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3
詞典
3
分類詞匯
10
詞典
嗩吶
木嗩吶
嗩吶草
分類詞匯
瑣吶
文場
吹吹
節(jié)節(jié)高
八音會
鎖吶
雁落沙灘
百鳥朝鳳
金口角
六場通透
《國語辭典》:
嗩吶(嗩吶)
拼音:
suǒ nà
樂器名,吹管樂器。古觱篥之屬,本回族樂器,原名「蘇爾奈」。以木管為身,由細漸粗,上開八孔。木管上端為一細銅管,細銅管前端可套以蘆葦制哨子。木管下端承接一個銅質(zhì)的喇叭口。音色高亢宏亮。今常見于北管、客家八音?,F(xiàn)代國樂合奏與獨奏,常分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等不同調(diào)性嗩吶。
分類:
嗩吶
波斯
譯音
簧管
管樂器
《國語辭典》:
木嗩吶(木嗩吶)
拼音:
mù suǒ nà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于維吾爾族。歷史久遠,新疆克孜爾石窟寺里的壁畫中有伎樂人吹奏嗩吶的形象,可能是其前身。現(xiàn)代木嗩吶通體由整木旋制,下成喇叭口狀,全長約四十公分,管身開七個按音孔,音色圓潤,稍帶鼻音,通體刻有各種花紋和圖案,別具特色。也稱為「蘇爾奈」。
分類:
樂器
吹管
管樂器
流行
維吾爾族
歷史
久遠
《國語辭典》:
嗩吶草(嗩吶草)
拼音:
suǒ nà cǎo
植物名?;⒍菘茊顓炔輰伲嗄晟荼?。多生長于陰濕之地,葉心形或腎狀心形,不明顯五至七淺裂,莖葉均生腺毛。疏穗狀花序,花瓣羽狀深裂。產(chǎn)東亞至北美。
分類:
植物
植物名
多年生
草本
《漢語大詞典》:
瑣吶(瑣吶)
即嗩吶。簧管樂器。 清 俞正燮
《
癸巳類稿·簧考
》
:“簧即歗子,通俗文為哨子,喇叭、瑣吶、口琴皆有之?!?/div>
分類:
嗩吶
簧管
管樂器
《國語辭典》:
文場(文場)
拼音:
wén cháng
1.文士會集的處所。《晉書。卷三四。杜預(yù)傳。贊曰》:「元凱文場,稱為武庫?!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9511' target='_blank'>蕭穎士
贈韋司業(yè)書
:「今朝野之際,文場至廣,掞藻飛聲,森然林植?!?br />2.科舉考試的場所。唐。王起〈
和周侍郎見寄
〉詩:「貢院離來二十霜,誰知更忝主文場?!?br />3.總稱戲曲樂隊所用的管弦樂器。文場除為唱腔伴奏外,并演奏器樂曲牌、過門等過場音樂。一說稱舊時演奏弦樂的樂師。
分類:
文場
科舉
戲曲
曲藝
文壇
樂隊
考場
流行
管弦樂
桂林
京劇
柳州
胡琴
二胡
三弦
月琴
嗩吶
《漢語大詞典》:
吹吹
方言。嗩吶之類。川劇
《拉郎配》
第六場:“我是吹鼓手有吹吹為憑。他們要請我吹,我實在幫不到忙,你們看,嘴皮都吹腫啰!”
分類:
方言
嗩吶
川劇
《國語辭典》:
節(jié)節(jié)高(節(jié)節(jié)高)
拼音:
jié jié gāo
1.民間風(fēng)俗在正月初一插冬青、柏枝、芝麻梗于屋檐上,以祈求日日上進,稱為「節(jié)節(jié)高」。見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馀。卷二○。熙朝樂事》。
2.曲牌名。南曲入南呂宮,北曲入黃鐘宮,管色配六字調(diào)或凡字調(diào)。
分類:
曲牌名
杭州
風(fēng)俗
南曲
年初
初一
一把
芝麻
屋檐
檐頭
嗩吶
演奏
《漢語大詞典》:
八音會(八音會)
北方農(nóng)村的一種業(yè)余音樂組織。其樂器有鑼、鼓、鈸、笙、笛、嗩吶、二胡等。 趙樹理
《新食堂里憶故人》
:“他們都愛好民間音樂,八音會的樂器長期存在他們家里?!?span id="aj34ahj" class="book">《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勤儉辦社建設(shè)山區(qū)》:“社里還設(shè)置了圖書館……并且有八音會、讀報組等學(xué)習(xí)和文化娛樂組織?!?/div>
分類:
北方
農(nóng)村
業(yè)余
音樂
組織
樂器
嗩吶
二胡
《漢語大詞典》:
鎖吶(鎖吶)
亦作“ 鎖哪 ”。 嗩吶。管樂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明
王磐
《朝天子·詠喇叭》
曲:“喇叭,鎖哪,曲兒小,腔兒大?!?孫錦標(biāo)
《通俗常言疏證·什物》
引
《在閣知新錄》
:“近樂器中有鎖吶, 正德 時詞曲作唆哪,蓋后起之名,故字體隨人書也?!?茅盾
《子夜》
二:“風(fēng)吹來外面‘鼓樂手’的鎖吶和笛子的聲音,也顯得異常悲涼。”
分類:
嗩吶
管樂器
正面
七孔
背面
一孔
《漢語大詞典》:
雁落沙灘(雁落沙灘)
嗩吶曲。起源于 陜西 民間。以雙嗩吶模擬群雁飛鳴而下的情景,曲調(diào)悲壯。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
第一部二十:“兩個吹鼓手吹起
《雁落沙灘》
的調(diào)子,鑼鼓也響了。哀樂對于 蕭隊長 ,對于所有的在場的悲痛的人,都好像好一些似的?!痹ⅲ骸把懵渖碁罕{(diào)?!?/div>
分類:
嗩吶
起源
源于
陜西
民間
模擬
雁飛
飛鳴
而下
情景
《國語辭典》:
百鳥朝鳳(百鳥朝鳳)
拼音:
bǎi niǎo cháo fèng
樂曲名,為傳統(tǒng)嗩吶名曲,取各種禽鳥來朝見鳳凰之意,流傳于山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特色為模仿各種禽鳥的鳴叫聲,象徵百鳥朝見鳳凰之和鳴,節(jié)奏熱烈、歡快。
分類:
樂曲
嗩吶
名曲
禽鳥
來朝
朝見
鳳凰
《漢語大詞典》:
金口角
樂器名。即嗩吶。形似喇叭。因其兩端以銅為口,故名。
《
北堂書鈔
》
卷一二一引 晉 陶侃 表:“伏維武庫傾蕩,宿衛(wèi)有闕,輒簡選其差可奉獻金口角一雙?!?/div>
分類:
樂器
樂器名
嗩吶
喇叭
兩端
《漢語大詞典》:
六場通透(六場通透)
亦稱“ 六場通頭 ”。 戲曲術(shù)語。謂于文(唱)、武(打)、吹(笛、嗩吶)、拉(胡琴)、彈(月琴、三弦)、打(鑼鼓)等六種技藝無一不精。一說六場專指六種樂器的演奏,即文場的胡琴、月琴、南弦子,武場的單皮、大鑼、小鑼。 梅蘭芳 許姬傳
《舞臺生活四十年》
一集第五章:“他素性愛好戲劇,場面上鼓板、胡琴、嗩吶、海笛都拿得起來,可稱六場通頭?!?/div>
分類:
戲曲
曲術(shù)
嗩吶
胡琴
月琴
三弦
鑼鼓
六種
技藝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