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5詞典 1分類詞匯 174
《國語辭典》:潑墨(潑墨)  拼音:pō mò
一種中國山水畫的畫法。用筆蘸水著墨在畫紙上,大片灑潑,將所描繪的物體形象表現(xiàn)于畫紙。如:「潑墨山水」。
《漢語大詞典》:呈祥
呈現(xiàn)祥瑞。晉書·元帝紀(jì):“星斗呈祥, 金陵 表慶?!?宋 楊億 《奉和御制契丹出境將議回鑾五言六韻》:“靈旗風(fēng)助順,黃道日呈祥?!?/div>
《漢語大詞典》:弄晴
(1).指禽鳥在初晴時(shí)鳴囀、戲耍。 前蜀 韋莊 《謁金門》詞之一:“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一覺醒在枕上,聽得遠(yuǎn)寺鐘敲,沿村雞唱,林鴉檐雀格磔弄晴?!?br />(2).謂呈現(xiàn)晴天。 宋 陳克 《謁金門》詞之七:“細(xì)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div>
《國語辭典》:彩虹  拼音:cǎi hóng
大氣中的小水滴受日光照射時(shí),由于折射及反射作用,而于天空中形成弧形的彩色帶狀景觀,由外圈到內(nèi)圈呈現(xiàn)紅、橙、黃、綠、藍(lán)、靛、紫七種顏色。簡稱為「虹」。
《漢語大詞典》:橫翠
(1).呈現(xiàn)翠綠色。 唐 李遠(yuǎn) 《題橋賦》:“ 銅梁 杳杳以橫翠, 錦水 翩翩而逆浪?!?br />(2).指所呈現(xiàn)的翠綠色。 宋 樓鑰 《題范寬秋山小景》詩:“山高最難圖,意足不待大,尺楮眇千里,長 江 侵橫翠?!?br />(3).閣名。 宋 蘇軾 《法惠寺橫翠閣》詩:“已泛平湖思 濯錦 ,更看 橫翠 憶 峨嵋 ?!?/div>
《國語辭典》:變成(變成)  拼音:biàn chéng
由某一種形態(tài)轉(zhuǎn)換成另一種形態(tài)。
《漢語大詞典》:興慶(興慶)
呈現(xiàn)吉慶之兆。 北周 庾信 《周宗廟歌》之七:“月靈興慶,沙祥發(fā)源?!?隋 牛弘 《皇高祖太原府君神室歌》:“締基發(fā)祥,肇源興慶。”
《漢語大詞典》:送青
猶言呈現(xiàn)青色。 宋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詩之一:“一水護(hù)田將緑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明 何景明 《城東泛舟》詩:“雨意云垂白,風(fēng)情柳送青?!?span id="e9aoc51" class="book">《醒世恒言·盧太學(xué)詩酒傲王侯》:“只見水光遶緑,山色送青。”
《漢語大詞典》:酒紅(酒紅)
指飲酒后面部或眼睛呈現(xiàn)的紅色。 清 厲鶚 《春寒》詩:“漫脫春衣浣酒紅, 江 南三月最多風(fēng)?!?茅盾 《子夜》十七:“他們那些酒紅的臉上漸漸透出無事可為的寂寞的煩悶來……六對酒紅的眼睛都看定了她,像是看什么猴子變把戲?!?/div>
《國語辭典》:姿態(tài)(姿態(tài))  拼音:zī tài
姿容態(tài)度。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六七:「委曲周旋儀,姿態(tài)愁我腸?!?/div>
《漢語大詞典》:佛光
(1).佛所帶來的光明。佛教認(rèn)為佛的法力廣大,覺悟眾生猶如太陽破除昏暗,故云。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金山晃然,魔光佛光,自觀他觀,邪正混雜?!?br />(2).謂佛像上空呈現(xiàn)的光燄。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二八:“ 五臺山 佛光,其傳舊矣。《唐穆宗實(shí)録》: 元和 十五年四月四日, 河?xùn)| 節(jié)度使 裴度 奏: 五臺山 佛光寺 側(cè),慶云現(xiàn),若金仙乘狻猊,領(lǐng)其徒千萬,自巳至申乃滅?!?br />(3).指佛像表面的光澤。 明 李贄 《與城老》:“﹝寺廟﹞既幸落成,佛光燦然?!?br />(4).也稱“峨眉寶光”。太陽相對方向處的云層或霧層上圍繞人影的彩色光環(huán)。人背太陽而立,光線通過云霧區(qū)小水滴經(jīng)衍射作用所致。常見于山區(qū),我國 峨眉山 最常見。
《國語辭典》:紅暈(紅暈)  拼音:hóng yùn
中心顏色較濃,而四周漸淡的一團(tuán)紅色。如:「她氣喘喘的跑過來,雙頰泛起了紅暈,看起來更加可人。」
《國語辭典》:獻(xiàn)狀(獻(xiàn)狀)  拼音:xiàn zhuàng
1.自呈功狀。南朝宋。顏延之赭白馬賦〉:「簡偉塞門,獻(xiàn)狀絳闕?!?br />2.投訴的狀紙?!毒┍就ㄋ仔≌f。碾玉觀音》:「璩公歸去與婆婆說了,到明日寫一紙獻(xiàn)狀,獻(xiàn)來府中?!?/div>
《國語辭典》:分形  拼音:fēn xíng
1.形體分別。漢。張衡〈西京賦〉:「奇幻倏忽,易貌分形?!鼓铣?。鮑照 舞鶴賦:「態(tài)有遺妍,貌無停趣,奔機(jī)逗節(jié),角睞分形。」
2.分離。南朝宋。鮑照 贈故人馬子喬詩六首之六:「雙劍將離別,先在匣中鳴,煙雨交將夕,從此忽分形。」唐。韓愈答張徹〉詩:「首敘始識面,次言后分形。」
《國語辭典》:樣子(樣子)  拼音:yàng zi
1.外貌、模樣?!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笇⑵饺盏膬磹簶幼幽贸鰜?,捲一捲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埂段拿餍∈贰返谒亩兀骸笇W(xué)問雖未學(xué)成,樣子卻早已改變了。」也作「樣兒」。
2.款式、花樣。《紅樓夢》第六三回:「硯臺下是什么?一定又是那位的樣子,忘記了收的。」
3.可作為典范、標(biāo)準(zhǔn)的事物?!吨熳诱Z類。卷九○。祭》:「如今要知宗法祭祀之禮,須是在上之人先就宗室及世族家行了,做個(gè)樣子,方可使以下士大夫行之。」《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湯、武不合做了這個(gè)樣子,后來周室衰微,諸侯強(qiáng)大,春秋之世,二百四十二年之間,臣弒其君的也有,子弒其父的也有?!?br />4.表示約略的用語。如:「那個(gè)人我好像在哪里見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