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宣宗
武宗的叔父李忱,唐憲宗之子,年號大中。例如:宣宗初亦號供奉,程既審上曉音律,尤自刻苦?!?ins>宋·王讜《唐語林·雅量》
《漢語大詞典》:東夏(東夏)
(1).古代泛指 中國 東部。書·微子之命:“上帝時歆,下民祗協(xié),庸建爾于上公,尹茲東夏?!?孔 傳:“正此東方華夏之國。 宋 在京師東?!?span id="ci78q3j" class="book">《后漢書·吳祐傳》:“ 祐 每行園,常聞諷誦之音,奇而厚之,亦與為友,卒成儒宗,知名東夏?!?span id="i6sgtmr" class="book">《周書·武帝紀(jì)下》:“東夏既平,王道初被, 齊 氏弊政,餘風(fēng)未殄?!?清 侯方域 《贈倪滎陽序》:“友人 王君 侯服 者,東夏豪杰之士也?!?br />(2). 金 元 之際的國名。 金宣宗 時, 蒲鮮萬奴 據(jù) 遼東 自立,國號 大真 ,歷史上亦稱 東真 。后降 元 ;復(fù)叛,稱 東夏 。 元太宗 時滅于 元 。參閱元史·太祖紀(jì)《太宗紀(jì)》。
《漢語大詞典》:景陵
(1).陵墓名。 北魏 宣武帝 墓,又名 宣武陵 ,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東北 北邙山 。
(2).陵墓名。 唐憲宗 墓,在今 陜西省 乾縣 。
(3).陵墓名。 金睿宗 墓,在今 北京市 房山縣 西北 大房山 。
(4).陵墓名。 明宣宗 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縣 東北 天壽山 。
(5).陵墓名。 清圣祖 墓,在今 河北省 遵化縣 西北 昌瑞山 。
《漢語大詞典》:耳冷
聽覺不靈敏。類說卷四十引 唐 張鷟 朝野僉載:“ 孟弘微 對 宣宗 曰:‘陛下何以不知有臣,不以文字召用?’帝怒曰:‘朕耳冷不知有卿?!慈?,諭輔臣曰:‘此臣躁妄,欲求內(nèi)相?!索碇??!卑矗?鷟 為 武后 時人, 宣宗 字或誤。 唐 白居易 《城鹽州》詩:“東西亙絶數(shù)千里,耳冷不聞胡馬聲。” 明 章懋 《與林亨大書》:“耳冷誨言,闊焉二紀(jì),嚮往之懷,如水東注?!?/div>
《國語辭典》:榜花  拼音:bǎng huā
科舉考試錄取榜單中姓氏稀有罕見的人。宋。錢易《南部新書。丙集》:「大中以來,禮部放榜,歲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謂之色目人,亦謂之榜花。」
《漢語大詞典》:大真
國號。 金宣宗 貞祐 三年( 元太祖 十年,公元1215年)宣撫 蒲鮮萬奴 據(jù) 遼東 自立,稱天王,國號 大真 ,尋又稱 東夏 。參閱元史·太祖紀(jì)。
《漢語大詞典》:宮葉(宮葉)
(1).皇宮中的落葉。 宋 王禹偁 《謫居感事一百六十韻》:“御香飄硯席,宮葉落纓緌?!?br />(2).據(jù)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十載: 唐 宣宗 時,舍人 盧渥 赴京應(yīng)舉,偶從御溝中拾到一片紅葉,上面題有絕句一首,遂珍藏于箱。后 宣宗 放宮女嫁人, 盧渥 恰娶題詩者。后遂以“宮葉”為男女相愛之典。 宋 張孝祥 《木蘭花慢·別情》詞:“情與文梭共織,怨隨宮葉同流?!?元 徐再思 《水仙子·紅指甲》曲:“落花飛上筍牙尖,宮葉猶將冰筯粘。抵牙關(guān)越顯得櫻唇艷?!眳⒁姟?紅葉題詩 ”。
《國語辭典》:紅葉題詩(紅葉題詩)  拼音:hóng yè tí shī
唐德宗時,奉恩院王才人養(yǎng)女鳳兒,曾以紅葉題詩,置御溝中流出,為進(jìn)士賈全虛所得。后全虛懷戀其人以至泣下,帝聞此事,終將鳳兒賜給全虛。見宋。王铚《補(bǔ)侍兒小名錄》。一說為唐宣宗時,舍人盧渥自御溝中拾得紅葉,上題絕句一首,乃收藏于箱底。后宣宗遣放宮女嫁人,盧渥前往擇配,事后始知妻子恰為題葉之人。見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一○。又一說為僖宗時,宮女韓氏以紅葉題詩自御溝流出,為于祐所得,祐再題一詩,投放御溝上流,韓氏得之亦收藏著。后來帝放宮女三千人,于祐娶得韓氏,成親后,各取紅葉相示。見宋。劉斧《青瑣高議。流紅記》。另一說則作僖宗時,李茵妻韓氏。見五代。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九。后比喻姻緣巧合。也作「紅葉之題」、「御溝題葉」、「御溝流葉」。
《國語辭典》:國舅(國舅)  拼音:guó jiù
古時皇帝后妃的兄弟?!哆|史。卷九二。蕭韓家傳》:「蕭韓家,國舅之族?!?/div>
《漢語大詞典》:食萬羊(食萬羊)
傳說 唐 武宗 宰相 李德裕 , 宣宗 時以太子少保分司東都,召一善知禍福僧人問前程,僧告以將遭貶南行萬里,不久當(dāng)還,因命中注定食羊萬口,有五百未滿。后十余日, 振武 節(jié)度使遣使送米并饋羊五百, 李 大驚,召僧告其事,且欲還之。僧人說:羊至此,是已為相國有矣,還之無益,南行其不返乎!事見 唐 張讀 宣室志卷九、太平廣記卷九八。后遂以“食萬羊”表示聽天由命,不必強(qiáng)求富貴。 宋 陸游 《村居酒熟偶無肉食煮菜羹飲酒》詩:“三畝青蔬了盤箸,一缸濁酒具杯觴。丈夫窮達(dá)皆常事,富貴何妨食萬羊?!弊宰ⅲ骸?李文饒 嘗遇異人云:平生當(dāng)食萬羊?!?/div>
《漢語大詞典》:十六宅
唐 末諸王共居的第宅。 武宗 、 宣宗 皆由中官從十六宅迎立登位。 昭宗 時, 韓建 圍十六宅,盡殺諸王,宅遂廢。資治通鑒·唐昭宗乾寧四年:“ 建 乃與知樞密 劉季述 矯制發(fā)兵圍十六宅…… 建 擁 通 、 沂 、 睦 、 濟(jì) 、 韶 、 彭 、 韓 、 陳 、 覃 、 延 、 丹 十一王至 石隄谷 ,盡殺之?!?/div>
《漢語大詞典》:魯風(fēng)鞋(魯風(fēng)鞵)
唐宣宗 叫人仿照 孔子 履制作的鞋。 宋 陶谷 清異錄·衣服:“ 宣宗 ( 唐宣宗 )性儒雅,令有司效 孔子 履製進(jìn),名‘魯風(fēng)鞵’。宰相、諸王效之而微殺其式,別呼為‘遵王履’。”
《國語辭典》:奕?(奕?)  拼音:yì xīn
人名。(西元1832~1898)清宣宗子,文宗立,封恭親王,英法聯(lián)軍入京,文宗出奔,奕?留守,與訂條約;同治、光緒間,歷參大計,慈禧太后嚴(yán)憚之,后任軍機(jī)大臣,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卒謚忠。
《漢語大詞典》:恩牛怨李
唐 代 穆宗 至 宣宗 年間(821-859),朝臣分別以 牛僧孺 、 李德裕 為首,黨爭激烈。后以“恩牛怨李”喻結(jié)黨傾軋。 清 錢謙益 《〈范勛卿文集〉序》:“五十年以來,恩 牛 怨 李 之殘局,清流白馬之遺恨,讀先生之文,可以考見一班?!?郁達(dá)夫 《聞楊杏佛被害感書》詩:“恩 牛 怨 李 成何事,生死無由問 伯仁 !”參閱新唐書·李德裕傳。
《漢語大詞典》:大沫崓
山名。一名 柱子崓 。在 山東 費(fèi)縣 西南。 金宣宗 貞祐 三年(公元1215年),紅襖軍首領(lǐng) 劉二祖 與 金 兵大戰(zhàn)于 大沫崓 ,失敗被俘,就義于此。見金史·宣宗紀(jì)上。
《漢語大詞典》:定策國老(定策國老)
唐 代自 敬宗 至 宣宗 ,宦官操縱國家大權(quán),可以廢立皇帝。樞密使宦官 楊復(fù)恭 給兄子 守亮 的信中,自稱是“定策國老”,以策立皇帝的功臣自居,而稱 昭宗 李曄 為“負(fù)心門生”。參閱新唐書·楊復(fù)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