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卷六十一〈張騫李廣利列傳·李廣利〉~2699~
李廣利,女弟李夫人有寵于上,產(chǎn)昌邑哀王。太初元年,以廣利為貳師將軍,發(fā)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shù)萬人以往,期至貳師城取善馬,故號「貳師將軍」?!鹉顺銎漶R,令漢自擇之,而多出食食漢軍。漢軍取其善馬數(shù)十匹,中馬以下牝牡三千馀匹,而立宛貴人之故時遇漢善者名昧蔡為宛王,與盟而罷兵。終不得入中城,罷而引歸。
例句
來參八駿列,不假貳師功。
天子預開麟閣待,祗今誰數(shù)貳師功。
絕塞臨光祿,孤營佐貳師。
衛(wèi)霍才堪一騎將,朝廷不數(shù)貳師功。
嗚嗚吹角貳師營,落日身閑笑傲行。
何當千萬騎,颯颯貳師還。
幕開丞相閣,旗總貳師營。
寵兼三獨任,威肅貳師營。
典故十年相
煨芋火
懶殘芋
分芋
懶殘煨芋
煨芋頭
山中煨芋
衡山芋
煨芋爐深
煨芋師
夜爐芋美
芋火對闌殘
相關(guān)人物懶殘(闌殘)
《太平廣記》卷九十六〈異僧十·懶殘〉~640~
懶殘者,唐天寶初衡岳寺執(zhí)役僧也。退食,即收所馀而食,性懶而食殘,故號懶殘也。晝專一寺之工,夜止群牛之下,曾無倦色,已二十年矣。時鄴侯李泌寺中讀書,察懶殘所為曰:「非凡物也?!孤犉渲邢蟪?,響徹山林。李公情頗知音,能辨休戚。謂懶殘經(jīng)音凄惋而后喜悅,必謫墮之人。時將去矣,候中夜,李公潛往謁焉,望席門通名而拜。懶殘大詬,仰空而唾曰:「是將賊我?!估罟泳粗?,惟拜而已。懶殘正撥牛糞火,出芋?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盡食而謝。謂李公曰:「慎勿多言,領(lǐng)取十年宰相?!构职荻?。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甚嚴。忽中夜風雷,而一峰頹下,其緣山磴道,為大石所欄。乃以十??到O以挽之,又以數(shù)百人鼓噪以推之,力竭而愈固。更無他途,可以修事。懶殘曰:「不假人力,我試去之?!贡娊源笮?,以為狂人。懶殘曰:「何必見嗤?試可乃已。」寺僧笑而許之。遂履石而動,忽轉(zhuǎn)盤而下,聲若雷震。山路既開,眾僧皆羅拜,一郡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懶殘悄然,乃懷去意。寺外虎豹,忽爾成群,日有殺傷,無由禁止。懶殘曰:「授我棰,為爾盡驅(qū)除?!贡娊栽唬骸复笫q可推,虎豹當易制。」遂與之荊梃。皆躡而觀之。才出門,見一虎銜之而去。懶殘既去之后,虎豹亦絕蹤跡。后李公果十年為相也。
簡釋
懶殘芋:詠宰相。宋陳與義《留別天寧永慶乾明金鑾四老》:“勝事遠公連,深心懶殘芋?!?/p>
《風俗通義校注》卷十〈祀典·風伯〉~364~
《楚辭》說:「后飛廉使奔屬?!癸w廉,風伯也。謹按《周禮》:「以槱燎祀風師?!癸L師者,箕星也,箕主簸揚,能致風氣。
《周禮·春官·大宗伯》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漢·鄭玄注引鄭司農(nóng)曰:「雨師,畢也。風師,箕也?!?/span>
典故 尹叟
函谷令
流沙侍師
相關(guān)人物尹喜
《列仙傳》卷上〈關(guān)令尹〉~
《列仙傳》曰:「關(guān)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nèi)學星宿,服精華,隱德行仁,時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見其氣,知真人當過,候物色而?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與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臣勝實,莫知其所終。亦著書九篇,名關(guān)令子?!?/span>
《太平御覽》卷九六七
《關(guān)令尹喜內(nèi)傳》:「喜從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梗〒?jù)《太平御覽》卷九六七引)
《太平御覽》卷八一一一
《關(guān)令尹喜內(nèi)傳》:「老子與尹喜登昆崙,上金臺云樓七寶宮殿,晝夜光明,乃天帝四王之所游處。」(據(jù)《太平御覽》卷八一一一引)
例句
堪憐尹叟非關(guān)吏,猶向江南逐老聃。
荒樓荒井閉空山,關(guān)令乘云去不還。
關(guān)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徑欲隨關(guān)令,龍沙萬里強。
愿得燒丹訣,流沙永待師。
若非函谷令,誰注流沙說。
《禮記注疏》卷三十九〈樂記〉
師乙曰:「乙賤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而吾子自執(zhí)焉。愛者宜歌《商》。溫良而能斷者宜歌《齊》。夫歌者,直己而陳德也。動己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寬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廣大而靜,疏遠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靜,廉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商之遺聲也,商人識之,故謂之《商》。齊 者,三代之遺聲也,齊人識之,故謂之齊,明乎商之音者,臨事而屢斷;明乎齊 之音者,見利而讓。臨事而屢斷,勇也。見利而讓,義也。有勇有義,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金句,累累乎端如貫珠。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 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棺迂晢枠?。
例句
壯公臨事斷,顧步涕橫落。
連璧座中斜日滿,貫珠歌里落花頻。
歌聲凝貫珠,舞袖飄亂麻。
典故 亥字
絳人甲子
算甲子
絳年
四百四十五番甲子
相關(guān)人物師曠
晉悼夫人
《春秋左傳正義》卷四十〈襄公·傳三十年〉~679~
三月,癸未。晉悼夫人食輿人之城杞者。絳縣人或年長矣,無子,而往與于食。有與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紀年。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估糇邌栔T朝,師曠曰:「魯叔仲惠伯會郤成子于承匡之歲也。是歲也,狄伐魯,叔孫莊叔于是乎敗狄于咸,獲長狄僑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故汾w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數(shù)也。」士文伯曰:「然則二萬二千六百有六旬也。」晉·杜預注:「史趙,晉大史。亥字二畫在上,并三六為身,如算之六。」
《韓非子》卷三《十過》
公曰:「清徵可得而聞乎?」師曠曰:「不可,古之聽清徵者皆有德義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聽?!蛊焦唬骸腹讶酥谜咭粢?,愿試聽之?!箮煏绮坏靡?,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鶴二八,道南方來,集于郎門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音中宮商之聲,聲聞于天。平公大說,坐者皆喜。
例句
鶴舞月將下,烏啼霜正繁。
琴烏曲怨憤,庭鶴舞摧頹。
典故戶戟枝
門中列戟
相關(guān)人物張儉
張大師
《舊唐書》卷八十三〈張儉列傳〉~2775~
張儉,雍州新豐人,隋相州刺史、皖城公威之孫也。父植,車騎將軍、連城縣公。儉即高祖之從甥也。貞觀初,以軍功累遷朔州刺史。時頡利可汗自恃強盛,每有所求,輒遣書稱敕,緣邊諸州,遞相承稟。及儉至,遂拒不受,太宗聞而嘉之。儉又廣營屯田,歲致谷十萬斛,邊糧益饒。及遭霜旱,勸百姓相贍,遂免饑餒,州境獨安……太宗將征遼東,遣儉率蕃兵先行抄掠。儉軍至遼西,為遼水汎漲,久而未渡,太宗以為畏懦,召還。儉詣洛陽謁見,面陳利害,因說水草好惡,山川險易,太宗甚悅,仍拜行軍總管,兼領(lǐng)諸蕃騎卒,為六軍前鋒。時有獲高麗候者,稱莫離支將至遼東,詔儉率兵自新城路邀擊之,莫離支竟不敢出。儉因進兵渡遼,趨建安城,賊徒大潰,斬首數(shù)千級。以功累封皖城郡公,賞賜甚厚。其后,改東夷校尉為東夷都護,仍以儉為之。永徽初,加金紫光祿大夫。四年,卒于官,年六十,謚曰密……儉兄大師,累以軍功仕至太仆卿、華州刺史、武功縣男。儉弟延師,永徽初,累授左衛(wèi)大將軍,封范陽郡公。延師廉謹周慎,典羽林屯兵前后三十馀年,未嘗有過,朝廷以此稱之。龍朔三年,卒官,贈荊州都督,謚曰敬,陪葬昭陵。唐制三品已上,門列棨戟,儉兄弟三院門皆立戟,時人榮之,號為「三戟張家」。
《魏書》卷六十四《郭祚傳》
郭祚,字季祐,太原晉陽人,魏車騎郭淮弟亮后也。祖逸,州別駕,前后以二女妻司徒崔浩,一女妻浩弟上黨太守恬。世祖時,浩親寵用事,拜逸徐州刺史,假榆次侯,終贈光祿大夫。父洪之,坐浩事誅,祚亡竄得免。少而孤貧,姿貌不偉,鄉(xiāng)人莫之識也。有女巫相祚后當富貴。祚涉歷經(jīng)史,習崔浩之書,尺牘文章見稱于世。弱冠,州主簿,刺史孫小委之書記。又太原王希者,逸妻之侄,共相赒恤,得以饒振。……遷尚書右仆射。時議定新令,詔祚與侍中、黃門參議刊正。故事,令、仆、中丞騶唱而入宮門,至于馬道。及祚為仆射,以為非盡敬之宜,言于世宗,帝納之,下詔:「御在太極,騶唱至止車門;御在朝堂,至司馬門?!跪|唱不入宮,自此始也。詔祚本官領(lǐng)太子少師。祚曾從世宗幸東宮,肅宗幼弱,祚懷一黃?出奉肅宗。時應詔左右趙桃弓與御史中尉王顯迭相唇齒,深為世宗所信,祚私事之。時人謗祚者,號為桃弓仆射、黃?少師。
典故開三面
開湯網(wǎng)
開三面網(wǎng)
解罟師網(wǎng)
開湯罟
商王解網(wǎng)
湯罟
網(wǎng)羅三面解
一面施鳥羅
去三面羅
湯祝飛盡
網(wǎng)袪三面
一面開網(wǎng)
一面施羅
一面置羅
相關(guān)人物湯
《呂氏春秋·紀部》卷十〈孟冬紀·異用〉
湯見祝網(wǎng)者,置四面,其祝曰:『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離(假借為罹)吾網(wǎng)?!粶唬骸何?!盡之矣。非桀其孰為此也?』湯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網(wǎng)罟,今之人學紓。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粷h南之國聞之曰:『湯之德及禽獸矣?!凰氖畤鴼w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鳥;湯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網(wǎng)其四十國,非徒網(wǎng)鳥也。
《史記》卷三〈殷本紀〉~95~
湯出,見野張網(wǎng)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wǎng)。」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wǎng)?!怪T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span>
簡釋
祝網(wǎng):稱頌仁政。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垂旒資穆穆,祝網(wǎng)但恢恢?!?/p>
例句
網(wǎng)已袪三面,歌因守四方。
羅網(wǎng)開三面,閭閻問百年。
旌旗四望合,罝羅一面求。
祝鳥既開羅,調(diào)人更張瑟。
今日開湯網(wǎng),冥飛亦未遲。
一面施鳥羅,三驅(qū)教人戰(zhàn)。
其冬二兇敗,渙汗開湯罟。
垂旒資穆穆,祝網(wǎng)但恢恢。
幸因解網(wǎng)入鳥獸,畢命江海終游遨。
忽蒙漢詔還冠冕,始覺殷王解網(wǎng)羅。
天子欲開三面網(wǎng),莫將弓箭射官軍。
鶯囀商郊百草新,殷湯遺跡在荒榛。誰知繼桀為天子,便是當初祝網(wǎng)人。
舜韶同舞日,湯祝盡飛時。
飛云旋碧海,解網(wǎng)宥青丘。
殷湯閔禽獸,解網(wǎng)祝蛛蝥。
堯聰能下聽,湯網(wǎng)本來疏。
涸鱗去轍還游海,幽禽釋網(wǎng)便翔空。
典故湯公
休師
湯師
湯惠休
湯休
休公
惠休
相關(guān)人物湯惠休
鮑照
《宋書》卷七十一《徐之湛傳》
「時有沙門釋惠休,善屬文,辭采綺艷,湛之與之甚厚。世祖命使還俗。本姓湯,」
例句
蕭寺春風正落花,淹留數(shù)宿惠休家。
若有詩相贈,期君憶惠休。
吾師既續(xù)惠休才,況值高秋萬象開。
惟思待月高梧下,更就東床訪惠休。
賈生詩卷惠休裝,百葉蓮花萬里香。
梁有湯惠休,常從鮑照游。
不見休上人,空傷碧云思。
卻到京師事事傷,惠休歸寂賈生亡。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覺禪門氣味長。
湯休起我病,微笑索題詩。
隱居欲就廬山遠,麗藻初逢休上人。
贊公湯休徒,好靜心跡素。
鳳城初日照紅樓,禁寺公卿識惠休。
正與休師方話舊,風煙幾度入樓中。
何似鐘山集,徵文及惠休。
吾門弟子中,不減惠休名。
若為詩思逸,早欲似休公。
莫學休公學遠公,了心須與我心同。
年來百事皆無緒,唯與湯師結(jié)凈因。
還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走馬城中頭雪白,若為將面見湯師。
翻感惠休并李郭,劍門空處望長安。
湯公多外友,洛社自相依。
一覽彩箋佳句滿,何人更詠惠休文。
十斛明珠量不盡,惠休虛作碧云詞。
多慚惠休句,偕得此陽春。
蓮幕少年輕謝朓,雪山真子鄙湯休。
欠鶴同支遁,多詩似惠休。
《高僧傳》卷六《晉廬山釋慧遠》
「釋慧遠,本姓賈氏,雁門樓煩人也,弱而好書?!埂笗r沙門釋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宏贊象法,聲甚著聞,遠遂往歸之?!埂改线m荊州,往上明寺,后欲往羅浮山,及屆潯陽,見廬峰清靜,足以息心,始住龍泉精舍?!埂笗r有沙門慧永,居在西林,與遠同門舊好,遂要遠用止。永謂刺史桓伊曰:『遠方公當宏道,今徒屬已廣而來者方多,貧道所棲褊狹,不足相處,如何?』桓乃為遠復于山東立房殿,即東林是也?!?/span>
例句
東林一泉出,復與遠公期。
何獨謝客游,當為遠公輩。
絕巘東林寺,高僧惠遠公。
請住東林寺,彌年事遠公。
王事行春外,題詩寄遠公。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況值廬山遠,抽簪歸法王。
遠公池上種何物,碧羅扇底紅鱗魚。
善哉遠公義,清凈如黃金。
遠公獨刻蓮花漏,猶向空山禮六時。
法許廬山遠,詩傳休上人。
何當陶淵明,遠師勸傾杯。
甘露花香不再持,遠公應怪負前期。
遠公說易長松下,龍樹雙輕海藏中。
何必勞方寸,嶇岐問遠公。
南隨越鳥北燕鴻,松月三年別遠公。
謔浪肯居支遁下,風流還與遠公齊。
悠然對惠遠,共結(jié)故山期。
遠公一去兜率宮,唯有面前虎溪水。
惠遠煙霞在,方平杖履隨。
高人往來廬山遠,隱士往來張長公。
遠公遁跡廬山岑,開士幽居祇樹林。
歌慚漁浦客,詩學雁門僧。
道林才不世,惠遠德過人。
似得廬山路,真隨惠遠游。
一度林前見遠公,靜聞真語世情空。
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
東林水石未勝此,要假遠公方有名。
遠公何為者,再詣臨海嶠。
昔為廬峰意,況與遠公違。
莫學休公學遠公,了心須與我心同。
寺入千巖石路長,孤吟一宿遠公房。
唯有言堪解,何由見遠公。
我來不見修真客,卻得真如問遠公。
一公何不住,空有遠公名。
空悲虎溪月,不見雁門僧。
應思陶令醉,時訪遠公禪。
《韓非子》卷三〈十過〉~7~
平公提觴而起為師曠壽,反坐而問曰:「音莫悲于清徵乎?」師曠曰:「不如清角?!蛊焦唬骸盖褰强傻枚労??」師曠曰:「不可。昔者黃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作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聽之,聽之將恐有敗。」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聽之?!箮煏绮坏靡讯闹R蛔嘀?,有玄云從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懼,伏于廊室之間。晉國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
典故 林下美人
羅浮美人
羅隔羅浮
夢續(xù)師雄
師雄遇梅
師雄月下
趙師雄梅花下開樽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東坡五〉
〈龍城錄〉云:「隋開皇中,趙師雄遷羅浮,一日天寒,日暮,于松竹林間見美人,淡妝素服出游,時已昏黑,殘雪末消,月色微明,師雄與語,言極清麗,芳香襲人,因與之叩酒家共飲;少頃,一綠衣童來歌舞,師雄醉寢,但覺風寒襲人;久之,東方已白,起視,乃在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顧,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span>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附《劉向傳》
「歆字子駿,少以通詩書能屬文召見成帝,待詔宦者署,為黃門郎。河平中,受詔與父向領(lǐng)校秘書,講六藝傳記,諸子、詩賦、數(shù)術(shù)、方技,無所不究。向死后,歆復為中壘校尉。哀帝初即位,大司馬王莽舉歆宗室有材行,為侍中太中大夫,遷騎都尉、奉車光祿大夫,貴幸。復領(lǐng)五經(jīng),卒父前業(yè)。歆乃集六藝群書,種別為七略?!埂讣办C貢姽盼摹洞呵镒笫蟼鳌?,歆大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