不契即拒關(guān)。其垂語曰。大徹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佛祖公案。只是一個道理。因甚有明與不明。大修行人。本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杲日當(dāng)空。無所不照。因甚被片云遮卻。人人有個影子。寸步不離。因甚踏不著盡大地。是個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燒卻。元世祖丁亥年。雪巖遣白拂囑公。偈曰。上大今已無人。雪巖可知禮也。虛名塞破乾坤。分付原妙侍者。始升座開導(dǎo)。其語懇切。中古尊宿。未之有也。叢林謂之禪經(jīng)。抱道老成之士并歸焉。一日民間訛謠。官選童男女。本小師問曰。忽有人來問和尚。討童男女時如何。公曰。我但度竹篦子與他。本大徹于言下?;騿枴VT弟子優(yōu)劣。公曰。若初院主等一知半解。不道全無如義。首座固是鐵根老竹。其如七曲八曲。惟本維那卻是上林新篁。它日成材。未可量也。元貞乙未季冬朔日。命鼓告眾曰。西峰三十年。妄談般若。罪犯彌天。今日(或云末后)有一句子。不敢累及平人。自領(lǐng)去也。大眾還有知落處者么。良久云。毫厘有差。天地縣隔。復(fù)曰。來不入死關(guān)。去不出死關(guān)。鐵蛇鉆入海。撞倒須彌山。跏趺泊然而寂。七日容色益明潤。舍利結(jié)于爪??。越三七日。塔全身于死關(guān)。坐四十三夏。歷世五十有八。仁宗戊午。謚普明廣濟禪師。
贊曰。古以滹沱機用。如涂毒鼓。聞?wù)呓粤⑺??;蛳群笥诮h(yuǎn)稍異。迨密庵后。幾不橫死矣。幸雪巖得無準(zhǔn)藥授之師。師復(fù)涂而擊之。以立死中峰輩至今。聞其馀響。猶自胥喪。吁何偉也。非師玄要戈甲。吳越正令。曷克臻此。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七釋原妙,字高峰,吳江人。出家凈慈,參斷橋倫,倫示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窮究未契,立死限三年,脅不至席,口體俱忘?;蛱釂芜z巾,發(fā)篋置鐍,終歲矻矻,若無見聞。時雪巖欽寓南屏北澗,夙夜孳孳以剖決此心,見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一旦冰消,豁然迥露,無依無欲,得大解脫境界??壑`隱石田,天童癡絕,徑山無準(zhǔn),莫不印證。原妙聞之,欣然懷香往謁。方問訊,即推出閉門,再往稍得就近,欽忽罵曰:“阿誰與你拖個死尸來?”聲未絕,繼之以掌,如是者三。而原妙叩禮逾虔。一日,忽睹五祖演像贊云:“百年三萬六千朝,返覆原來是此身?!彬嚾或\破死尸之疑。明日詣欽,又問阿誰話頭,舉杖方下,原妙喝住曰:“今日郤不得如此?!狈餍浔愠?。自此機鋒不讓,遂辭入天目,立死關(guān)于師子嚴(yán)三十馀載,影不出山。弘悟普度,名冠元世,所著有《高峰語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廬州人。度宗時以戰(zhàn)功歷環(huán)衛(wèi)官。魯港師潰,加和州防御史,助姚訔守常州,城陷突圍而出,追宋庭至海上,見時事不可挽,憂憤縱酒而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79
【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達德。度宗咸淳十年進士。授諫議郎。嘗忤權(quán)貴,被謫。后升翰林學(xué)士,遷承旨。扈從帝炳,死于厓山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