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靈鷲山(靈鷲山)  拼音:líng jiù shān
山峰名。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釋尊曾在此說法。后亦用于泛稱佛教圣地,如浙江杭縣的飛來峰稱為「靈鷲」。也稱為「靈山」、「靈岳」、「鷲嶺」、「鷲山」。
《漢語大詞典》:優(yōu)填(優(yōu)填)
(1).即 阿育王 。 印度 摩揭陀國 孔雀王朝的國王。曾大力推廣佛教,建筑塔寺。傳布佛經(jīng)。 北周 王褒 《京師突厥寺碑》:“﹝ 波斯 ﹞鑄金, 優(yōu)填 雕木?!?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寺塔記上:“ 靖貢坊 大興善寺 …… 優(yōu)填 像, 總章 初為火所燒。”
(2).借指古 印度 。 清 趙翼 《梁制觀世音像歌》:“真形圖既出 優(yōu)填 ,方物貢恰來 天竺 。”
《漢語大詞典》:月愛(月愛)
(1).寶珠名。《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似螢火對於日光,泥彈同於月愛,全不相承?!?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僧伽羅國:“ 那羅稽羅洲 西浮海數(shù)千里,孤島東崖有石佛像,高百餘尺,東面坐,以月愛珠為肉髻?!?br />(2).古代 天竺 迦毗黎國 國王。后亦用以泛指外族的首領(lǐng)。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 天竺 迦毗黎國 , 元嘉 五年,國王 月愛 遣使奉表曰……臣自修檢,不犯道禁,臣名 月愛 , 棄世王 種?!?清 黃遵憲 《和鍾西耘庶常津門感懷詩》:“執(zhí)梃降王走傳車,先擒 月愛 后 東閭 ?!?/div>
《國語辭典》:所羅門(所羅門)  拼音:suǒ luó mén
Solomen
人名。(西元前993~前953)以色列國王,大衛(wèi)王之子,以聰明果斷著稱。在位時獎勵文學(xué),振興工商,改革軍事,建立了強(qiáng)大的帝國,并在耶路撒冷筑耶和華大寺院,成為猶太教及早期基督教的圣地??上砟晔У拢篮笸鯂至褳槎?。
《漢語大詞典》:遮須國(遮須國)
傳說中的國名。國王為 三國 時的 曹植 。類說卷三二引《洛浦神女感甄賦》:“ 曠 曰:‘或聞 洛神 即 甄后 ,后謝世, 陳思王 遇其魄 洛 濱,為《感甄賦》,改為《洛神賦》,託於 宓妃 ,有之乎?’女曰:‘有之。妾即 甄后 也……’ 曠 曰:‘ 思王 今在何處?’女曰:‘見為 遮須 國王?!?明 湯顯祖 《牡丹亭·冥判》:“這筆頭公,是 遮須國 選的人才?!?/div>
分類:國王曹植
《漢語大詞典》:無憂王(無憂王)
古 印度 摩揭陀國 孔雀王朝 國王 阿育王 的意譯。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昔 中天 無憂王 剪伐之(菩提樹),令事大婆羅門積薪焚焉。熾焰中忽生兩樹, 無憂王 因懺悔,號灰菩提樹?!?/div>
《國語辭典》:莎樂美(莎樂美)  拼音:shā lè měi
戲曲劇目。英國王爾德的名劇。取材于新約馬太傳十四章,敘述希羅底之女莎樂美因求愛于預(yù)言家約翰不得,乃請希律王殺戮約翰,而以一親其首為快的故事。為唯美主義派的代表作。
《漢語大詞典》:夢槐柯(夢槐柯)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記 淳于棼 夢至 槐安國 ,國王以女妻之,任為 南柯 太守,榮華富貴,顯赫一時。后與敵作戰(zhàn)而敗,公主亦死,被遣回。醒后見槐樹南枝下有蟻穴,即夢中所歷。后因以“夢槐柯”指夢幻。 宋 范成大 《題藥方》詩:“孤童亦復(fù)夢槐柯,無德無功用福多?!?/div>
《漢語大詞典》:凈飯王
釋迦牟尼之父。相傳為古代北天竺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國王。
《漢語大詞典》: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
劇本。英國王爾德作于1892年。溫德米爾夫人不知丈夫私下接濟(jì)并堅(jiān)持邀請來參加她生日舞會的埃爾琳夫人是她的離過婚的母親,懷疑丈夫與埃爾琳夫人關(guān)系曖昧,負(fù)氣來到追求她的伯爵家里。埃爾琳夫人趕來勸解。恰好伯爵和客人回家,兩位夫人躲了起來,但溫德米爾夫人遺忘的扇子被發(fā)現(xiàn)。為免女兒出丑,埃爾琳夫人出來承認(rèn)扇子是自己的,使女兒得以暗中離去。
《國語辭典》:聽風(fēng)聽水(聽風(fēng)聽水)  拼音:tīng fēng tīng shuǐ
傾聽風(fēng)聲和水聲。形容善于欣賞大自然的景物。唐。王建〈霓裳詞〉一○首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fēng)聽水作霓裳?!顾?。王灼《碧雞漫志》卷三:「歐陽永叔詩話以不曉聽風(fēng)聽水為恨。蔡絳詩話云出唐人西域記。龜茲國王與臣庶知樂者于大山間聽風(fēng)水聲,均節(jié)成音?!?/div>
《國語辭典》:摩訶迦葉(摩訶迦葉)  拼音:mó hē jiā shè
Mahakasya
人名。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人。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稱為「頭陀第一」。傳說是佛教第一次結(jié)集的召集人。也稱為「迦葉」、「迦葉波」、「迦攝波」。
《國語辭典》:七月革命  拼音:qī yuè gé mìng
西元一八三○年七月法國國王查理十世違憲解散國會,引起人民的強(qiáng)烈反抗,于是發(fā)動革命,迫使查理十世下臺,宣布路易腓力為王,史稱為「七月革命」。
《國語辭典》:路易十三  拼音:lù yì shí sān
Louis ⅩⅢ
人名。(西元1601~1643)法國國王,幼年繼位,母后和宰相專權(quán)。一六一七年親政,鏟除異己,用李希留為相,強(qiáng)化王權(quán)、擴(kuò)張領(lǐng)土、鎮(zhèn)壓叛亂,為波旁王朝奠立基礎(chǔ)。
《國語辭典》:桂冠詩人(桂冠詩人)  拼音:guì guān shī rén
1.接受英王封贈月桂冠的詩人。
2.英國王宮中,朝廷所聘請具有官方身分的詩人。其職務(wù)包括替英王誕辰時撰頌詩歌和在國家重大慶典時創(chuàng)作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