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國教(國教)  拼音:guó jiào
1.由國家明文規(guī)定,全國人民所信仰的宗教。
2.「國民教育」的縮稱。參見「國民教育」條。
《漢語大詞典》:中國教育會
清末資產階級文化教育團體。1902年,蔡元培等成立于上海,蔡任會長。以“改良教育,以為恢復國權之基礎”為宗旨。設愛國學社收容退學青年,又設立愛國女校,并辦有《中國白話報》,宣傳革命。1907年停止活動。
《國語辭典》: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  拼音:lián hé guó jiào yù kē xué wén huà zǔ zhī
聯(lián)合國附屬機構之一,英文簡稱為UNESCO。西元1946年成立,總部在巴黎。目的在于教育、科學與文化方面促成國際合作,以增進對正義法律與人權和聯(lián)合國憲章保障的基本自由。下設教育、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化與傳播資訊等五大領域。該組織贊助支持的項目包括文字和科技教師的訓練、國際科學課程、媒介自主與新聞自由、文化多樣性、世界文學翻譯、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之確保、數(shù)位落差的減少等。簡稱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
《國語辭典》:英國國教(英國國教)  拼音:yīng guó guó jiào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西元1509~1547)本為反對路德新教的保守分子,但又為婚姻問題與羅馬教廷發(fā)生沖突,遂創(chuàng)英國國教,自任教會元首,以擺脫天主教會的控制,此后英國真正成為一獨立王國。
《漢語大詞典》:孝理
猶孝道。謂以孝治國教民。 唐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孝理敦國政,神凝推道經?!?唐 劉禹錫 《謝上連州刺史表》:“伏荷陛下孝理宏深,皇明照燭。” 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權若訥馮澥:“削之無益於淳化,存之有光於孝理。”
《國語辭典》:三自  拼音:sān zì
指:(1)學校學生的自治、自立、自學活動。(2)自立、自律、自強。
《漢語大詞典》:三自一包
縮略語。自留地、自由市場、自負盈虧和包產到戶的合稱。
《國語辭典》:小先生  拼音:xiǎo xiān sheng
成績優(yōu)異而被老師指定為指導其他同學的學生。也稱為「小老師」。
《國語辭典》:教案  拼音:jiào àn
1.特別指在滿清末年時,外國教會欺壓民眾及民眾反抗傳教士所發(fā)生的各種案件。
2.教師根據(jù)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將師生活動和教學資源事先加以計劃,以便實施教學的具體方案。
3.學校教室中,供教師用的桌子。
《國語辭典》:政教合一  拼音:zhèng jiào hé yī
統(tǒng)理政治與宗教兩權的政治制度。如中國大陸的西藏及歐洲中世紀的天主教均采此制。
《漢語大詞典》:伊斯蘭國家
又稱“穆斯林國家”。國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或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多為參加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國家。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地區(qū)。
《國語辭典》:導生制(導生制)  拼音:dǎo shēng zhì
英國教育家蘭開斯特(J.Lancaster)所創(chuàng),是以高年級學生來指導低年級學生的團體教學方式。也稱為「小老師制」。
《國語辭典》:道爾頓制(道爾頓制)  拼音:dào ěr dùn zhì
美國教育家柏克赫斯特(Helen Huss Pakhurst)女士,于西元一九二○年于馬薩諸塞州道爾頓公立中學創(chuàng)始的教育法。以自由、自治、自學、啟發(fā)個性、集團協(xié)力為基礎,重視實驗與勞作,以養(yǎng)成創(chuàng)造能力為目的的教育。這種教育的特點是:一、給學生以活動及學習的自由,廢除時間制。二、采用彈性制,使聰穎的兒童竭力上進,不受學期的拘束。三、協(xié)力學習,以實物教學及實驗為重心,使兒童觀念真確。四、把課程列成大綱,按月分配,由學生自由學習,教師只盡指導之職。五、學校社會化。
《國語辭典》:匹特曼  拼音:pī tè màn
Pitman Isaac
人名。(西元1813~1897)英國教育家。發(fā)明匹氏速記法,著有速記音符一書,并刊行語言雜志,集近代速記法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