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塞路
充塞道路。言其多。 漢 揚雄 《法言·吾子》:“古者 楊 墨 塞路, 孟子 辭而闢之,廓如也。” 三國 魏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罾繳充蹊,坑穽塞路。”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崩榛塞路,崢嶸古馗?!?span id="m6kcelt"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破魔變文》:“仙娥從后,持寶蓋以后隨;織女引前,扇香風而塞路?!?br />(1).邊塞的道路。 宋 陸游 《秋晚思梁益舊游》詩:“滄波極目江鄉(xiāng)恨,衰草連天塞路愁。” 明 楊巍 《蕭關北作》詩:“塞路山難斷,胡天云不開?!?br />(2).見“ 塞蘆 ”。
《漢語大詞典》:塞蘆(塞蘆)
席箕草的別名??晒┚幙椨镁?。太平廣記卷四○八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席箕草:“席箕一名塞蘆,生北 胡 地。古詩云:千里席箕草?!币槐咀鳌?塞路 ”。
分類:編織用具
《漢語大詞典》:擁道(擁道)
堵塞道路。 明 于謙 《入塞》詩:“弟兄親戚遠相迎,擁道攔街不得行?!?/div>
《漢語大詞典》:塞途
堵塞道路。形容人多擁擠。 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span id="adkczsj"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九年》:“時民避亂,扶老攜幼,塞涂而來。”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畿輔·淹九:“京師是日,不但游人塞途,而四方全真道人,不期而集者不下數萬。” 郭希仁 《從戎紀略》《錢君定三傳》:“ 元 ( 楊調元 )歸,權厝于 八仙庵 ,弔者塞途?!?/div>
《國語辭典》:遮路  拼音:zhē lù
擋住通道。如:「垃圾遮路」、「雜物遮路」。
《漢語大詞典》:斷道(斷道)
(1).截斷道路;阻塞道路。 三國 魏 曹操 《上言破袁紹》:“從弟 濟陰 太守 敍 與 紹 書云:‘……便欲送璽,會 曹操 斷道。’”晉書·劉隗傳:“ 周嵩 嫁女,門生斷道解廬,斫傷二人, 建康 左尉赴變,又被斫。” 唐 柳宗元 《行路難》之三:“飛雪斷道冰成梁,侯家熾炭雕玉房?!?br />(2).攔路搶劫。 梁斌 《紅旗譜》二四:“回去告訴老鄉(xiāng)親們!我 嚴運濤 ,一不是砸明火,二不是斷道?!?/div>
《漢語大詞典》:流民圖(流民圖)
宋 熙寧 六年, 鄭俠 見歲歉而賦急,流民相攜塞道,因命畫工悉繪所見而成《流民圖》,奏獻 宋神宗 ,并上疏極言新政之失。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五:“ 熙寧 六七年, 河東 、 河北 、 陜西 大饑,百姓流移於京西就食者,無慮數萬……流連襁負,取道於京師者,日有千數。選人 鄭俠 監(jiān) 安上門 ,遂畫《流民圖》,及疏言時政之失?!焙蠼柚阜从成鐣诎惮F實的作品。 清 納蘭性德 《擬古》詩之三七:“吁嗟獻納者,誰上《流民圖》。” 吳晗 《聞一多先生傳》:“他用嘴、用筆唱出了《石壕吏》,畫出了《流民圖》?!眳㈤?span id="ftliz6g" class="book">《宋史·鄭俠傳》。
《漢語大詞典》:填路
充塞道路。形容人多。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士大夫偉狀:“ 王 起謫籍,量移比部郎,時同舍有 王居于 文邁 者,京師人,辛丑進士,粗能詩,其狀最奇……每綴班趨省,出入必偕,觀者填路?!?/div>
《漢語大詞典》:溢道
充塞道路。宋史·禮志十六:“又集 開封府 諸縣及諸軍樂人列於御街,音樂雜發(fā),觀者溢道?!?/div>
《漢語大詞典》:闐道(闐道)
充塞道路。 唐 韓愈 《贈太傅董公行狀》:“公之薨也, 汴州 人歌之曰:濁流洋洋,有闢其郛。闐道讙呼,公來之初。今公之歸,公在喪車。”
《漢語大詞典》:枳道
(1).亭名。舊址在今 陜西 咸陽市 東北。漢書·高帝紀上:“ 沛公 至 霸上 。 秦王 子嬰 素車白馬,係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jié),降 枳道 旁?!?顏師古 注引 蘇林 曰:“亭名也。在 長安 東十三里。”
(2).阻塞道路。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吏部·施丐:“貧丐無厭,每值一施,輒三四及詭名以博青蚨。天街闐擁,時或枳道不得前?!?/div>
《漢語大詞典》:柴路
堵塞道路。三國志·吳志·朱桓傳:“今戰(zhàn)必敗,敗必走,走當由 夾石 、 掛車 ,此兩道皆險阨,若以萬兵柴路,則彼眾可盡,而 休 可生虜,臣請將所部以斷之?!?/div>
《漢語大詞典》:攀擁(攀擁)
攀住車馬,擁塞道路。謂挽留良吏。 明 唐順之 《僉事孫公墓志銘》:“居數年,邑以治稱。去之日,邑人攀擁不得行?!眳⒁姟?攀轅臥轍 ”。
《國語辭典》:攀轅臥轍(攀轅臥轍)  拼音:pān yuán wò chè
挽留或眷戀賢明長官。明。胡繼宗《書言故事大全。卷八。仕進類。攀轅》:「漢侯霸為臨淮太守,被召,百姓攀轅臥轍愿留期年?!挂沧鳌概受嚲茌啞埂ⅰ概受嚺P轍」、「攀轅扣馬」。
《國語辭典》:赭衣塞路  拼音:zhě yī sè lù
身穿紅色囚衣的罪犯充塞道路。形容罪犯很多?!读簳>矶?。武帝本紀中》:「昔商俗未移,民散久矣,嬰網陷辟,日夜相尋,若悉加正法,則赭衣塞路?!挂沧鳌隔饕掳氲馈埂ⅰ隔饕聺M道」。
《漢語大詞典》:鞠為茂草(鞠爲茂草)
謂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鞠,通“ 鞫 ”。晉書·石勒載記:“誠知 晉 之宗廟鞠為茂草,亦猶洪川東逝,往而不還?!?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隋書·楊玄感傳》:“ 黃河 之北,則千里無煙; 江 淮 之間,則鞠為茂草?!?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瑤瓦芝楣,鞠為茂草。”亦省作“ 鞠茂草 ”、“ 鞠草 ”。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讒莠蔑聞,攘爭掩息。稀鳴桴於砥路,鞠茂草於圓扉?!?唐 李商隱 《祭長安楊郎中文》:“筆海驚波,詞園鞠草,文塲不寫於中心,冊苑空留於秘寶?!?明 陳與郊 《靈寶刀·支郡憐冤》:“圜扉鞠草不教除,晝靜官閒訟自無?!眳⒁姟?鞫為茂草 ”。
《漢語大詞典》:鞫為茂草(鞫爲茂草)
謂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詩·小雅·小弁》:“踧踧 周 道,鞫為茂草?!?毛 傳:“鞫,窮也?!?孔穎達 疏:“比舉 周 道有茂草之荒,鄣礙行路,使行者不達於四方。” 王先謙 集疏:“‘鞫’,讀同‘鞠’。詩言顧瞻 周 道,本平易也,今途窮而不通,乃為茂草所鄣塞?!眳⒁姟?鞠為茂草 ”。
《漢語大詞典》:鞫為茂草(鞫爲茂草)
謂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詩·小雅·小弁》:“踧踧 周 道,鞫為茂草。” 毛 傳:“鞫,窮也?!?孔穎達 疏:“比舉 周 道有茂草之荒,鄣礙行路,使行者不達於四方?!?王先謙 集疏:“‘鞫’,讀同‘鞠’。詩言顧瞻 周 道,本平易也,今途窮而不通,乃為茂草所鄣塞?!眳⒁姟?鞠為茂草 ”。
《漢語大詞典》:鞠為茂草(鞠爲茂草)
謂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鞠,通“ 鞫 ”。晉書·石勒載記:“誠知 晉 之宗廟鞠為茂草,亦猶洪川東逝,往而不還。”《隋書·楊玄感傳》:“ 黃河 之北,則千里無煙; 江 淮 之間,則鞠為茂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瑤瓦芝楣,鞠為茂草?!币嗍∽鳌?鞠茂草 ”、“ 鞠草 ”。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讒莠蔑聞,攘爭掩息。稀鳴桴於砥路,鞠茂草於圓扉?!?唐 李商隱 《祭長安楊郎中文》:“筆海驚波,詞園鞠草,文塲不寫於中心,冊苑空留於秘寶?!?明 陳與郊 《靈寶刀·支郡憐冤》:“圜扉鞠草不教除,晝靜官閒訟自無?!眳⒁姟?鞫為茂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