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8
詞典
4
分類詞匯
38
佛典
5
其它
1
共38,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雨花臺
名地
追勝
十三樓
煙雨樓
肇域
鸛雀樓
暑雪
仙人洞
魏王堤
十剎海
窯臺
仙人橋
鳴玉溪
西施洞
《國語辭典》:
雨花臺(雨花臺)
拼音:
yǔ huā tái
地名。在南京市南聚寶山上,形勢雄壯,為南京扼要之地。相傳梁武帝時有云光法師講經于此,感天而雨花,故稱為「雨花臺」。地產五色石,晶瑩可愛,頗為知名。
分類:
江蘇
名勝
南京
中華
平頂
《漢語大詞典》:
名地
(1).名勝之地。 南朝 梁 蕭統(tǒng)
《示云麾弟》
詩:“實覽歷兮此名地,故遨游兮茲勝所?!?br />(2).名聲與地位。 明
李東陽
《贈右諭德謝君序》
:“然狀元名地榮峻,多不俟?jié)M考而陟?!?/div>
分類:
名地
名聲
名勝
與地
地位
《漢語大詞典》:
追勝(追勝)
尋勝,游賞名勝。 宋
李上交
《
近事會元·休假追勝為樂
》
:“ 唐明皇 開元 二十五年詔,旬節(jié)休假,并不須入曹司,任追勝為樂?!?/div>
分類:
尋勝
游賞
名勝
《漢語大詞典》:
十三樓(十三樓)
(1). 宋 代 杭州 名勝。 宋
蘇軾
《南歌子·游賞》
詞:“山與歌眉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 十三樓 ,不羨 竹西 歌吹古 揚州 。”亦稱“ 十三間樓 ”。 宋
周淙
《
乾道臨安志·樓
》
:“ 十三間樓 去 錢塘門 二里許, 蘇軾 治 杭 日,多治事於此?!?br />(2).泛指供游樂的名樓。 清
曹寅
《諸敏菴彈平調琵琶手法特妙無和之者感賦長句》
:“葉兒觕惡笑 揚州 ,官筵粉墨雜啁啾。套數(shù)空飜
《村衙鼓》
,晚風不唱 十三樓 ?!?/div>
分類:
游樂
杭州
名勝
《國語辭典》:
煙雨樓(煙雨樓)
拼音:
yān yǔ lóu
位于浙江省嘉興縣鴛鴦湖中,為吳越錢元璙所建,樓四面臨湖,景色迷濛,為城南勝景。
分類:
名勝
勝地
浙江
《漢語大詞典》:
肇域
(1).疆界。
《詩·商頌·玄鳥》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鄭玄 箋:“肇,當作兆。王畿千里之內,其民居安,乃后兆域,正天下之經界?!?孔穎達 疏:“箋以肇域共文,當謂界域營兆,故轉肇為兆。記令千里之內,民得安居,乃后正天下之經界,以四海為兆域?!?清 顧炎武 撰有
《肇域志》
,有關各地沿革、建置、山川、名勝等資料皆歸入之,有鈔本流傳。
(2).劃分。
分類:
劃分
疆界
顧炎武
沿革
建置
山川
名勝
資料
《國語辭典》:
鸛雀樓(鸛雀樓)
拼音:
guàn què lóu
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城上的一座樓亭。因常有鸛雀棲息其上,故稱為「鸛雀樓」。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五。藝文》:「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div>
分類:
名勝
山西
蒲州
州府
《漢語大詞典》:
暑雪
堂名。在 四川省 成都 武擔山 。古為 蜀 中一名勝。 宋
陸游
《遠游》
詩:“月明登 暑雪 ,木落過 秋風 ?!弊宰ⅲ骸?成都 武擔山 暑雪堂 , 歸州 巴東縣 江 上 秋風亭 ,皆絶景。” 明
曹學佺
《蜀中名勝記·成都府三》
:“ 武擔山 今在藩司門右……昔有 咒土寺 東西二臺,西臺有 暑雪軒 諸勝。”
分類:
堂名
四川
成都
名勝
《漢語大詞典》:
仙人洞
巖洞名。 江西 廬山 名勝之一,在 牯嶺 西北,為懸崖絕壁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有“佛手巖”石刻,為 南宋 寶祐 三年所刻。洞深約三丈,可容納百十人。 清 代 嘉慶 以后,洞為道士主持,改祀 呂洞賓 , 呂洞賓 為道教尊奉的仙人,故稱為“仙人洞”。巖下懸壁千仞,風光險絕。參閱 周鑾書
《廬山史話》
五。
分類:
巖洞
洞名
江西
廬山
名勝
西北
《漢語大詞典》:
魏王堤
唐 時名勝之一。 洛水 流入 洛陽 城內,過皇城 端門 ,經 尚善 、 旌善 兩坊之北,南溢為池, 貞觀 中賜 魏王泰 ,故名 魏王池 ,有堤與 洛水 相隔,名 魏王堤 。 唐
白居易
《魏王堤》
詩:“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 魏王堤 。” 唐
劉禹錫
《三月三日泛洛禊飲》
詩:“唯餘蹋青伴,待月 魏王堤 ?!?/div>
分類:
時名
名勝
洛水
洛陽
城內
皇城
《漢語大詞典》:
十剎海
湖名。 北京 名勝之一。 清 富察 敦崇
《燕京歲時記·十剎?!?/span>:“ 十剎海 俗呼 河沿 ,在 地安門 外迤西,荷花最盛…… 德勝橋 以東,昔 成親王 府、今 醇親王 府前者,謂之 后海 ,即所謂 十剎海 者是也。 三座橋 以東、 響閘 迤左者,謂之 前海 ,即所謂 蓮花泡子 者是也。今之游者但謂之 十剎海 焉?!?潘飛聲
《二閘泛舟至聽水處啜茗放歌》
:“此地遠勝 十剎海 ,
《水調》
度曲歌扣舷?!眳⒁姟?什剎海 ”。
分類:
湖名
北京
名勝
《漢語大詞典》:
什剎海
也寫作“十剎海”。在 北京市 西城區(qū) 。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稱。 元 代名 海子 ,為一寬而長的水面, 明 初縮小,后逐漸形成 西海 、 后海 、 前海 ,三海水道相通。自 清 代起就成為游樂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蕩漾,岸邊垂柳毿毿,遠山秀色如黛,風光綺麗,為燕京勝景之一。
分類:
寫作
北京
西城
城區(qū)
四周
原有
佛寺
《漢語大詞典》:
窯臺
北京 名勝之一。又稱 瑤臺 。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瑤臺》
:“ 瑤臺 即 窰臺 ,在 正陽門 外 黑窰廠 地方。時至五月,則搭涼篷,設茶肆,為游人登眺之所。亦南城之一古蹟也?!?/div>
分類:
北京
名勝
《漢語大詞典》:
仙人橋(仙人橋)
浙江省 雁蕩山 名勝之一。在 雁蕩 蔡家?guī)X 附近的 仙亭山 背脊,兩崖對峙,石橋橫架其上,長約百米,寬約二十米,傳說 東周 靈王 太子 晉 騎鶴吹簫于此,后人因稱“仙人橋”。 明 章綸 有
《仙人橋》
詩。亦省稱“ 仙橋 ”。 明
朱諫
《仙橋》
詩:“仙橋只在云深處,欲問丹梯未有媒?!?/div>
分類:
浙江
雁蕩山
名勝
《漢語大詞典》:
鳴玉溪(鳴玉溪,鳴玉谿)
亦作“ 鳴玉谿 ”。水名。 蜀中 名勝之一。故址在今 四川省 忠縣 西。溪流水聲濺濺如鳴佩玉,故稱。 明
曹學佺
《蜀中名勝記·忠州》
:“溪在治西二里,發(fā)源 西厓水 ,聲如佩玉…… 宋 錢求之 詩云:‘ 鳴玉溪 邊堪寓目, 木蓮洞 下更關情。 忠州 好景無人説,祇得孤城小市民。’”
分類:
水名
蜀中
名勝
故址
四川
《漢語大詞典》:
西施洞
江蘇省 蘇州市 靈巖山 名勝之一。 宋
陳善
《
捫虱新話·西施洞庶子泉為僧改易
》
:“ 姑蘇 靈巖寺 本 吳王 別館,寺有 西施洞 、 採香徑 、 響屧廊 ,遺跡甚多?!?/div>
分類:
江蘇
蘇州
靈巖
巖山
名勝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