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7詞典 3分類詞匯 194
《漢語大詞典》:庸蜀
泛指 四川 。 庸 、 蜀 皆古國(guó)名。 庸 在 川 東 夔州 一帶, 蜀 在 成都 一帶。三國(guó)志·蜀志·后主傳:“乘間阻遠(yuǎn),保據(jù) 庸 蜀 ?!?唐 杜甫 《揚(yáng)旗》詩:“此堂不易升, 庸 蜀 日已寧?!?宋 王禹偁 《寄獻(xiàn)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詩:“ 庸 蜀 既即敘,出命 玉津宰 ?!?/div>
《漢語大詞典》:有攸
古國(guó)名。有,詞頭。《書·武臣》:“ 有攸 不惟臣,東征,綏厥士女?!?span id="4p6zq0w" class="book">《孟子·滕文公下》引此文, 楊伯峻 注曰:“根據(jù)甲文和晚 商 金文都有 攸國(guó) 之名?!?/div>
《漢語大詞典》:有莘
亦作“ 有侁 ”。
(1).古國(guó)名。有,詞頭。 姒 姓, 夏禹 之后。 周文王 妃 太姒 為 有莘 之女。故址在今 陜西省 合陽縣 東南。史記·夏本紀(jì)“ 禹 之父曰 鮌 ” 司馬貞 索隱引世本:“ 鯀 取 有莘氏 女,謂之 女志 ,是生 高密 ?!?高密 , 禹 所封國(guó)。
(2). 商湯 娶 有莘氏 之女,即其國(guó)。故址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舊 陳留縣 東。一說,在今 山東省 曹縣 北。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登 有莘 之虛以觀師。” 楊伯峻 注:“ 莘 ,舊國(guó)名……據(jù)《春秋輿圖》, 有莘氏 之虛在今 山東省 曹縣 西北?!?span id="4fmucjb" class="book">《呂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採(cǎi)桑,得嬰兒于空桑之中,獻(xiàn)之其君,其君令烰人養(yǎng)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 伊水 之上孕……故命之曰 伊尹 ?!?高誘 注:“侁,讀曰莘。”史記·殷本紀(jì):“ 伊尹 名 阿衡 。 阿衡 欲奸 湯 而無由,乃為 有莘氏 媵臣?!?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古 莘國(guó) 在 汴州 陳留縣 東五里,故 莘城 是也。”
《漢語大詞典》:占城
古國(guó)名。故地在今 越南 中南部。古稱 林邑 , 唐 元和 后稱 環(huán)王 ,后又稱 占城 。 宋 蘇軾 《歇白塔鋪》詩:“ 吳 國(guó)晚蠶初斷葉, 占城 早稻欲移秧?!?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玉:“凡琉璃石,與 中國(guó) 水精、 占城 火齊,其類相同,同一精光明透之義?!?/div>
《國(guó)語辭典》:西王母  拼音:xī wáng mǔ
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zāi)疫和刑罰的怪神,后于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傳西王母住在昆崙山的瑤池,園里種有蟠桃,食之可長(zhǎng)生不老。也稱為「金母」、「瑤池金母」、「王母」、「王母娘娘」。
《國(guó)語辭典》:百濟(jì)(百濟(jì))  拼音:bǎi jì
國(guó)名。位于今朝鮮半島西南部。相傳是東漢末年扶馀王尉仇臺(tái)的后代,因以百家濟(jì)海立國(guó),故稱為「百濟(jì)」。晉時(shí)盡據(jù)馬韓地,吞并諸國(guó),屢與高麗、新羅作戰(zhàn)。隋末唐初頻頻遣使來華。后因頻侵新羅欲斷其通華之路,而為唐高宗所滅。見《舊唐書。卷一九九。東夷傳。百濟(jì)傳》。
《漢語大詞典》:林邑
南海 古國(guó)名。故地在今 越南 中南部。公元192年(一說137年)建國(guó)。 中國(guó) 史籍初稱之為 林邑 , 唐 至德 以后改稱 環(huán)王 。公元九世紀(jì)后期改稱 占城 。自 五代 以后, 中國(guó) 正史和諸蕃志、島夷志略《瀛涯勝覽》等書均有記述。十七世紀(jì)末亡于 廣南 阮氏 。晉書·四夷傳·林邑國(guó):“ 林邑國(guó) 本 漢 時(shí) 象林縣 ,則 馬援 鑄柱之處也,去 南海 三千里?!?唐 韓愈 《送鄭尚書序》:“其海外雜國(guó),若 躭浮羅 、 流求 、 毛人 、 夷亶 之州, 林邑 、 扶南 、 真臘 、 于陀利 之屬,東南際天地以萬數(shù)?!?朱熹 注:“ 林邑 ,一曰 環(huán)王 ,在 交州 南,海行三千里。” 清 趙翼 《銅鼓歌》:“ 南海 廟曾見銅鼓,獻(xiàn)自 林邑 番王府?!?/div>
《漢語大詞典》:有蘇(有蘇)
古國(guó)名。故址在今 河北省 沙河縣 西北。有,詞頭。國(guó)語·晉語一:“ 殷辛 伐 有蘇 , 有蘇氏 以 妲己 女焉?!?韋昭 注:“ 有蘇 , 己 姓之國(guó), 妲己 其女也?!?/div>
《漢語大詞典》:夫南
即 扶南 , 中南半島 古國(guó)。位今 柬埔寨 。
《漢語大詞典》:顓臾(顓臾)
古國(guó)名。故址在今 山東省 費(fèi)縣 西北。左傳·僖公二十一年:“ 任 、 宿 、 須句 、 顓臾 、 風(fēng) 姓也,實(shí)司 大皥 與 有濟(jì) 之祀,以服事諸夏?!?杜預(yù) 注:“ 顓臾 在 泰山 南 武陽縣 東北。” 清 曹寅 《過沂水有懷芷園弟》詩:“寒事 顓臾 早,征軺 沂水 初?!?章炳麟 《封建考》:“ 於周 亦有 任 、 宿 、 須句 、 顓臾 ,實(shí)祀 有濟(jì) ,蓋佌諸侯。”
《漢語大詞典》:黑齒(黑齒)
(1).古國(guó)名。古籍所說不一,已難確指。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有 黑齒 之國(guó)?!?郭璞 注:“黑齒,齒如漆也?!?span id="ygyvckc" class="book">《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西教沃民,東至 黑齒 ?!?span id="dld19vh" class="book">《新唐書·南蠻傳下》:“羣蠻種類,多不可記,有 黑齒 、 金齒 、 銀齒 三種?!?清 黃遵憲 《和鍾西耘庶常德祥津門感懷詩》之六:“ 黑齒 雕題 徵鬼籙,赤文緑字詡天書。”
(2).染黑牙齒。古代婦女的一種妝飾。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八章:“女子既為男子私有之物,但供男子玩弄,故穿耳、裹足、細(xì)腰、黑齒、剃眉、敷黛、施脂、抹粉、詭髻、步搖,不惜損壞身體以供男子一日之娛。”
(3).復(fù)姓。 唐 有 黑齒常之 。
《漢語大詞典》:有果
古國(guó)名。有,詞頭。逸周書·史記:“昔 有果氏 好以新易故。故者,疾怨,新故不和。內(nèi)爭(zhēng)朋黨,陰事外權(quán), 有果氏 以亡?!?孔晁 注:“ 有果 ,亦國(guó)名也?!?/div>
《漢語大詞典》:樂民(樂民)
傳說中的古國(guó)名。《淮南子·墬形訓(xùn)》:“ 西王母 在 流沙 之瀕, 樂民 、 拏閭 在 昆倫 、 弱水 之洲。”
分類:古國(guó)
《國(guó)語辭典》:句驪(句驪)  拼音:gōu lí
國(guó)名。位于今朝鮮半島,介于黃海、日本海之間。晉。江統(tǒng) 徙戎論:「滎陽句驪本居遼東塞外,正始中,幽州刺史毋丘儉伐其叛者之域,可為寒心?!挂卜Q為「高麗」、「朝鮮」。
《漢語大詞典》:有扈
古國(guó)名。 夏啟 立, 有扈 不服,滅之,其子孫以國(guó)為姓。故址在今 陜西省 戶縣 北。有,詞頭。書·甘誓:“ 啟 與 有扈 ,戰(zhàn)于 甘 之野?!?孔 傳:“ 有扈 與 夏 同姓,恃親而不恭?!?span id="o0fdm6f" class="book">《淮南子·齊俗訓(xùn)》:“昔 有扈氏 為義而亡?!?高誘 注:“ 有扈 , 夏啟 之庶兄也。以 堯 舜 舉賢, 禹 獨(dú)與子,故伐 啟 。 啟 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