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展轉(展轉)  拼音:zhǎn zhuǎn
1.反覆變化?!稇?zhàn)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展轉不可約?!埂督鹌棵贰返谒钠呋兀骸笓@小廝所言,就是實話。汝等如何展轉得過?!?br />2.回環(huán)反覆?!抖膛陌阁@奇》卷一一:「肚里展轉了幾番,卻就變起卦來?!?br />3.翻來覆去而不得安眠。三國魏。曹丕雜詩〉:「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挂沧鳌篙氜D」。
4.曲折、間接?!逗鬂h書。卷六四。趙岐傳》:「岐與新除諸郡太守數人俱為賊邊章等所執(zhí)。賊欲脅以為帥,岐詭辭得免,展轉還長安?!挂沧鳌篙氜D」。
5.流轉遷徙。漢。無名氏〈飲馬長城窟行〉:「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分類字錦》:展轉盤縈(展轉盤縈)
魏文帝彈棋賦:爾乃詳觀夫變化之理,屈伸之形,聯翩靃繹,展轉盤縈。
分類:彈棋
《國語辭典》:展轉反側(展轉反側)  拼音:zhǎn zhuǎn fǎn cè
形容因心事重重而翻來覆去,或有所思念而不得安眠?!度龂?。卷六○。吳書。周魴傳》:「每獨矯首西顧,未嘗不寤寐勞嘆,展轉反側也?!挂沧鳌篙氜D反側」、「轉輾反側」。
《國語辭典》:周旋  拼音:zhōu xuán
1.本為古代行禮時進退揖讓的動作,后引申為應酬、交際。《禮記。內則》:「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應唯敬對進退周旋慎齊。」《紅樓夢》第六回:「如今太太事多心煩,有客人來了,略可推的也就推過去了,都是鳳姑娘周旋迎待的?!?br />2.追逐,指戰(zhàn)爭之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若不獲命,其左執(zhí)鞭弭,右屬橐鞬,以與君周旋?!顾?。蘇軾和子由苦寒見寄〉詩:「何時逐汝去?與虜試周旋?!?br />3.對抗、應付。如:「為保護生命與財產的安全,村民決定與賊匪周旋到底?!?br />4.盤旋、環(huán)繞。《列子。湯問》:「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br />5.周而復始?!秶Z。越語下》:「必順天道,周旋無究。」宋。洪咨夔漩口〉詩:「麥登粟事起,竟歲相周旋?!?br />6.照顧?!毒劳ㄑ浴>矶?。桂員外途窮懺悔》:「我昔貧困時仗岳父周旋,畢姻后又賴吾妻綜理家政,吾安能負之更娶他人乎?」《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往昔承挈同行周旋,至今想念。」
7.美麗、漂亮。《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丑女緣起》:「毀謗阿羅漢果業(yè),致令人貌不周旋?!?/div>
《漢語大詞典》:蜿灗
展轉。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蜿灗膠戾,踰波趨浥?!?司馬貞 索隱引 司馬彪 曰:“蜿灗,展轉也?!?/div>
分類:展轉
《漢語大詞典》:艱關(艱關)
謂崎嶇展轉,歷盡艱險。 宋 文天祥 《壬午》詩:“慷慨撫鰲背,艱關出 羊腸 ?!?span id="yynebxn" class="book">《宋史·衛(wèi)王紀》:“ 楊太后 聞 昺 死,撫膺大慟曰:‘我忍死艱關至此者,正為 趙氏 一塊肉爾,今無望矣!’遂赴海死?!?/div>
分類:崎嶇展轉
《國語辭典》:流遞(流遞)  拼音:liú dì
將罪犯流放到遠方?!端问?。卷三七三。洪皓傳》:「目止劍士,為之跪請,得流遞冷山。流遞,猶編竄也。」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你湯我一湯,拷了你那腰截骨;掐我一掐,我著你三千里外該流遞。」也作「遞流」。
《漢語大詞典》:轉訓(轉訓)
訓詁學術語。又稱遞訓。幾個字展轉訓釋,意義相同。如莊子·齊物論:“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國語辭典》:一傳十,十傳百(一傳十,十傳百)  拼音:yī chuán shí,shí chuán bǎi
形容消息輾轉相傳,散布得很快?!赌鹾;ā返谝涣兀骸缸詮募涌巳⒘斯媚?,人人都道彩鳳隨鴉,不免紛紛議論,一傳十,十傳百,就傳到了魯翠、波兒麻等一班黨人耳中?!?/div>
《國語辭典》:遞訓(遞訓)  拼音:dì xùn
用意義相通的字依次輾轉解釋。如《莊子。齊物論》「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漢語大詞典》:蟠委錯紾(蟠委錯紾)
回旋展轉,無上下左右之狀。《淮南子·原道訓》:“無所左而無所右,蟠委錯紾,與萬物始終。” 高誘 注:“紾,轉也?!?/div>
《國語辭典》:魯酒薄而邯鄲圍(魯酒薄而邯鄲圍)  拼音:lǔ jiǔ bó ér hán dān wéi
楚會諸侯,魯、趙皆獻酒,魯酒淡而趙酒濃,楚的主酒吏向趙國求酒,趙不允。吏便以魯淡酒換趙濃酒,楚王因酒淡兵圍邯鄲。典出《莊子。胠篋》。比喻無端蒙禍或莫名其妙遭受牽累。如:「處世要戒慎小心,有時更要避免魯酒薄而邯鄲圍,無辜受害?!?/div>
分類:展轉相因
三法展轉因果同時
【佛學大辭典】
(術語)相宗談萬法之緣起,第八識之種子,待眾緣和合而現行。是曰種子生現行。其種子與現行之因果,非前后異時,而全為同時。一方現行,正在現行,同時又直以種子薰于本識,是現行種子也。此現行薰習種子因果亦全同時。此種子為緣所扶,于同時生現行,現行又同時薰習種子,三者展轉為因為果,故名。
五十展轉
【佛學大辭典】
(術語)法華經隨喜功德品曰:「如來滅后,若比丘等,聞此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于馀處,若為父母,若為善友,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馀人聞已,復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其第五十善男善女隨喜功德,我今說之。有大施主,滿八十年布施一世界人以種種娛樂之具,知八十年后將死,集八十年間施與之眾生,我當以佛法教訓之,令一時皆得羅漢果。其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于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展轉
【佛學大辭典】
(雜語)身體展張而移于他也。四卷楞伽一曰:「展轉相因?!篃o量壽經下曰:「展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刮ㄗR論八曰:「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