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47,分124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臺旨
漢臺
臺斗
金銀臺
漸臺
珍臺
舊臺
望鄉(xiāng)臺
留臺
臺寺
嘯臺
臺翰
舞臺
隗臺
恢臺
《國語辭典》:臺旨(臺旨)  拼音:tái zhǐ
對長官、上司所下命令的敬稱。元。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因為楊衙內(nèi)妄奏不實,奉上司臺旨,著小官親身體察?!?/div>
《駢字類編》:漢臺(漢臺)
唐 劉禹錫 寄陜州姚中丞 禹跡想前事,漢臺馀故丘。
《漢語大詞典》:臺斗
比喻宰輔重臣。臺,三臺星;斗,北斗。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a>詩:“及乎 貞觀 初,尚書踐臺斗?!?明 李東陽 《同年祭傅文穆公文》:“地極臺斗,望隆冠紳?!?清 陳維嵩 《莊椿歲·壽高陽李相國》詞:“緑髩調(diào)羹,黑頭補袞,人間臺斗?!?/div>
《漢語大詞典》:金銀臺(金銀臺)
傳說仙人所居的金銀筑成的樓臺。《文選·郭璞〈游仙詩〉》:“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李善 注:“《漢書》: 齊威 宣 、 燕昭 使人入海,求 蓬萊 、 方丈 、 瀛洲 。此三神山者,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而黃金白銀為宮闕?!?唐 李白 《游泰山》詩之一:“登高望 蓬 瀛 ,想象金銀臺?!?明 劉基 《朗月行》:“寒光噴浸碧落外,白浪涌作金銀臺。”
《漢語大詞典》:漸臺(漸臺)
(1).臺名。在 湖北省 江陵縣 東。 楚昭王 出游,留夫人 漸臺 之上。 江 水大至,臺崩,夫人流而死。參閱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昭貞姜。
(2).臺名。在 陜西省 長安縣 。 漢武帝 作 建章宮 , 太液池 中有 漸臺 ,高二十馀丈,臺址在水中,故名。 漢 末 劉玄 兵從 宣平門 入, 王莽 逃至 漸臺 上,為眾兵所殺。參閱漢書·郊祀志下《王莽傳下》,三輔黃圖·臺榭
(3).星名,在織女星旁。隋書·天文志上:“東足四星曰漸臺,臨水之臺也?!?/div>
《漢語大詞典》:珍臺(珍臺)
華美的臺。 漢 揚雄 《甘泉賦》:“珍臺閒館,琁題玉英?!?唐 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香闕神行,珍臺妙立。”宋史·樂志十六:“珍臺閒館棲神也,獻饗永無窮。”
分類:華美
《韻府拾遺 灰韻》:舊臺(舊臺)
庾肩吾詩:魯國觀遺殿,韓城想舊臺。
《國語辭典》:望鄉(xiāng)臺(望鄉(xiāng)臺)  拼音:wàng xiāng tái
相傳冥界中的看臺。死者的靈魂登臨眺望,可以看到他陽世家中的情狀。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我每日哭啼啼守住望鄉(xiāng)臺,急煎煎把讎人等待。」《聊齋志異。卷二。耿十八》:「又移時,見有臺,高可數(shù)仞,游人甚夥,囊頭械足之輩,嗚咽而下上,聞人言為『望鄉(xiāng)臺』。」
《漢語大詞典》:留臺(留臺)
(1).指古代帝王因故離京,奉命留守京師之官及其機構。古稱禁城為臺城,故名。 唐 宋 時在陪都、行在所設留守之官,亦稱“ 留臺 ”。晉書·惠帝紀:“﹝ 張方 ﹞劫帝幸 長安 ……僕射 荀藩 、司隸 劉暾 、太常 鄭球 、 河南 尹 周馥 與其遺官在 洛陽 ,為留臺,承制行事,號為東西臺焉?!?span id="0m2xz7g" class="book">《晉書·安帝紀》:“辛亥,帝蒙塵于 潯陽 。庚申, 劉裕 置留臺,具百官?!?span id="wklcems" class="book">《宣和遺事》后集:“是時朝廷所用 汪伯彥 、 黃潛善 初無遠略, 東京 委之御史, 南京 委之留臺……所報皆道聽涂説之言?!?br />(2).特指王朝遷都后,留置于舊都之官署。相當于留都。魏書·于烈傳:“及遷 洛陽 ,人情戀本,多有異議。 高祖 問 烈 曰:‘卿意如何?’ 烈 曰……‘樂遷之與戀舊,唯中半耳。’ 高祖 曰:‘卿既不唱異,即是同,深感不言之益。宜且還舊都,以鎮(zhèn) 代邑 。’敕留臺庶政,一相參委?!?清 夏燮 中西紀事·海疆殉難記:“留臺多烽燧之虞,列堠少藩籬之固?!眳⒁姟?留守 ”、“ 留都 ”。
(3).指御史臺。 清 錢謙益 《送詹葉二御史赴南臺》詩:“本朝風紀出留臺,況復臨軒御遣來。”
《駢字類編》:臺寺(臺寺)
唐書李密傳:隋越王侗遣將劉長恭、房崱討密,又令裴仁基統(tǒng)兵出成皋西。密乃為十隊,跨洛水,抗東西二軍,令單雄信、徐世績、王伯當騎為左右翼,自引麾下急擊長恭等,破之。東都震恐,眾保太微城,臺寺俱滿。又杜景佺傳:改秋官員外郎,與侍郎陸元方按員外郎侯味虛罪已,推輒釋之。武后怒其不待報,元方大懼,景佺獨曰:陛下明詔,六品、七品官文辨已定,待命于外。今雖罪臣,奈明詔何?宰相曰:詔為司刑設,何預秋官邪?景佺曰:詔令一布,無臺、寺之異。后以為守法,擢鳳閣舍人。
《漢語大詞典》:嘯臺(嘯臺)
即 阮公 嘯臺 。又名 阮籍臺 。在今 河南 尉氏縣 東南。 清 吳偉業(yè) 《梅村》詩:“閒窗聽雨攤詩卷,獨樹看云上 嘯臺 ?!?吳翌鳳 箋注:“ 東晉 江微 《陳留志》:‘ 阮嗣宗 善嘯,聲與琴諧, 陳留 有 阮公 嘯臺 ?!?樂史 《寰宇記》:‘ 阮籍臺 在 尉氏縣 東南二十步,。 籍 每追名賢攜酌長嘯於此?!?/div>
分類:阮籍河南
《漢語大詞典》:臺翰
(1).猶臺輔。翰,輔翼。 晉 袁宏 后漢紀·安帝紀:“﹝ 楊震 ﹞忝當臺翰之任,故不敢不盡言之?!?br />(2).對人來函的敬稱。 宋 歐陽修 《與韓忠獻王書》:“獲捧臺翰,伏承經(jīng)寒、動止萬福,下情欣慰?!?/div>
《國語辭典》:舞臺(舞臺)  拼音:wǔ tái
1.劇場內(nèi)供演戲的地方。唐。沈佺期奉和圣制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詩:「池影搖歌席,林香散舞臺。」
2.比喻供某種事件、人物發(fā)展表現(xiàn),含有多變特質(zhì)的特定場合。如:「人生舞臺」、「政治舞臺」、「歷史舞臺」。
《漢語大詞典》:隗臺(隗臺)
戰(zhàn)國 燕昭王 為 郭隗 筑的臺。也稱 黃金臺 。 唐 羅隱 《送章碣赴舉》詩:“ 龍門 盛事無因見,費盡黃金老 隗臺 。” 唐 元稹 《處分幽州德音》:“ 燕 趙 之間,古多奇士, 隗臺 如在,代豈乏賢?”參見“ 黃金臺 ”。
《國語辭典》:黃金臺(黃金臺)  拼音:huáng jīn tái
1.地名。位今河北省易水縣境內(nèi)。戰(zhàn)國時燕昭王欲復齊人滅國的仇恨,要招納賢士,于是以郭隗為師,為之筑臺,布金于上,以招致四方豪杰,稱為「黃金臺」。后亦用以指招攬賢良的地方。南朝宋。鮑照放歌行〉:「豈伊白璧賜,將起黃金臺?!购喎Q為「金臺」。
2.戲曲劇目。周代故事戲。敘述齊湣王寵鄒妃及太監(jiān)伊立,而欲殺世子田法章,法章出亡,后為御史田單所救。此戲有時亦與《火牛陣》合演。
《國語辭典》:恢臺(恢臺)  拼音:huī tái
廣大的樣子?!冻o。宋玉。九辯》:「冬又申之以嚴霜,收恢臺之孟夏兮。」
分類:旺盛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