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兗州人,字居中。任吉州栗傳寨巡檢。高宗紹興中,與盜戰(zhàn)于吳村,每射輒斃之,追擊途中遇伏,力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人。高宗紹興時,為畫院祗候。師李公麟。善畫道釋人物,白描頗得閑逸自在之狀。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三七五
義真,號慧覺大師,紹興間住四明北庵,因自稱北庵老人。見《敬止錄》卷三一。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四五
了一,號慧通大師,紹興時僧人。嘗為福州開元禪寺住持。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五八二
仲旻,南宋僧人,紹興中嘗為明州寶云傳教院住持,管內(nèi)僧正,賜號真教大師。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智謙,號圓澄大師,紹興間為明州(治今浙江寧波)寶云寺住持。見所撰《摹刻寶云通公法師真贊書后》。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五
禪師湛然者。諱圓澄。別號散木。出會稽夏氏。母。夢梵僧入室而娠。娠十四月而生。師生。大目昂鼻。哆唇露齒。直腸信口。不肯從事于學(xué)。親歿窶甚。充郵卒以傳符。踰期亡去。徑投隱峰。峰示念佛誰是令。師究竟三晝夜輒有省。時年二十矣。入天荒山。禮妙峰斬發(fā)。擇最苦行行之。間聞傅大士法身偈。一切經(jīng)義。便能記持。尋乞滿分戒于云棲宏公。徵以毗尼節(jié)。要師悉達(dá)其指。返越。掩關(guān)寶林蘭若。因憶乾峰舉一不得舉二話。乃大通玄旨。有頌曰。舉一舉二別端倪。個里元無是與非。雪曲調(diào)高人會少。獨許韶陽和得齊。二老何曾動舌。諸方浪自攢眉。擬議鷂過新羅。刻舟求劍元迷。再謁云棲。呈見于宏公。會入室。宏舉海底泥牛銜月。赴語未竟。師推出一僧曰。大眾證明。宏深器之。于是。激揚法席傾一眾焉。萬歷辛卯。適大覺念公南游。師趨謁之。念曰。止風(fēng)涂向青山近。越王城傍滄海遙時如何。曰。月穿潭底破。波斯不展眉。念又問。洞上宗旨。師曰。五位君臣切要知。個中何必待思惟。石女貫弄無針線。木偶能提化外機。井底紅塵騰藹。藹山頭白浪滾飛飛。誕生本是無功用。不覺天然得帝畿。念欣然。書偈印之。未幾。出住云門。次遷徑山。歷禾之東塔乃至顯圣天華。前后垂二十載。法席為之大震。其上堂曰。老儂不識元字腳。強出人前要說法。錯認(rèn)曾參作魯參。合堂大眾皆笑殺。這一笑中有妙。若還悟得其中意。點破當(dāng)天者一竅。大眾如何是這一竅。良久云。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小參云。煙雨盜將山色去。溪風(fēng)送得水聲來。本來法法皆如此。莫教心識強安排。眾中若作境會。許你具一只眼。若作佛法會。打碎你頭。何故我王庫內(nèi)無如是刀。又提綱云。喚二作一。指七為八。手秉太阿。圣凡盡殺卻。憶東村王大姐倒。戴西村李公襪。無論貧富貴賤。見者聞?wù)摺=孕?。且道。山僧今日解何宗。噫嘻噓阿喇喇。師之提唱。率多如此。僧問。如何是圓相。師曰。大燒餅。如何是暗機。師曰。凌霄峰。如何是義海。師曰。半山亭。如何是意證。師曰。啞子咒人。如何是默論。師曰。溫伯見孔子。如何是回互。師曰。孝子諱爺名。諸方珍之。為師法續(xù)洞室機類。云門臨濟。其伯仲也。又師初在京。會達(dá)觀禪師。于嘉熙寺。月川座主太史陶石簣黃慎軒。同玩月次。慎軒臥問。馬祖玩月因緣。師曰。汝臥我坐。不得為公說耳。軒亟起謝。月川笑曰。內(nèi)翰錯過了也。觀云。我下語。不及此公一籌。又過武林。聞谷慧聞等。屬望一方。會諸紳遣使耑迎。及啟。慧聞札曰。今日大家。欲與和尚作家相見。若來已墮情識。不來猶缺慈悲。師扯破札。正色曰。者些客作漢。敢于老僧納敗缺也。至即升堂正立。慧聞進曰。和尚莫要班門弄斧。師把住曰。速道速道?;勖娉酂o語。師把開曰。死漢。聞谷。遂率眾作禮。蘇巡漕問曰。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如何是金針。師曰。我在京都走一遭。不曾遇著一個人。蘇擬議。師曰。古佛過去久矣。無念有禪師。居黃檗。獨持風(fēng)節(jié)。呵罵諸方。特訪之。師曰。古人道。如紅爐上飛片雪柏似。且道。古人還具透關(guān)眼也未。有曰我不見有甚么古人。師急指曰。背后聻。念休去。師之勘辨。約此類。又嘗嘆末流謬惑大乘。遂著說若干篇曰。宗門或問??配浝銍?yán)臆說。涅槃會疏。法華意語。金剛?cè)两?jīng)注。思益梵天經(jīng)解諦。理邁倫。一時所宗焉。天啟丙寅季冬。書顯圣遺囑。即至天華。辭眾。復(fù)夜話至丑。乃右脅長往。閱世六十六。坐三十八臘。得法者九人。編隨機錄八卷。流通于世。 贊曰。余初過會稽。師謝世未久。觀其遺風(fēng)謖謖然。尚在山中。耆德。序師之妙韻。為法苦心求人之概。私心竊向往之。續(xù)讀師集。至題無趣錄云。夫祖道不可絕繼。風(fēng)穴于法堂。痛哭克家之子難逢。仰山自記再來。莫不以諸佛慧命為懷。以度生為急務(wù)者也。嗟乎。師之心。至矣盡矣。以度生為務(wù)矣。然非夙承愿力者。欲竊符以存國。余亦深知其不可也。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七二
梵安,賜號慧通無礙大師,紹興中任臨安府僧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一九六
法永,賜號傳燈正祖大師,紹興中住京口甘露道場。
釋法珊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八六二
法珊,號佛燈大師,紹興中住福州壽山廣應(yīng)禪寺。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八五四
諱才,俗姓姚,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弱冠得度,遍求名師,歷參海印、死心、靈源等。后出世住潭州上封寺,號佛心禪師。紹興中卒。見《嘉泰普燈錄》卷一○,《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一四。
大明高僧傳·卷第七 習(xí)禪篇第三之三
釋諱才號佛心。福州姚氏子也。幼為驅(qū)烏弱冠得度。精求律部持犯霜威。慕最上乘不憚遐扣。勞逸弗介一念力參。首謁海印隆公于大中。偶見老宿達(dá)道看經(jīng)。至一毛頭師子百億毛頭一時現(xiàn)處。才問曰。一毛頭師子作么生。得百億毛頭一時現(xiàn)。達(dá)曰。汝乍入?yún)擦治纯衫頃S事。才疑之。適海印夜參。至結(jié)座擲拄杖曰。了即毛端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塵。才豁然有省。次謁黃龍死心不契乃參靈源。凡入室出必?fù)]淚曰。此事我見甚是分明。秖臨機吐之不出奈何。源曰。須是大徹方得自在。一日竊觀鄰僧讀曹洞廣錄。至藥山采薪歸。有僧問甚處來。山曰計柴來。僧指腰下刀曰。鳴剝剝是甚么。山拔刀作斫勢。才忽大悟。摑鄰僧即揭簾趨出說偈曰。徹徹大海乾枯。虛空迸裂。四方八面絕遮欄。萬象森羅齊漏泄。初住上封屢遷名剎。詞河辯海潮涌波騰。學(xué)者無能湊泊其涯涘也。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四
釋諱才,字佛心,福州姚氏子也。幼為驅(qū)烏,弱冠得度,精求律部,持犯霜清,慕最上乘,不憚遐扣,一念力參。首謁海印隆于大中,偶見老宿達(dá)道看經(jīng),至“一毛頭師子百億毛頭一時現(xiàn)”處,才問曰:“一毛頭師子作么生得百億毛頭一時現(xiàn)?”達(dá)曰:“汝乍入?yún)擦?,未可理會許事?!辈乓芍?,適海印夜參至,結(jié)座擲柱杖曰:“了郤毛端呑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塵?!辈呕砣挥惺?。次謁黃龍死心不契,乃參靈源。凡入室,出必?fù)]淚曰:“此事我見甚是分明,秪臨機吐之不出,奈何?”源曰:“須是大徹,方得自在?!币蝗崭`觀鄰僧讀《曹洞廣錄》至“藥山采薪歸,有僧問:甚處來?山曰:討柴來。僧指腰下刀曰:嗚剝剝是甚么?山拔刀作斫勢?!辈藕鋈淮笪?,即揭簾趨出,說偈曰:“徹、徹,大海乾枯,虛空迸裂,四方八面絕遮欄,萬象森羅齊漏泄?!背踝∩戏猓瑢疫w名剎,詞河辯海,潮涌波騰,學(xué)者無能湊泊其涯涘也。
錢師尹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六七八
錢師尹,紹興間為安溪縣尉。見嘉靖《安溪縣志》卷七。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師孟,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兆谛土辏ㄒ灰欢模┻M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高宗紹興間為南劍儒學(xué)教授(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七)。又明嘉靖《龍溪縣志》卷七亦記有陳師孟,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孰為此詩作者,俟考。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馬耆禪師,南渡初人。住昌國縣馬秦山碧云庵,高宗紹興間曾與黃龜年等交游聯(lián)句。事見元《延祐四明志》卷四《黃龜年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高公泗,字師魯,蒙城(今屬安徽)人。高宗紹興末監(jiān)平江市征(《夷堅丁志》卷一七)。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17—1156 【介紹】: 宋成都華陽人,字德承。以蔭補承務(wù)郎,為潼川府路轉(zhuǎn)運司主管文字。運帥喜興獄,州邑為之騷然,雖僚佐有言而不顧。師說遇事不當(dāng),則堅執(zhí)言之,氣平而辭勁,不為稍屈,自是濫獄遂息。后轉(zhuǎn)常平司干辦公事,甫到官以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