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十體(十體)
(1).指十種文體。 唐 陸龜蒙 《再酬襲美先輩見和讀襄陽耆舊傳之作》詩:“吾祖仗才力,革車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場麾……十體免負贅,百家咸起痿?!?明 楊慎 《文賦列十體》:“分文之十體,各以四字盡之,可謂妙矣?!?br />(2).指書法的十體。 唐 張懷瓘 所分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見所著書斷·列傳。
(3).指書法的十體。 唐 唐元度 所分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飛白、薤葉、垂針、垂露、鳥書、連珠。見宣和書譜·唐元度。
(4).指十種詩體。 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時,將自己所作詩分編為古諷、樂諷、古體、新題樂府、律詩五言七言兩體、律諷、悼亡、艷詩今古兩體,共成十體。見所作《敘詩寄樂天書》。
(5).指十種詩體。 五代 齊己 分詩作為高古、清奇、遠近、雙分、背非、虛無、是非、清潔、覆妝、闔門十體。見所著風(fēng)騷旨格·詩有十體。
《漢語大詞典》:十德
古稱玉有十種特質(zhì),因用以比喻君子的十種美德,即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語本禮記·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唐太宗 《執(zhí)契靜三邊》:“戢武耀十德,昇文輝九功?!?宋 范仲淹 《鑄劍戟為農(nóng)器賦》:“務(wù)三時而倉箱日益,卻十德而華夷草偃?!?/div>
《漢語大詞典》:十母
(1).即十干。與“十二子”相對而言。史記·律書:“其於十母為甲乙?!?span id="veqhyun" class="book">《史記·律書論》:“十母,十二子,鐘律調(diào)自上古。” 張守節(jié) 正義:“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舊時對母輩的十種稱謂。親母,謂生我者;出母,謂生我而被父離異者;嫁母,謂親母因父亡改適者;庶母,謂生母非正室者;嫡母,妾生子稱父正室;繼母,謂親母已亡,父再娶者;慈母,謂妾無子,及妾之子無母,而父命為母者;養(yǎng)母,謂出繼他人為子者;乳母,謂曾乳哺我者;諸母,對伯叔母的通稱。
《國語辭典》:薄伽梵  拼音:bó qié fàn
世尊,為佛陀的十種名號之一。由梵語bhagavan翻譯得名。含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義?!?a target='_blank'>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爾時薄伽梵從初證覺,于十二年中諸聲聞弟子無有過失,未生瘡皰?!挂沧g作「婆伽婆」、「婆伽梵」。
《國語辭典》:十誡(十誡)  拼音:shí jiè
猶太教、基督教的十種戒約。相傳為上帝在西奈山上親自授予摩西,作為同以色列人訂立的約法。包括崇拜唯一上帝而不可拜別神、不可制造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稱上帝名字、須守安息日為圣日、須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不可貪戀別人妻子財物等。
《國語辭典》:十樣錦(十樣錦)  拼音:shí yàng jǐn
1.四川出產(chǎn)的錦緞,共有十種花式。元。戚輔之〈佩楚軒客談〉:「孟氏在蜀時制十樣錦,名長安竹、天下樂、雕團、宜男、寶界地、方勝、獅團、象眼、八答韻、鐵梗蓑荷。」《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近覷四川十樣錦,遠觀洛內(nèi)一團花?!?br />2.雁來紅的別名。參見「雁來紅」條。
3.中散大夫的別名。參見「中散大夫」條。
《漢語大詞典》:十魔
佛教語。謂擾亂身心、障礙正道、損害慧命的十種邪惡之事。即蘊魔、煩惱魔、業(yè)魔、心魔、死魔、天魔、善根魔、三昧魔、善知識魔及菩提法智魔。 宋 范成大 《舫齋信筆》詩:“三昧未得力,十魔方現(xiàn)前。”
《國語辭典》:十體書(十體書)  拼音:shí tǐ shū
十種書體。指古文、大篆、籀文、小篆、隸書、章草、行書、八分、飛白、草書等。見唐。張懷瓘《書斷。卷一。列傳》。一說以古文、大篆、八分、小篆、飛白、倒薤、散隸、懸針、鳥書、垂露為十體,見《宣和書譜。卷二。唐元度》。
《國語辭典》:意中緣(意中緣)  拼音:yì zhōng yuán
戲曲劇目。清李漁撰,為十種曲之一。記杭州女子楊云友歸董思白,林天素歸陳眉公的艷事。
《漢語大詞典》:差布
王莽 時鑄造的十種錢幣即十布之一。見漢書·食貨志下。
《漢語大詞典》:十拗
指老人的十種反常情態(tài)。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詩話·老人十拗:“ 朱新中 《鄞川志》載 郭功父 ‘老人十拗’,謂不記近事記得遠事,不能近視能遠視,哭無淚笑有淚,夜不睡日睡,不肯坐多好行,不肯食軟要食硬,兒子不惜惜孫子,大事不問碎事絮,少飲酒多飲茶,暖不出寒即出。” 宋 樓鑰 《晝寢正酣適齋以二十韻詩來亟為次韻》:“六旬顧我猶加懶,八秩如公尚自持。但仰三尊知共慶,孰云十拗敢輕嗤?!?/div>
《漢語大詞典》:十番鼓
一種器樂合奏名。因演奏時輪番用鼓、笛、木魚等十種樂器,故名。起于 明 萬歷 時,今仍流行于 蘇 、 浙 、 閩 等地。初以打擊樂器為主,后亦雜以多種管弦樂器,其種類因時因地而異,所用樂器亦有不限于十種者。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麗品:“吹洞簫,唱時曲,酒半,打十番鼓?!?清 何洯 《競渡歌》:“《伊涼曲》雜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 清 吳偉業(yè) 《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此地繇來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币嗍∽鳌?十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選優(yōu)》:“我們君臣同樂,打一回十番何如?”紅樓夢第十一回:“現(xiàn)叫奴才找了一班小戲兒并一檔子打十番的,都在園子里戲臺上預(yù)備著呢。” 冰心 《往事二》四:“我夢中停足傾耳,自然贊嘆,這是‘十番’,究竟還是東方的古樂動人!”參閱 清 葉夢珠 《閱世編·紀聞》、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下》。
《漢語大詞典》:十輝(十煇)
太陽的十種不同的光氣。煇,同“ 暈 ”。古人迷信,看陽光以附會人事,辨吉兇。周禮·春官·眡祲:“眡祲掌十煇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兇,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鑴,四曰監(jiān),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彌,八曰敘,九曰隮,十曰想?!?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諾皋記序》:“乃圣人定璇璣之式,立巫祝之官,考乎十煇之祥,正乎九黎之亂?!?/div>
《漢語大詞典》:四角號碼查字法
漢字查字法之一。把筆形分為十種,每種用一個數(shù)碼代表,如:為0;一為1;丨丿為2;十乂為4;扌豐為5;口囗為6;┏┗┓┛為7;小忄為9。根據(jù)所定規(guī)則,每字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個角的筆形得出四個筆形號碼,為區(qū)別同碼字,在末尾加一個"附號",按照號碼的順序排檢。
《漢語大詞典》:素十番
合奏樂名。純用笛、管、簫、弦、提琴、云鑼、湯鑼、木魚、檀板、大鼓十種樂器演奏的十番鼓。以其不加用絲竹樂器,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