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7詞典 3分類詞匯 194
共194,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大幽
驃國
槃木
須句
有邰
南潯
扶余
朱波
嵞山
馬韓
萊夷
天毒
呂宋
秦韓
南氏
《漢語大詞典》:大幽
(1).傳說中的古國名。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 北海 之內(nèi)……有 大幽之國 。有 赤脛之民 ?!?br />(2).幽冥。指地下,陰間。 漢 蔡邕 《司徒袁公夫人馬氏碑銘》:“不享遐年,以永春秋。往而不返,潛淪大幽。”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淪大豳而下沉,凌辰極而上游?!?唐 韓愈 《送無本師歸范陽》詩:“眾鬼囚大幽,下覻襲玄窞。” 宋 蘇舜欽 《夏熱晝寢感詠》:“姦讒囚大幽,上壓九 崑崙 ?!?/div>
《漢語大詞典》:驃國(驃國)
古國名。在今 緬甸 境內(nèi)。 唐 元稹 《驃國樂》:“ 驃 之樂器頭象駝,音聲不合十二和。”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驃國:“ 驃國 ,在 永昌 故郡南二千餘里,去 上都 一萬四千里。其國境,東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 緬甸 ﹞於 唐 為 驃國 。”
《漢語大詞典》:槃木
1.謂枝干盤曲的樹。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衡天 ,有 先民之山 ,有槃木千里。”
2.古國名。后漢書·種暠傳:“ 岷山 雜落皆懷服 漢 德。其 白狼 、 槃木 、 唐菆 、 卭 、 僰 諸國,自前刺史 朱輔 卒后遂絶; 暠 至,乃復(fù)舉種向化?!?唐 司空?qǐng)D 《復(fù)安南碑》:“匪徒 封離 授首,三十六之種落迎降; 槃木 歸仁,六百萬之賓夷向化?!?/div>
《漢語大詞典》:須句(須句)
亦作“ 須胊 ”。 春秋 時(shí)古國名。在今 山東省 東平縣 東南。左傳·僖公二十一年:“ 任 、 宿 、 須句 、 顓臾 , 風(fēng) 姓也?!?杜預(yù) 注:“ 須句 在 東平 須昌縣 西北?!?span id="t18byv4" class="book">《公羊傳·僖公二十二年》:“春,公伐 邾婁 ,取 須胊 。” 何休 注:“ 胊 ,其俱反。《左氏》作‘句’。” 唐 之 鄆州 ,屬古 須句國 。后因以借指 鄆州 。 唐 韓愈 《奉和兵部張侍郎酬鄆州馬尚書祇召途中見寄開緘之日馬帥已再領(lǐng)鄆州之作》詩:“再領(lǐng) 須句國 ,仍遷 少昊 司?!?/div>
《漢語大詞典》:有邰
古國名。 姜 姓, 炎帝 之后。 周 代 后稷 母 姜嫄 ,為 有邰氏 女。故址在今 陜西省 武功縣 西南。有,詞頭。《詩·大雅·生民》:“誕 后稷 之穡,有相之道……實(shí)穎實(shí)栗,即 有邰 家室。” 毛 傳:“ 邰 , 姜嫄 之國也。 堯 見天因 邰 而生 后稷 ,故國 后稷 於 邰 。”史記·周本紀(jì):“ 周 后稷 ,名 棄 。其母 有邰氏 女,曰 姜原 ?!?張守節(jié) 正義引說文:“ 邰 , 炎帝 之后, 姜 姓,封 邰 , 周棄 外家。”
《漢語大詞典》:南?。蠞。?/div>
傳說中的古國名。 晉 王嘉 拾遺記·虞舜:“ 南潯 之國,有洞穴陰源。其下通地脈。中有毛龍、毛魚,時(shí)蛻骨於曠澤之中。魚、龍同穴而處。其國獻(xiàn)毛龍,一雌一雄,故置豢龍之官;至 夏 代養(yǎng)龍不絶,因以命族。至 禹 導(dǎo)川,乘此龍。及四海攸同,乃放 河 汭?!?/div>
分類:古國
《漢語大詞典》:扶余(扶餘)
(1).古國名。位于 松花江 平原。 晉 太康 年間為 鮮卑族 慕容氏 所破,后復(fù)受他族頻頻襲擾,至 南朝 宋 、 齊 間消亡。參閱后漢書·東夷傳·夫馀國、晉書·四夷傳·夫馀國。后借為假托的國名。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入 扶餘國 ?!?古直 《虬髯客》詩:“萬丈紅光海外起,坐擁 扶餘 作天子?!?br />(2).復(fù)姓。 唐 有司稼正卿 扶馀隆 。見金石萃編·唐贈(zèng)泰師孔宣公碑《乾封祭文》。
《漢語大詞典》:朱波
古國名。今 緬甸 。新唐書·南蠻傳下·驃:“ 驃 ,古 朱波 也,自號(hào) 突羅朱 , 闍婆國 人曰 徒里拙 。在 永昌 南二千里,去京師萬四千里。”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緬甸東北兩路地形考:“ 永昌 府, 虎踞 、 天馬 二關(guān)外,為 緬甸 。 緬 ,古 朱波 也,在 唐 為 驃 國?!?清 黃遵憲 《錫蘭島臥佛》詩:“極南到 朱波 ,窮北踰 靺鞨 ?!?/div>
《漢語大詞典》:嵞山
(1).即 涂山 。山名,即 浙江省 的 會(huì)稽山 。相傳 夏禹 大會(huì)諸侯于此。說文·屾部:“嵞, 會(huì)稽山 也?!?段玉裁 注:“蓋 大禹 以前名 嵞山 , 大禹 以后則名 會(huì)稽山 ?!?br />(2).即 涂山 。 嵞山國 ,古國名,在今 安徽省 懷遠(yuǎn)縣 東南。說文·屾部:“嵞……一曰 九江 當(dāng)涂 也?!?段玉裁 注:“一曰者,別一義。謂 嵞山 在 九江 當(dāng)涂 也。《地理志》:‘ 九江郡 當(dāng)涂 。’ 應(yīng)劭 曰:‘ 禹 所娶 涂山氏 國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34' target='_blank'>《楚辭·天問》:“ 禹 之力獻(xiàn)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 嵞山 女,而通之于 臺(tái)桑 ?” 洪興祖 補(bǔ)注引 蘇鶚 《演義》云:“《文字音義》云:‘ 嵞山 ,古國名, 夏禹 娶之?!?span id="dx6sfsj" class="book">《宋書·樂志一》:“ 禹 省南土, 嵞山 之女令其妾候 禹 於 嵞山 之陽?!眳⒁姟?涂山 ”。
《國語辭典》:涂山(塗山)  拼音:tú shān
山名。位于安徽省懷遠(yuǎn)縣東南,淮河?xùn)|岸,與荊山相對(duì)。中夾淮河。也稱為「當(dāng)涂山」。
《漢語大詞典》:馬韓(馬韓)
古國名。三 韓 之一。在今 朝鮮半島 南部。后為 百濟(jì) 所滅。后漢書·東夷傳·三韓:“ 韓 有三種:一曰 馬韓 ,二曰 辰韓 ,三曰 弁韓 ?!?span id="2yp6540" class="book">《晉書·武帝紀(jì)》:“﹝ 太康 七年﹞是歲, 扶南 等二十一國, 馬韓 等十一國遣使來獻(xiàn)。”舊唐書·東夷傳·百濟(jì):“ 百濟(jì)國 ,本亦 扶餘 之別種,嘗為 馬韓 之故地?!?/div>
《漢語大詞典》:萊夷(萊夷)
古國名。 殷 周 時(shí)分布在今 山東半島 東北部。 魯襄公 六年為 齊 所滅。《書·禹貢》:“ 萊夷 作牧?!?孔 傳:“ 萊夷 ,地名,可以放牧?!?宋 王禹偁 《黑裘》詩:“野蠶自成繭,繰絡(luò)為山紬。此物產(chǎn)何許, 萊夷 負(fù)海州?!?/div>
《漢語大詞典》:天毒
(1).古國名?;蛞詾榧?天竺 ( 印度 的古稱)。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 東海 之內(nèi), 北海 之隅,有國名曰 朝鮮 、 天毒 ?!?郭璞 注:“ 天毒 ,即 天竺國 ?!?袁珂 校注引 王崇慶 云:“ 天毒 疑別有意義。 郭 以為即 天竺國 , 天竺 在西域, 漢明帝 遣使迎佛骨之地,此未知是非也?!?br />(2).指 印度 。 章炳麟 《訄書·平等難》:“ 天毒 之俗,區(qū)人類為四等。”
《漢語大詞典》:呂宋
(1).古國名。即今 菲律賓 群島中的 呂宋島 。 宋 元 以來, 中國 商船常到此貿(mào)易, 明 代稱之為 呂宋 。過去 華 僑去 菲律賓 者多在 呂宋 登陸,故以 呂宋 為 菲律賓 之通稱。在 西班牙 統(tǒng)治 菲律賓 時(shí)代, 華 僑又稱 西班牙 為 大呂宋 ,稱 菲律賓 為 小呂宋 。明史·外國傳四·呂宋:“ 呂宋 居 南海 中,去 漳州 甚近。 洪武 五年正月遣使偕 瑣里 諸國來貢?!?span id="h7skiam" class="book">《清史稿·屬國傳三·蘇祿》:“ 西班牙 既據(jù) 呂宋 ,欲以 蘇祿 為屬國, 蘇祿 不從, 西 人以兵攻之,為所敗。” 清 胡燏棻 《上變法自強(qiáng)條陳疏》:“以低潮十成之銀,易庫紋十成之價(jià),如 墨西哥 、 呂宋 、 日本 等國之洋錢是也。”
(2).呂宋煙之省稱。 老舍 《二馬》第三段三:“ 伊牧師 拿著那根呂宋煙,始終沒點(diǎn),又不好意思放下,叫人家看出沒有吃呂宋的本事?!眳⒁姟?呂宋煙 ”。
《國語辭典》:呂宋煙(呂宋菸)  拼音:lǚ sòng yān
菲律賓的呂宋島所產(chǎn)的雪茄煙。
《漢語大詞典》:秦韓(秦韓)
(1).古國名。 辰韓 的別名。后漢書·東夷傳·三韓:“ 辰韓 ,耆老自言 秦 之亡人,避苦役,適 韓國 , 馬韓 割東界地與之。其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為徒,有似 秦 語,故或名之為 秦韓 ?!?br />(2).指 戰(zhàn)國 時(shí) 秦國 和 韓國 。戰(zhàn)國策·秦策三:“ 秦 韓 之地形,相錯(cuò)如繡。”
《漢語大詞典》:南氏
古國名。逸周書·史記:“昔 有南氏 有二臣貴寵,力鈞勢(shì)敵,競(jìng)進(jìn)爭權(quán),下爭朋黨,尹弗能禁, 南氏 以分?!?盧文弨 集釋:“ 有南之國 ,水經(jīng)注以為在 南郡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