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6詞典 1分類詞匯 165
《漢語大詞典》:云翹(雲(yún)翹)
(1).樂舞名。后漢書·祭祀志中:“先立秋十八日,迎黃靈于中兆,祭 黃帝 后土 ……八佾舞《云翹》、《育命》之舞。”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樂有《云翹》之舞,牲非蠒栗之牛。”
(2).彩云。 晉 陸云 《吳故丞相陸公誄》:“清輝秀穎,云翹映晨?!?宋 錢惟演 《清風》詩:“已覺云翹動,還驚月幌開?!?br />(3).高聳的發(fā)髻。亦借指美女。 宋 王千秋 《瑞鶴仙·韓南澗生日》詞:“金船滿酌,云翹低祝?!?清 李漁 《憐香伴·驚遇》:“因此上卸卻云翹,重把兒時小髻梳?!?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xù)編》卷二:“﹝尼 靜照 ﹞在掖庭二十五年,作宮詞百首。 崇禎 甲申,祝髮為尼。《西江月》云:‘有恨慵彈緑綺,無情懶整云翹?!?br />(4).仙女名。相傳為天宮里的女官。 唐 裴铏 《傳奇·裴航》:“是小娘子之姊 云翹夫人 , 劉綱仙君 之妻也,已是高真,為 玉皇 之女吏?!?宋 趙磻老 《念奴嬌·中秋垂虹和韻》詞:“夜久露落瓊漿,神京歸路,有 云翹 前跡。”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品》:“其妹 善姑 亦娟秀,并有詩云:‘ 云翹 繼起賽 云英 ,踏月歸來調(diào)素箏?!?/div>
《漢語大詞典》:雙角(雙角)
(1).兩只角。 唐 儲光羲 《述韋昭應畫犀牛》詩:“雙角前嶄嶄,三蹄下駸駸。” 唐 王建 《荊門行》:“大蛇過處一山腥,野牛驚跳雙角折?!?br />(2).指古代孩童或青年女子頭頂上的兩束發(fā)髻。 唐 白居易 《東城晚歸》詩:“一條邛杖懸龜榼,雙角 吳 童控馬銜?!?/div>
《漢語大詞典》:燕釵(燕釵)
舊時婦女別在發(fā)髻上的一種燕子形的釵。 唐 李賀 《湖中曲》:“燕釵玉股照青渠, 越王 嬌郎小字書?!?葉蔥奇 注:“燕釵,指燕子形的釵?!?元 楊維楨 《題楊妃春睡圖》詩:“蟠龍髻重未勝綰,燕釵半落犀梳偃?!?清 朱昆田 《和遠士無題》之三:“燕釵新綴小於菟,五色絲纏八角符?!?/div>
《國語辭典》:鴉鬟(鴉鬟)  拼音:yā huán
1.婢女。南唐。成彥雄 詩:「雕籠鸚鵡將棲宿,不許鴉鬟轉(zhuǎn)轆轤?!挂卜Q為「丫鬟」。
2.鴉髻。唐。陸龜蒙和襲美館娃宮懷古〉詩五首之二:「一宮花渚漾漣漪,倭墮鴉鬟出繭眉。」
《國語辭典》:丫髻  拼音:yā jì
形容婦女烏黑如鴉羽的發(fā)髻。
《漢語大詞典》:碧螺
指少女的一種螺殼狀發(fā)髻。 宋 王圭 《宮詞》:“十三垂髻碧螺鬆,學舞經(jīng)年后苑中?!?/div>
《漢語大詞典》:青鬟
黑色環(huán)形發(fā)髻。借指美人。 南唐 陳陶 《洛城見賀自真飛升》詩:“朱頂舞低迎絳節(jié),青鬟歌對駐香軿。”
《漢語大詞典》:髻丫
(1).盤于頭頂左右兩邊的發(fā)髻。 宋 蘇軾 《送筍芍藥與公擇》詩之二:“還將一枝春,插向兩髻丫。” 宋 陸游 《浣花女》詩:“江頭女兒雙髻丫,常隨阿母供桑麻。”
(2).比喻植物頂部分杈。 清 曹寅 《冬蘭》詩之一:“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div>
《國語辭典》:丫頭(丫頭)  拼音:yā tou
1.古代女孩頭上常梳丫形發(fā)髻,因而稱女孩為「丫頭」。如:「黃毛丫頭」。唐。劉禹錫〈寄贈小樊〉詩:「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br />2.婢女。《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日前見歙縣汪汝鸞家有個丫頭,時常到溪邊洗東西?!埂都t樓夢》第四回:「因那日買了一個丫頭,不想是拐子拐來賣的。」
3.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或長輩對關(guān)系非常親密的女孩的昵稱。如:「丫頭,爺爺奶奶很想你,有空回來走走?!?/div>
《漢語大詞典》:佛髻
呈盤曲狀發(fā)髻的美稱。相傳佛發(fā)旋曲為螺形,故稱。 唐 李商隱 《鏡檻》詩:“仙眉瓊作葉,佛髻鈿為螺。”
《漢語大詞典》:頭須(頭鬚)
(1).頭發(fā)和胡須。東觀漢記·吳良傳:“前見 良 頭鬚皎然,衣冠甚偉?!?宋 楊萬里 《行路難》詩:“雪色少年成皺鐵,鐵色頭鬚卻成雪?!?br />(2).扎在發(fā)髻上類似穗子的裝飾品。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頭綰三角兒,三條紅羅頭鬚,三隻短金釵?!?span id="ibe6q22" class="book">《水滸傳》第五一回:“那小衙內(nèi)穿一領(lǐng)緑紗衫兒,頭上角兒拴兩條珠子頭鬚?!?/div>
《漢語大詞典》:髻螺
盤旋如螺狀的發(fā)髻。 元 張可久 《憑闌人·席上分題》曲:“粧淡亭亭堆髻螺,歌緩盈盈停眼波?!?明徐復祚《紅梨記·潛窺》:“則恐怕露溼漬纖羅,則恐怕樹影參差攪鬆髻螺。” 清 舒位 《黔苗竹枝詞·龍家苗之一》:“狗耳亭苕綰髻螺,鬼竿影里兩婆娑?!?/div>
《漢語大詞典》:雙螺(雙螺)
(1).指少女頭上的兩個螺形發(fā)髻。 宋 姜夔 《少年游·戲張斗甫》詞:“雙螺未合,雙蛾先斂,家在碧云西?!?清 褚人穫 《堅瓠二集·角妓垂螺》:“《晏小山詞》:‘雙螺未學同心綰,已占歌名。’……又‘紅窗碧玉新名舊,猶綰雙螺。’……垂螺、雙螺,蓋當時角妓未破瓜時額飾?!?br />(2).指兩只螺形酒杯。 清 曹寅 《廣陵載酒歌》:“已遣長瓢滌三雅,更分小戶排雙螺。”
《漢語大詞典》:綰髻(綰髻)
亦作“ 綰結(jié) ”。 謂盤繞發(fā)髻。 宋 黃庭堅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之二:“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jié) 湘娥 十二鬟?!?宋 范成大 《攬轡錄》:“惟婦人之飾不甚改,而戴冠者甚少,多綰髻?!?/div>
《漢語大詞典》:鬟髻
亦作“ 鬟結(jié) ”。 古代婦女的環(huán)形發(fā)髻。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東女國:“為小鬟髻,飾之以金?!?清 李鄴嗣 《退山初歸取妾卜居將遂投隱欣慰之意見于小詩》:“尚餘鵠髮如鬟結(jié),且舉龐眉與黛齊。”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腰肢纖弱,鬟髻宛然。” 清 墅西逸叟 《過虛志感》:“﹝ 劉三秀 ﹞且踴且號,鬟髻為解,髮委地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