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11 【介紹】: 西晉河內(nèi)山陽人,字道將。少為司隸部從事。東海王司馬越引為通事令史。齊王司馬囧輔政,參囧軍事,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八坐以下皆憚之。囧敗,坐免。從東海王司馬越討汲桑,又敗石勒,有威名。累遷征東大將軍,加侍中、假節(jié),領青州刺史,封東平郡公。以嚴刻立功,日加斬戮,人稱“屠伯”。后起兵反司馬越,懷帝密詔晞討越。越卒,晞為大將軍、大都督。石勒來攻,被執(zhí),署為司馬。月余被殺。
全晉文
晞字道將,河內(nèi)山陽人。武帝時,司隸校尉石鑒以為部從事?;莸鄢?,侍中東海王越引為通事令史,累遷陽平太守。齊王囧輔政,以為參軍,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囧誅坐免。驃騎將軍長沙王乂以為從事中郎,尋為北軍中候。范陽王虓承制,行兗州刺史。懷帝初進撫軍將軍假節(jié)都督青、兗諸軍事,封東平侯,遷征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假節(jié)都督青州諸軍事,領青州刺史,進為郡公;尋為大將軍、大都督、督青、徐、兗、豫、荊、揚六州軍事。洛陽陷,豫章王端承制,以為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領太子太傅。為石勒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74—322 【介紹】: 東晉瑯邪臨沂人,字世將。王導從弟。少能屬文,工書畫,善音樂、射御、博弈諸伎。辟太傅掾,轉(zhuǎn)參軍,封武陵縣侯。曾任濮陽太守。司馬睿(元帝)鎮(zhèn)江左,廙棄郡過江,睿以為司馬。預討周馥、杜韜,遷冠軍將軍。元帝即位,代陶侃為荊州刺史。為陶侃部將所襲,又為杜曾所敗。及至荊州,大行誅戮侃時將佐,大失荊州人望。入為輔國將軍,加散騎常侍,遷左衛(wèi)將軍。后助王敦反,敦以為平南將軍、荊州刺史,尋病卒。
全晉文·卷二十
廙字世將,導從弟?;莸蹠r辟太傅掾,轉(zhuǎn)參軍,從迎大駕,封武陵縣侯,拜尚書郎,出為濮陽太守。元帝鎮(zhèn)江東,以為司馬,歷廬江鄱陽二郡太守,除冠軍將軍,鎮(zhèn)石頭,領丞相軍咨祭酒,出為寧遠將軍,荊州刺史。及即位,徵為輔國將軍,加散騎常侍,尋拜征虜將軍。進左衛(wèi)將軍,王敦以為平南將軍,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剌史。卒贈侍中驃騎將軍,謚曰康。有集三十四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17 【介紹】: 西晉時略陽清水氐王,本姓令狐。楊飛龍甥,收為養(yǎng)子。惠帝元康六年,避齊萬年亂,率部落還保仇池,自號輔國將軍、右賢王,群氐推以為主。關中人士避亂者多依之。憫帝以為驃騎將軍、左賢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19 【介紹】: 東晉義陽新野人。驍勇絕人。始為新野王司馬歆鎮(zhèn)南參軍,累遷南蠻司馬。永嘉之亂,故牙門將胡亢聚眾起事,假曾竟陵太守。后斬亢并其眾,自號南中郎將。據(jù)有沔漢。陶侃、荀崧、王廙攻之,均為所敗。后為梁州刺史周訪所破,斬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19 【介紹】: 十六國時前趙人,匈奴族。仕前趙主劉聰為中護軍。二女均嫁于劉聰,大女立為皇后。劉聰死,子劉粲即位,準為大將軍、錄尚書事。粲荒耽酒色,軍國之事一決于準。未及二月,準殺粲自立,號大將軍、漢天王,置百官,遣使稱藩于晉。旋石勒、劉曜共討之,兵敗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南陽順陽人,字仲將。范晷子。舉孝廉,除靈壽令,不赴。西晉末,負姊之孫南奔,雖艱難危急終不棄。東晉元帝建武初為堂邑令。堂邑丞劉榮坐事當死,家有節(jié)母,廣假釋榮歸慰母,榮亦如期而返。后縣大旱,廣散私谷賑民,遠近流寓者歸之,戶口十倍。卒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96—344 【介紹】: 東晉潁川鄢陵人,字季堅。庾亮弟。初征秘書郎。預討華軼功,封都鄉(xiāng)侯。明帝時,為司徒右長史,出補吳國內(nèi)史。成帝咸和二年,蘇峻反,冰不能御,棄郡奔會稽。后率眾擊走峻將張健,赴援京師,攻拔石頭城。峻平,入為中書監(jiān)、揚州刺史、都督揚豫袞三州軍事。咸康五年,王導死,冰執(zhí)政,勤于政務,然頗任威刑。成帝死,康帝立,仍以舅氏當朝。康帝將死,冰意在司馬昱(簡文帝)。及帝死,何充奉遺旨立穆帝。遂求外出,為江州刺史,鎮(zhèn)武昌。尋病卒。
全晉文·卷三十七
冰字季堅,亮弟。徵秘書郎,封都鄉(xiāng)侯,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出補吳興內(nèi)史,徙振威將軍、會稽內(nèi)史,入為中書監(jiān)、揚州剌史、都督揚豫兗三州軍事、征虜將軍、假節(jié),代王導輔政,進號左將軍??档奂次?,進車騎將軍,出為江州刺史,假節(jié)、鎮(zhèn)武昌,卒,贈侍中、司空,謚曰忠成。有集二十卷。
常璩 朝代:東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時蜀郡江原人,字道將。少好學,初仕成漢,李勢任為散騎常侍,掌著作。晉穆帝永和三年,桓溫伐蜀,璩等勸勢降,成漢亡。溫以璩為參軍。有《華陽國志》,為現(xiàn)存有關漢中、四川地區(qū)最早之地方史。另有《漢義書》,已佚。

人物簡介

簡介
張大豫(?—387年),前涼王張?zhí)戾a的世子。淝水之戰(zhàn)后,張?zhí)戾a南奔東晉,前秦長水校尉王穆藏匿了張大豫,與他一起奔河西,依附禿發(fā)思復鞬,禿發(fā)思復鞬送他們到魏安。魏安人焦松、齊肅、張濟等聚兵數(shù)千人,迎張大豫為主。386年二月,攻克呂光占據(jù)的昌松郡,捉住了太守王世強。呂光使輔國將軍杜進進擊,杜進兵敗,張大豫兵臨姑臧(今甘肅武威)。王穆諫曰:「光糧豐城固,甲兵精銳,逼之非利;不如席捲嶺西,礪兵積粟,然后東向與之爭,不及期年,光可取也?!箯埓笤ゲ粡?,自號撫軍將軍、涼州牧,改元鳳凰,以王穆為長史,傳檄郡縣,建康太守李隰、祁連都尉嚴純皆起兵響應,有眾三萬,據(jù)守楊塢。張大豫從楊塢改屯姑臧城西,王穆和禿發(fā)思復鞬子禿發(fā)奚于帥眾三萬屯守城南;呂光出擊,斬禿發(fā)奚于。387年,張大豫從西郡攻入臨洮,掠民五千馀戶,保據(jù)俱城。呂光率領彭晃、徐炅攻張大豫,張大豫奔廣武,王穆奔建康。八月,廣武人押解張大豫送到姑臧,呂光斬張大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00 【介紹】: 十六國時后燕范陽涿人。盧玄從祖兄。后燕慕容寶之末,總攝部曲屯于海濱,殺其鄉(xiāng)姻祖氏十余人,殺幽州刺史,自稱征北大將軍、幽州刺史,攻掠郡縣。道武帝天興三年派兵破之,獲溥,送京師車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02 【介紹】: 東晉瑯邪人,字靈秀。世奉五斗米道。叔父泰以天師道聚眾見殺,恩流亡海島。時會稽王司馬道子之子元顯當權。安帝隆安三年,元顯發(fā)浙東諸郡免奴為客者當兵,群情激忿,恩因聚眾起事。攻上虞,陷會稽,吳中八郡一時響應,眾至數(shù)十萬。恩自號征東將軍。尋為謝琰、劉牢之所破,逃入海島。次年,再破馀姚、上虞。謝琰敗死,朝廷大震。五年,從水路至京口,圖取建康。東晉傾全力防守,恩入海至郁州,為劉裕所敗。元興元年,攻臨海,為辛景所破,赴海自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京兆新豐人。初為州武吏。遇亂,流離于宛。時有詔遣流人還鄉(xiāng)里,將軍山簡、杜蕤遣兵送之,如潛結無賴少年襲破二軍,自號大將軍,領司、雍二州牧。與石勒結為兄弟,大掠沔漢,進逼襄陽。后歸王敦,在敦從弟王棱麾下。敦使如殺棱,又捕如誅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12 【介紹】: 十六國時西秦國君。隴西人,鮮卑族。乞伏國仁弟。兄死,統(tǒng)國事。自署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河南王。年號太初,置百官。屢遷都城,定居苑川。嘗為后秦姚興所敗,降,被留后秦八年。逃歸后,復稱秦王,年號更始。曾請援于北魏。后為侄公府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12 【介紹】: 東晉南陽西鄂人,字顏將。安帝義熙初,為中書郎。后為劉裕記室參軍。劉裕踐祚之前,文筆皆出自演。官至黃門郎,秘書監(jiā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74—423 【介紹】: 南朝宋交阯朱?人。杜瑗子。初仕晉為州主簿,遷九真太守。安帝義熙七年除交州刺史。從劉裕征討盧循。盧循襲交州,慧度力戰(zhàn)斬循,封龍編縣侯。入宋,號輔國將軍。其年,率文武萬人南討林邑,林邑乞降。慧度儉約質(zhì)素,能彈琴,好《莊》、《老》,禁淫祀,修學校,歲荒民饑,以私祿賑給。奸盜不起,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