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35
【介紹】:
唐太原人,字廣津。德宗貞元進士,登宏辭科。初為藍田尉,召充翰林學士,拜右拾遺。憲宗元和初貶虢州司馬。后累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穆宗時任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后又任鹽鐵轉運使、江南榷茶使等。文宗時進封代國公,拜司空,加開府儀同三司,仍兼領江南榷茶使。收淄、青等州銅鐵冶賦稅,罷京畿榷酒錢,變茶法為官采官賣。涯博學好古,能為文,家書數(shù)萬卷。甘露之變時,涯為相,不預李訓等謀,被宦官仇士良等冤殺。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63?—835
字廣津,排行二十??ね?今屬山西),籍貫未詳。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及第。十八年中博學宏辭科,釋褐藍田尉。憲宗元和年間任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承旨學士等職,十一年(816)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三年罷為兵部侍郎。文宗大和三年(829)為太常卿。四年為吏部尚書領諸道鹽鐵轉運使,進右仆射,封代郡公。七年再次入相。九年于“甘露之變”中被殺。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涯博學好古,文有雅思。家聚圖書萬卷,多藏法書名畫。其詩“風韻遒然,殊超意表”(《唐才子傳》卷五)?!?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內《廣宣上人以詩賀放榜和謝》一首,實乃王起詩,見《唐摭言》卷三。《全唐詩續(xù)拾》補1首。
唐詩匯評王涯(約765-839),字廣津,太原(今屬山西)人。貞元八年(792),登進士第,又登宏辭科,授藍田尉。貞元末,召為翰林學士,拜右拾遺。元和三年,自起居舍人眨虢州司馬,移袁州刺史。入為兵部員外郎、知制誥,復入翰林,累遷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十一年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穆宗立,出為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入為戶部尚書、鹽鐵轉運使。寶歷二年,出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大和七年,復為相,“甘露事變”中合家被害。涯博學善詩文,尤精《大玄》。元和中與令狐楚、張仲素同在朝,詩歌唱和,編為《三舍人集》,今存。有《王涯集》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八涯字廣津。太原人。貞元八年進士。又舉宏詞。累擢翰林學士。進起居舍人。元和中轉工部侍郎。封清源縣男。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罷相。守兵部侍郎。文宗朝為左仆射。以本官復同平章事。封代國公。拜司空。加開府儀同三司。李訓謀誅宦官。事敗。仇士良鞫涯。笞令手書自誣同謀誅。昭宗天復初大赦。明其冤。追復爵位。
作品評論
舊唐書本傳(王)涯博學好占,能為文,以辭藝登科。
唐才子傳(王涯)博學工文,尤多雅思……善為詩、風韻遒然,殊超意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84
【介紹】:
唐太原晉陽人,字昭范。武宗會昌初進士。累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門下侍郎、尚書左仆射,拜司徒。從僖宗入蜀,為義成軍節(jié)度使,諸道行營都統(tǒng),移檄天下,屢挫黃巢軍?;鹿偬锪钭斡麏Z其功,構陷于帝,罷鐸為檢校司徒,徙義昌節(jié)度使。過魏,為樂從訓所害。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84
字昭范,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揚州(今屬江蘇)。武宗會昌元年(841)登進士第,兩辟使府。宣宗時,累官右補闕。懿宗咸通二年(861),由駕部郎中知制誥,歷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御史中丞、戶部侍郎判度支、禮部尚書。十一年,任宰相。僖宗時,黃巢軍攻克江陵,鐸出為荊南節(jié)度使、諸道行營都統(tǒng),封晉國公。中和元年(881),復拜相。次年,兼中書令,充諸道行營都統(tǒng)。四年,由義成徙義昌節(jié)度使,赴任途中為樂從訓劫殺。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唐詩紀事》卷六五?!?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全唐詩續(xù)拾》補1首。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三鐸字昭范。宰相播從子。會昌初擢進士第。累遷右補闕。歷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咸通十二年由禮部尚書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乾符六年以行營都統(tǒng)督諸將討偫盜。兵潰。貶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召拜太子太師。從幸入蜀。拜司徒門下侍郎平章事。中和二年以義成軍節(jié)度使復統(tǒng)行營兵討偫盜。為田令孜所構。罷為義成軍節(jié)度使。四年徙義昌。過魏。為樂彥禎子從訓所劫。遂遇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47—883
【介紹】:
唐人,其先本回鶻阿布思族,字孟安。王紹鼎子。懿宗咸通七年,嗣叔元懿為帥。后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封趙國公。曾出兵鎮(zhèn)壓龐勛、黃巢起義。嗣節(jié)度凡十四年,頗守禮法,尊朝廷。卒謚忠穆。
全唐文·卷八百十七景崇字孟安。贈司空成德軍節(jié)度使紹鼎子。懿宗朝嗣為節(jié)度。以平龐勛功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封趙國公。乾符五年進封常山王。檢校太傅。中和三年卒。年三十七。贈太傅。謚忠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52—932
【介紹】:
五代時吳越國創(chuàng)建者。杭州臨安人,字具美,一作巨美。少以販私鹽為業(yè),有拳勇。唐末從鎮(zhèn)將董昌為裨將。昌反,镠執(zhí)之,拜鎮(zhèn)海鎮(zhèn)東軍節(jié)度使。賜鐵券,擁兵兩浙,統(tǒng)十二州。唐昭宗天復二年,封越王。天祐元年,封吳王。后梁太祖開平元年,封吳越王,兼淮南節(jié)度使。后自稱吳越國王。在位四十一年,奉事中原朝廷以自保,興修水利,筑捍海塘,發(fā)展農業(yè)、商業(yè)及海上交通。卒謚武肅。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52—932
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今浙江臨安)人。早年以販私鹽為生。僖宗乾符間,為臨安石鏡鎮(zhèn)將董昌偏將。以軍功遷臨安副都將。光啟間,助董昌擊敗浙東觀察劉漢宏,任杭州刺史。至昭宗乾寧三年(896),攻殺董昌,兼有兩浙之地。先后受封為越王、吳王。后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封吳越國王。在位26年,保境安民,恭事中朝,禮敬文士,鼓勵生產(chǎn),頗稱安寧。卒謚武肅。生平見新、舊《五代史》本傳、《十國春秋》本紀。錢镠能文工書,尤喜吟詠。有《武肅王集》傳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斷句6。另《兩浙金石志》、《吳越錢氏傳芳集》、《萬歷新昌縣志》等書尚存詩18首?!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收之。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镠字具美。杭州臨安人。乾符中為董昌裨將。乾寧初累授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開國公。二年討董昌。授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領鎮(zhèn)海鎮(zhèn)東等軍節(jié)度使。四年平田頵。賜鐵券。五年授檢校太師。光化三年封南康王。四年加守侍中。改封彭城王。天復二年改封越王。天祐元年改封吳王。梁開平二年進封吳越王兼淮南節(jié)度使揚州大都督充淮南四面招討制置使加守太保。四年加守尚書令兼淮南宣歙等道四面行營都統(tǒng)。貞明二年加諸道兵馬元帥。尋進天下兵馬都元帥。龍德三年冊封吳越國王。后唐同光三年依梁前授官爵。長興三年三月薨。年八十一。唐主詔以王禮葬。謚武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52—930
【介紹】:
五代時楚國創(chuàng)建者。許州鄢陵人,字霸圖。出于秦宗權行伍,隨劉建鋒過江西,盡有嶺北及桂管之地。建鋒死,遂為主帥。唐授為潭州刺史、判湖南軍府事,加同平章事。后梁太祖立,遣使修貢,拜為侍中兼中書令、天策上將軍、封楚王。后唐莊宗滅梁,遣子馬希范修貢。自賣茶鑄錢,國漸富足。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封楚國王,遂以潭州為長沙府。卒謚武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雍州咸陽人,字昭逸。擢進士第。累遷蘇州刺史,乾寧初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宗時封魯國公。因崔胤忌誣,罷為工部侍郎,貶崖州司戶參軍事,賜死藍田驛。
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一摶字昭逸。擢進士第。累遷蘇州剌史。入為戶部侍郎。乾寧初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檢校尚書右仆射浙東西宣撫使。錢镠兼領二浙。留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司空。封魯國公。光化三年罷為工部侍郎。貶溪州剌史。又貶崖州司戶參軍事。尋賜死藍田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08
【介紹】:
五代時洪州人。本姓甘。王建為忠武軍卒時,掠得之,養(yǎng)以為子。后以軍功累遷武信軍節(jié)度使。建稱帝建前蜀,以宗佶為中書令。武勝元年,進太師,罷政事,宗佶頗不自安,謀求為大司馬。建以其創(chuàng)業(yè)功多,隱忍未發(fā)。然宗佶自請不已,建怒,叱衛(wèi)士撲殺之。
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宗佶本姓甘氏。洪州人。蜀先主王建養(yǎng)子。以軍功累遷武信軍節(jié)度使。天復初充扈駕指揮使。進太師。封晉國公。后為樞密使唐道襲所搆。先主命撲殺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25
【介紹】:
五代時人。仕前蜀。王衍時為宣徽北院使,以便佞得衍歡心,遷左右龍武軍都指揮使。欲得建節(jié)秦州,因言秦州多美婦人,愿為采獻,遂命為天雄軍節(jié)度使,封魯國公。后唐兵深入,為魏王李繼岌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27
【介紹】:
五代時閩國國君。字子逸。王審知長子。好讀書,通經(jīng)史。審知卒,嗣為威武軍節(jié)度使,后自稱大閩國王。自是驕淫奢侈,殘暴兄弟。為弟王延鈞及審知養(yǎng)子王延稟所殺。在位二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87—941
【介紹】:
五代吳越國君。杭州臨安人,初名傳瓘,嗣位后更此名,字明寶。錢镠第七子。唐昭宗乾寧元年,授鹽鐵發(fā)運巡官,稍遷金部郎中。天復元年,改授禮部尚書,遙領邵州刺史。后累遷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襲封吳越國王。善撫將士,好儒學,能為詩。嘗置擇能院,選吳中文士錄用之。又效镠置粉盤于榻首,夜有所憶,即書其上,詰朝以備顧問。在位凡十年。性頗奢侈,好治宮室。天福六年,大火焚其宮室迨盡,乃驚懼病狂卒。謚文穆。有《錦樓集》,佚。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87—941
字明寶,原名傳瓘,即位后改名。杭州臨安(今浙江臨安)人。吳越武肅王錢镠第五子。唐昭宗時曾為宣歙觀察使田頵拘為人質。吳越建國后,歷任湖州刺史、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清海軍節(jié)度使、兩浙節(jié)度使等職。長興三年(932)即吳越王位,旋去國儀,遵用中朝年號。在位10年,保土安民,善事后唐、后晉政權。卒后,后晉賜謚文穆。《舊五代史》有傳,《十國春秋》卷七九有本紀,《全唐文》卷八五九收和凝撰神道碑。曾作詩千余首,編為《錦樓集》10卷,不存?!秴窃藉X氏傳芳集》存詩2首?!度圃娡饩帯窊?jù)之收入。
全唐詩續(xù)補遺元瓘,镠第七子,初名傳瓘,嗣位后更今名。字明寶,長興三年镠卒,襲封吳越國王。善撫將士,好儒學,善為詩。嘗置擇能院,選吳中文士錄用之。然性奢侈,好治宮室。在位十年。天福六年,因火焚其宮,驚懼病狂卒,年五十五。謚文穆,著有《錦樓集》十卷。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元瓘字明寶。初名傳瓘。武肅王第七子。乾寧元年授鹽鐵發(fā)運巡官。又授金部郎中。天祐中累授檢校右仆射。梁貞明中進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龍德二年加特進檢校太尉兼侍中。后唐同光二年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長興三年。武肅王薨。襲位。改今名。加守中書令。四年封吳王。應順元年進封吳越王。晉天福元年授天下兵馬副元帥。五年授天下兵馬都元帥。六年加守尚書令。八月薨。年五十五。謚文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90—966
【介紹】:
五代末宋初徐州滕人,字鎮(zhèn)時。少曾為盜。后唐同光中應募為奉國小校。后晉開運末,戍陜州,殺契丹將劉愿,投歸后漢,擢建雄軍節(jié)度,加同平章事。后周時授武寧軍節(jié)度,封滕國公。宋太祖即位,進封趙國公。從征李筠,師還改安遠軍節(jié)度,封韓國公。以太子太師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光州固始人。王審邦子。多藝,工詩歌;通禪理,性豪華。仕閩。為平盧節(jié)度使,知泉州軍事,累官檢校太尉。領泉州歷二十六年,吏民安之。后漸驕縱,密遣使貢于后梁,求為泉州節(jié)度使,事覺,黜歸私第。卒,贈云州節(jié)度使兼侍中,葬云臺山,閩人謂之“云臺侍中”。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不詳。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生于泉州(今屬福建)。天祐初,為平盧節(jié)度使,權知泉州軍州事。后梁開平三年(909),轉右仆射,又轉司空,加云麾將軍。乾化二年(912),授特進階,進封開國伯。五年,權知泉州刺史。治理有方,吏民得安,謂之“招寶侍郎”。后漸驕縱,遣使于梁求泉州節(jié)鎮(zhèn)。貞明六年(920),事覺,為閩王黜歸私第。卒葬云臺山,閩人稱之“云臺侍中”。事跡見《資治通鑒》卷二七一、《十國春秋》卷九四。延彬多才藝,工詩歌,亦頗通禪理。韓偓、崔道融、楊贊圖等避亂入閩,延彬奉父審邽命作招賢院以禮遇之,諸人賴此以免禍。《全唐詩》存詩2首?!度圃娎m(xù)拾》補1首又2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14—986
【介紹】:
宋大名臨清人,字德升。歷仕五代晉、漢、周,有戰(zhàn)功,累官鳳翔節(jié)度使,加檢校太師、西面緣邊副都部署。宋初加兼中書令,復鎮(zhèn)鳳翔。太祖開寶二年,與武行德諸藩鎮(zhèn)入朝侍宴,太祖授意解兵權,次日即罷鎮(zhèn)奉朝請。太宗太平興國中封邠國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20—943
【介紹】:
五代時南漢國君。初名洪度。劉?子。?卒,嗣立為南漢國王,更名玢。庸昧荒淫。居喪召伶人作樂,飲酒宮中,裸男女以為樂。日溺聲妓。其弟劉晟陰遣陳道庠殺之。在位二年。謚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22—982
【介紹】:
宋并州祁縣人,字齊物。王祚子。五代后漢高祖乾祐元年進士。郭威討李守貞等,辟為從事。仕后周大祖為左諫議大夫,翰林學士,中書侍郎、平章事。世宗顯德六年,參知樞密院事。入宋進位司空,罷參知樞密院。太祖乾德二年罷相為太子太保,后加太子太傅,遷太子太師。太宗太平興國初封祁國公。卒謚文獻。性寬厚,好汲引后進。聚書至萬余,手不釋卷。撰《唐會要》、《五代會要》,有文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922—982
字齊物,郡望并州祁縣(今山西祁縣)。后漢高祖乾祐元年(948)登進士第。除秘書郎,旋為樞密使郭威從事。郭威稱帝后,授左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士。廣順間歷任翰林學士、戶部侍郎。后周世宗顯德元年(954),為中書侍郎、平章事。陳橋事變后,與范質率百僚迎宋太祖。宋初仍為宰相。乾德二年(964)罷相。后累加太子太師,封祁國公。卒謚文獻。王溥善著述,所著《唐會要》100卷、《五代會要》30卷,載唐五代典章制度頗為完備。另有文集20卷,已佚。《宋史》有傳。《洛陽縉紳舊聞記》卷一、《吟窗雜錄》、《廣卓異記》卷六等存其詩4首,斷句2,當為入宋前作。《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全宋詩王溥(九二二~九八二),字齊物,并州祁縣(今屬山西)人。后漢乾祐二年(九四九)進士。仕后漢、后周,累官至中書侍郎、平章事。入宋,進位司空。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罷為太子太保。五年,加太子太傅。開寶二年(九六九),遷太子太師。太宗太平興國初,封祁國公。七年八月卒,年六十一。謚文獻?!?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四九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唐詩補逸王溥字齊物,并州祁人。漢乾佑中進士,為秘書郎。周廣順初,拜端明殿學士。恭帝嗣位,官右仆射。宋初進位司空,加太子太師,封祁國公,卒。謚康獻。詩二首。(《全唐詩》無王溥詩)
全宋文·卷四二王溥(九二三——九八二),字齊物,并州祁(今山西祁縣)人。漢乾祐中舉進士甲科。仕周,歷左諫議大夫、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戶部侍郎、端明殿學士。周太祖臨終,召學士草制,以溥為中書侍郎、平章事。周世宗征澤、潞二州,溥力贊之。師還,加兼禮部尚書,監(jiān)修國史。世宗崩,請修《周世宗實錄》,宋建隆二年表上之。宋初進位司空,改太子太傅,遷太子太師。太平興國七年卒,年六十。溥好學,手不釋卷,著《唐會要》一百卷、《五代會要》三十卷、文集二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四九有傳,又見本人所撰《自問詩序》及《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