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119
【介紹】:
西漢隴西成紀(jì)人。文帝時(shí),以良家子從軍擊匈奴,為郎、武騎常侍。景帝時(shí)為驍騎都尉。后任隴西、北地、雁門等郡太守。武帝時(shí),入為未央衛(wèi)尉。后為右北平太守。猿臂善射,愛撫士卒,皆驍勇,樂為戰(zhàn)。匈奴畏懼,數(shù)年不敢犯邊,稱之為飛將軍。廣七任邊郡太守,前后達(dá)四十余年,率領(lǐng)士卒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深得士心,然終未得封侯。元狩四年,從大將軍衛(wèi)青擊匈奴,以迷失道被責(zé)赴幕府對(duì)簿,自剄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前108
【介紹】:
西漢弘農(nóng)宜陽人。以千夫?yàn)槔簦幽鲜嘏e其能,遷御史,為治嚴(yán)酷。累遷至主爵都尉,武帝以為能。元鼎五年,拜樓船將軍,擊南越有功,封將梁侯。元鼎六年,帝責(zé)其恃前功而驕,使擊東越以贖過。元封二年與荀彘俱擊朝鮮,屢失進(jìn)戰(zhàn)約期,且亡失多,為彘所縛。還,贖為庶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140—前117
【介紹】:
西漢河?xùn)|平陽人。武帝衛(wèi)皇后姊子。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從大將軍衛(wèi)青為票姚校尉,出擊匈奴,以功封冠軍侯。武帝元狩中為驃騎將軍,多次出擊匈奴,敗其主力,控制河西地區(qū),打開通往西域道路。元狩四年,為大司馬,封狼居胥山,登臨瀚海,秩祿與大將軍等。帝曾為其治第,令視之。去病對(duì)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由是帝益重之。卒謚景桓。
全漢文·卷二十七去病,河?xùn)|平陽人,武帝衛(wèi)皇后姊子。年十八為侍中,以票姚校尉再從衛(wèi)青出塞。元朔末,封寇軍侯。元狩中,為驃騎將軍,拜大司馬。六年卒,謚曰景桓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80
【介紹】:
西漢隴西上邽人,字少叔。少為羽林期門郎,事武帝,遷未央廄令。后為侍中、太仆。帝病,封為左將軍,與霍光同受遺詔輔少主。昭帝時(shí),以捕得反者莽何羅封安陽侯。孫女為昭帝皇后。后因與霍光爭權(quán),昭帝親光疏桀,桀遂結(jié)交燕王劉旦、蓋長公主,謀殺光廢帝。事發(fā),族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西漢東海蘭陵人。從沛人高相學(xué)《易》,于是《易》有高氏學(xué)。官至豫章都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西漢東海蘭陵人,字君房。初為從事中郎,遷諫大夫。成帝末,奏宜征定陶王使在國邸。后帝竟立定陶王為太子。遷冀州牧、潁川太守。哀帝即位,以高第入為京兆尹,遷執(zhí)金吾。隆奏言武庫兵器不宜給董賢及帝乳母,又奏傅太后賤買官婢,應(yīng)更平直。帝不悅,降為沛郡都尉。王莽少時(shí),慕隆與之交,隆不甚附。莽秉政,使孔光劾奏隆前為冀州牧治中山馮太后獄,冤陷無辜,免官,徙合浦。
全漢文·卷五十隆字君房,東海蘭陵人。成帝時(shí)為大司馬從事中郎,遷諫大夫,歷冀州牧、潁川太守。哀帝即位,入為京兆尹,遷執(zhí)金吾。忤旨,左遷沛郡都尉,歷南郡太守。王莽秉政,免官徙合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
【介紹】:
新莽時(shí)人。為戊己校尉史。從戊己校尉刁護(hù)屯桓且谷防匈奴。王莽始建國二年,聞匈奴欲大侵,遂與陳良等殺刁護(hù),劫略吏士二千余人,自稱廢漢大將軍,叛逃匈奴,單于以為烏賁都尉。后五年,烏珠留單于知死,弟烏累單于咸立。天鳳元年,匈奴求和親,莽以重金賂單于,購歸陳良、終帶等,燒殺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23
【介紹】:
東漢宗室。字季少。劉秀族叔。以俠氣聞。劉玄更始元年,起兵豫章,自號(hào)就漢大將軍,尋病卒。
全后漢文·卷六十四梁,一名岑,字曼山,東平寧陽人?;傅蹠r(shí),舉孝廉,除北新城長。召拜尚書郎,累遷,后為野王令,未行。有集三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23
【介紹】:
新莽末南陽人。劉玄初立,成起事應(yīng)之,自稱虎牙將軍,入略漢中。與商人王岑合兵聚眾數(shù)萬。公孫述迎入成都。虜掠橫暴,后為其將垣副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23
【介紹】:
新莽人。為弘農(nóng)掾。析人鄧曄等起兵攻京師倉,以憲為校尉,將兵北度渭水,入左馮翊界,北至頻陽,所過迎降。莽死,公賓就斬王莽首見憲。憲乃自稱漢大將軍,舍東宮,妻莽后宮。后為更始部將申屠建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29
【介紹】:
新莽末南陽宛人,字伯通。彭宏子。少為郡吏,地皇中為大司空士。劉玄更始時(shí)為漁陽太守,后歸劉秀,封建忠侯,賜號(hào)大將軍。助劉秀擊王郎,轉(zhuǎn)運(yùn)糧食,積珍寶,自負(fù)其功。及光武即位,寵獨(dú)無所加,不得志,又與幽州牧朱浮不和,建武二年,遂發(fā)兵反。次年連結(jié)匈奴,自立為燕王。后為其蒼頭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3
【介紹】:
東漢天水成紀(jì)人,字季孟。少仕州郡。王莽末為當(dāng)?shù)睾缽?qiáng)擁立起兵,據(jù)隴西,初附劉玄,旋自稱西州上將軍。后歸光武帝,又叛附公孫述。建武九年,以屢為漢軍所敗,憂憤死。
全后漢文·卷十一囂,字季孟,天水成紀(jì)人。少仕州郡。莽篡位,以為騎都尉,遷七公干士。地皇末,逃歸,起兵,自稱上將軍,略定隴西。更始二年,征為右將軍,遷御史大夫。明年,逃歸。建武二年,鄧禹承制以為西州大將軍。六年,勒兵拒命。七年,公孫述以為朔寧王。九年,病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4
【介紹】:
東漢潁川父城人,字公孫。好讀書,通《左氏春秋》、《孫子兵法》。新莽末以郡掾監(jiān)五縣,為王莽拒劉秀。后歸劉秀,為主簿,從破王郎,平河北。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退處樹下,軍中號(hào)“大樹將軍”。劉秀即帝位,封陽夏侯。任征西大將軍,擊敗赤眉軍于崤底。后攻公孫述、隗囂,卒于軍,謚節(jié)。
全后漢文·卷二十一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莽時(shí)為郡掾,監(jiān)五縣。光武為司隸校尉,署為主簿,從徇河北,拜偏將軍,尖侯。及為蕭王兵強(qiáng)士附進(jìn)孟津?qū)④?。建武二年,封陽夏侯,尋拜征西大將軍,領(lǐng)北地、安定太守事。守征虜將軍,行天水太守事。十年,卒于軍,謚曰節(jié)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6
【介紹】:
東漢扶風(fēng)茂陵人,字子陽。王莽時(shí)為導(dǎo)江卒正。劉玄更始二年,阻擊綠林軍于綿竹,自立為蜀王,都成都。次年稱帝,國號(hào)“成家”。光武帝建武三年,遣將軍李育攻三輔,兵敗亡歸。迷信鬼神,好符命,任人唯親,濫行誅殺,臣下離心。九年,隗囂敗,蜀地震恐。后為吳漢、臧宮所敗,被創(chuàng)而死。
全后漢文·卷十一述,字子陽,扶風(fēng)茂陵人。哀帝末為太子舍人,稍增秩為郎。后補(bǔ)清水長,兼攝五縣。莽天鳳中,遷導(dǎo)江卒正。更始初,自稱輔漢將軍、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尋稱蜀王。建武元年僭位,國號(hào)成,建元龍興。在位十二年,敗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9
【介紹】:
新莽末南陽蔡陽人,字孝孫。東漢光武帝族兄。與光武長兄劉演俱學(xué)長安,習(xí)《尚書》、《春秋》。王莽末,隨劉玄起兵,為偏將軍。劉玄都長安,封漢中王、扶威大將軍,擁眾數(shù)十萬。光武帝建武二年,嘉率兵大破赤眉軍于谷口,殺廖湛,歸光武。后隨光武出征,拜千乘太守。建武十三年,封順陽侯。謚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