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33—1701
【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原名楠,字寶林,又字靜鄉(xiāng),號鐵庵??滴跏迥赀M士,授編修。累遷國子監(jiān)祭酒、吏部侍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于刑獄多所平反。詩筆秀整。有《鐵庵文稿》、《梵園詩集》。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五翁叔元,初名栴,字實林,號鐵庵,永平籍常熟人??滴醣揭患兹M士,授編修,官至刑部尚書。有《梵園詩集》。
清詩別裁集字寶林,江南常熟人。康熙丙辰,賜進士第三人,官至刑部尚書。
維基翁叔元(1633年4月9日—1701年12月18日),初名栴,字寶林,號鐵庵,江南常熟人,清朝官員、探花。由順天永平籍中式康熙壬子科舉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編修,館試第一。歷官翰林院編修,康熙戊午科山東鄉(xiāng)試正考官,明史纂修官,右春坊右贊善,日講起居注官,歷翰林院侍講,翰林院侍讀,國子監(jiān)祭酒,翰林院侍講學士,詹事府少詹事,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經(jīng)筵講官,吏部左侍郎,工部尚書,假歸遷葬,刑部尚書,原品休致。掌工部至半年,清理積案數(shù)十件。性情偏隘,依附明珠,指斥湯斌為「偽道學」。后以病退,優(yōu)游林壑。著有《鐵庵文稿》、《梵園詩集》。
人物簡介
維基李瑞和(?—1674年),字寶弓,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李瑞和是崇禎六年癸酉科舉人,七年(1634年)聯(lián)捷甲戌科進士,獲授直隸松江府推官;他才能出眾,發(fā)現(xiàn)漕運誤期就建議以推官監(jiān)督,請求督撫能用軍法處理。兵卒都遵從他的指令;代理縣事時他也不干擾催科,多次平反冤獄。擔任推官七年后,李瑞和獲徵任為貴州道御史,負責浙江巡鹽,上疏兩淮巡鹽御史馮延登匿藏七萬八千金鹽稅,請求嚴厲追查。后來他因為父母喪事歸鄉(xiāng),在家居四十四年,清朝召用也不出仕。耿精忠起兵,起用他為都察院官員,走到龍江時被抓獲而去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姓或作胡。明末清初浙江諸暨人,又名鬘華、華鬘、凈德,小名小寶。陳洪綬侍妾。工花鳥蟲草,亦稱妙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南華亭人,原名鼎瑞,字葆馚,一字寶汾,號莼?。錢士貴子??滴跷迥昱e人,授內(nèi)閣中書。博聞宏覽。工詩,尤精詞,有名東南。舉鴻博,丁內(nèi)艱不赴。有《金門稿》、《湘瑟詞》。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五錢芳標,原名鼎瑞,字寶汾,一字葆馚,江南華亭人。康熙丙午舉人,官內(nèi)閣中書。己未舉博學鴻詞。
清詩別裁集字葆馚,江南華亭人??滴醣缗e人,官中書舍人。○云間詩派,陳黃門后,以古淡整飭為宗,舍人綺麗而不佻,駘宕而有則,詩格又為一變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82
【介紹】:
明末清初陜西人。明末參加農(nóng)民軍,后附明桂王,先后為孫可望、李定國部將。南明亡,降吳三桂,以右都督充中營總兵。三藩亂時,率兵由貴州窺湖廣,再入廣西,一入四川。二十年,赴希福軍前降,執(zhí)至京,磔于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50—1713
【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寶成,號思庵。康熙三十六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館閣文字,多出其手。己卯科場獄興,以子侄有嫌,坐鐫級。旋起補國子監(jiān)監(jiān)丞,官至太仆寺少卿。著述甚富,有《讀書質(zhì)疑》、《嚴太仆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四嚴虞惇,字寶成,一字思庵,常熟人。康熙丁丑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歷官太仆寺少卿。有《嚴太仆集》。
清詩別裁集字寶成,江南常熟人。康熙丁丑賜進士第二人,官至太仆少卿。著有《嚴太仆集》○太仆《六經(jīng)》皆有述作,而《讀詩質(zhì)疑》二十卷,尤有功《詩》學。古今體詩略為寄興,然亦不茍同于人。
維基嚴虞惇(1650年—1713年),字寶成,號思庵,江南常熟縣(今常熟市)人。清初政治人物,榜眼及第。官至太仆寺少卿。順治七年(1650年)出生,能背誦九經(jīng)、三史,人稱神童,康熙三十六年,殿試欽賜一甲第二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滴跞四昕茍霭釜z發(fā)生,嚴虞惇之子侄連中,試官李蟠、姜宸英皆其同年友,涉嫌舞弊,由是罷歸。讀書甚勤,尤好史學。圣祖南巡,虞惇獻詩十章。不久即補國子監(jiān)丞,轉(zhuǎn)大理寺寺副。充任四川鄉(xiāng)試副考官,又充任湖廣鄉(xiāng)試正考官。官至太仆寺少卿。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江都人,一作浙江仁和人,作漢軍人者誤。字子任,號鹿墟,又號寶香山人。康熙間從征耿精忠,為右軍前鋒,摧堅陷陣,居士卒先。后壯游四方,有豪俠名。工詩,嘗輯《勝國逸民詩》(今名《明遺民詩》),另有《近青堂集》。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卓爾堪,字子立,一字子任,漢軍旗人。有《近青堂詩集》。沈歸愚曰:“子任系靖難忠臣諱敬之后,代傳清白。壯歲南征閩逆,為右軍前鋒。又嘗輯《勝國逸民詩》成集。文武并嫻,遠近爭高其行?!?/blockquote>清詩別裁集
字子任,江南江都人。○子任系靖難忠臣諱敬之后,代傳清白,壯歲南征閩逆,為右軍前鋒。又嘗輯勝國逸民詩成集,文武并嫻,遠近爭高其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浙江海寧人,字大文,一字寶名。諸生??滴蹰g舉鴻博,罷歸。性簡傲,自負甚高。篤于友誼,在京為太倉王昊、四明周容治喪,在浙為客死杭州之王世顯、王猷定治喪。有《兩間草堂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名或作陳琰。清浙江錢塘人,字寶崖,號芋町。康熙四十二年御試詩文一等,召入南書房纂修,后出為山東荏平知縣。有《春秋三傳同異考》、《曠園雜志》、《通玄觀志》、《鳳池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75—1745
【介紹】:
清安徽桐城人,字寶臣,號藥齋。張英子。康熙五十七年進士,授編修。雍正、乾隆間,屢充會試、鄉(xiāng)試考官,提督河南、江蘇學政。官至禮部侍郎。工詩古文。有《詠花軒詩集》、《詠花軒制藝》。
晚晴簃詩匯·卷六十張廷璐,字寶臣,號藥齋,桐城人??滴跷煨缫患锥M士,授編修,官至禮部侍郎。有《詠花軒詩集》。
清詩別裁集字寶臣,江南桐城人??滴跷煨缳n進士第二人,官至禮部侍郎。著有《詠花軒詩》?!鹦脑暾叨嘀疚⑧輾⒅?,心平者多順成和動之響,言為心聲,不可強也。藥齋公不干進,不務(wù)華,以介自矢,以誠感人。視學江蘇九年,如和風著物,萬類萌動,既久,士林猶歌頌之。宜發(fā)言為詩,比于水之瀠洄,春之和盎,讀者心醉氣夷而不自知也。注力不在五言,故不備錄。
維基張廷璐(1675年—1746年),字寶臣,號紉齋,又號藥齋,安徽桐城人。張廷璐為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第三子,著名大臣張廷玉之弟。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鄉(xiāng)試中舉,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考中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雍正元年(1723年),督河南學政,因封邱學子罷考事件牽連落職,不久即被重新起用,歷任侍講、國子監(jiān)祭酒、詹事府詹事。雍正七年(1729年),以禮部侍郎任江蘇學政。雍正十年(1732年),任浙江鄉(xiāng)試主考官,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任江蘇學政。乾隆初繼續(xù)留任。乾隆六年(1742年),任吏部侍郎,典江西鄉(xiāng)試。乾隆九年(1745年),上表自陳年邁,獲準辭官歸里。第二年在家鄉(xiāng)病逝。謚文端,贈太子太傅。工詩,有《詠花軒詩集》傳世。
人物簡介
簡介錢寶通,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反清領(lǐng)袖,太倉人。他聯(lián)合海盜,以圖光復明朝。錢寶通和一念和尚(張念一)、朱永祚,稱永興年號,事情敗落,刑部奏康熙帝,朱永祚被凌遲處死《東華錄·康熙四十八年》,錢寶通和一念和尚逃亡李氏朝鮮朝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寶箴,號景溪。雍正元年舉人。官內(nèi)閣中書。詩得力于韓愈、蘇軾二家。有《竹香詩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長洲人,字寶傳,號艮甫??滴跷迨荒隊钤谛拮?。雍正間曾督學山東。官至少詹事。工詩文。畫山水得父法,無拘束之態(tài)。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八王世琛,字寶傳,號艮甫,長洲人。康熙壬辰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歷官少詹事。有《橘巢小稿》。沈歸愚曰:“吾鄉(xiāng)王文恪公以名德著,成、弘間,子姓以能文世其家。三百年來,三百年來,吳中言文獻者,必首洞庭王氏。艮甫先生最后出,一出而大魁天下,領(lǐng)袖玉堂二十載。視學山左,以家法化導,青齊文風丕變。先生少負雋才,所為詞賦儷于古人,而于詩尤工。歐陽永叔評梅圣詩謂:‘清麗閑肆,涵演深遠,使得見于朝廷,宣作為《雅》、《頌》,以歌詩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壬鼛谉o愧。惜余人翰林晚,弗克追隋禁近,相與鼓吹休閑。子思子曰:‘昔吾有先生,其言明且清?!唤氯蝗龂@云?!?/blockquote>清詩別裁集
字寶傳,江南長洲人??滴跞沙劫n進士第一人,官至侍讀學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寶巖。雍正元年舉孝廉方正,官安徽蒙城訓導。有《經(jīng)訓約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