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5詞典 4分類詞匯 31
《漢語大詞典》:望臣
有威望的大臣。 三國 魏 曹操 《留荀彧表》:“國之望臣,德洽華夏?!?/div>
分類:威望大臣
《漢語大詞典》:威約(威約)
(1).謂威勢為人制約。《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穽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李善 注:“言威為人制約,漸積至此。”
(2).猶威信。威望和信約。 清 吳偉業(yè) 《讀史雜詩》之二:“ 商君 刑師傅,徙木見威約?!?/div>
《漢語大詞典》:八大王
(1). 宋太宗 第八子 周王 趙元儼 ,性剛毅,有威望,時人稱“八大王”。 宋 王辟之 澠水燕談錄·雜錄:“王( 趙元儼 )性嚴(yán)毅,威望著於天下,士民識與不識,呼之曰‘八大王’,犬戎尤憚之?!焙笮≌f戲曲中多稱“八賢王”。參閱宋史·周王元儼傳。
(2). 明 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 張獻(xiàn)忠 自稱。明史·張獻(xiàn)忠傳:“ 獻(xiàn)忠 以 米脂 十八寨應(yīng)之,自稱‘八大王’?!?/div>
《漢語大詞典》:擅步
猶獨步。謂最具威望,無與倫比。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jīng)下·僧伽跋摩:“時 祗洹 、 慧義 擅步京師,謂為矯異,執(zhí)志不同,親與 跋摩 拒論翻覆?!?/div>
《漢語大詞典》:震凝
震動及于邊遠(yuǎn)之地。謂其很高的威望,邊遠(yuǎn)之地亦被影響所及。凝,深遠(yuǎn)。宋書·禮志三:“ 太祖文皇帝 以啟遘泰運,景望震凝?!眳⒁姟?凝邈 ”。
《漢語大詞典》:凝邈
(1).深遠(yuǎn)。梁書·元帝紀(jì):“日者,百司岳牧,祈仰宸鑒。錫珪之功,既歸有道,當(dāng)璧之禮,允屬圣明;而優(yōu)詔謙沖,窅然凝邈。飛龍可躋,而《乾》爻在四;帝閽云叫,而閶闔未開?!?隋 薛道衡 《隋高祖頌序》:“公卿庶尹,遐邇牧岳,僉以天平地成,千載之嘉會;登封降禪,百王之盛典。宜其金泥玉檢,展禮介丘;飛聲騰實,常為稱首。天子為而不恃,成而不居,沖旨凝邈,固辭弗許?!?br />(2).指渺茫不著邊際。 唐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jīng)映三十四韻》:“多歧空擾擾,幽室竟倀倀。凝邈為時范,虛空作士常?!?/div>
《漢語大詞典》:重要人物
擁有極大影響或威望的人物;尤指擁有特權(quán)的高級官員。例如:我祖父招待當(dāng)?shù)匾晃恢匾宋锏囊淮尉碌奈绮蜁?/div>
《國語辭典》:眾望攸歸(眾望攸歸)  拼音:zhòng wàng yōu guī
深得眾人擁護(hù)、愛戴,為人心所歸依?!稌x書。卷六○。解系等傳。史臣曰》:「于時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挂沧鳌副娡鶜w」。
《漢語大詞典》:威望素著
威望:威信,聲望;素:一向;著:明顯。一向很有威望。
《國語辭典》:言聽行從(言聽行從)  拼音:yán tīng xíng cóng
無論說話、行事均受人聽從。形容極具威望?!尔i冠子。卷上。道端》:「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聽行從,近親遠(yuǎn)附,明達(dá)四通。」
《國語辭典》:聲威大震(聲威大震)  拼音:shēng wēi dà zhèn
聲勢及威望大為提高,令人震驚。如:「我軍三戰(zhàn)三勝,聲威大震?!?/div>
《國語辭典》:沽名邀譽(沽名邀譽)  拼音:gū míng yāo yù
利用手段求得名譽威望。參見「沽名釣譽」條。如:「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全是不擇手段,沽名邀譽來的?!?/div>
《國語辭典》:功成名立  拼音:gōng chéng míng lì
功業(yè)建立后,名譽威望隨之而來。《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且昔者中山之國地方五百里,趙獨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埂肚迨犯濉>硭摹鹞?。曾國藩傳》:「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薦舉人才為己任,疆臣閫帥,幾遍海內(nèi)?!挂沧鳌腹Τ擅汀?。
《國語辭典》:威震寰宇  拼音:wēi zhèn huán yǔ
寰宇,天下。「威震寰宇」指聲勢威望強大,使人震驚。如:「漢武帝雄才大略,威震寰宇。」
《國語辭典》:威震八方  拼音:wēi zhèn bā fāng
形容威望聲勢強大,令人震驚。如:「唐朝全盛時期,國力強大,威震八方,四方夷狄皆來歸服?!?/div>
《漢語大詞典》:權(quán)重望崇(權(quán)重望崇)
權(quán)力大而威望高。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 秦 驕貴,又以時亂,天下之權(quán)重望崇者,莫我若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