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生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四生之一。謂依托無所,忽然而生者。如諸天,諸地獄,及劫初之人是也。俱舍論八曰:「有情類,生無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無缺,支分頓生,無而欻有,故名為化。」大乘義章八本曰:「言化生者,如諸天等,無所依托,無而忽起,名曰化生。若無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論釋,依業(yè)故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1。四生之一,即變化而生,如諸天,地獄,及劫初的人類都是化生的。2。指人死后的中陰身,又名中有,它是化生的。
【三藏法數(shù)】
化生者,謂無而忽有也。涅槃經(jīng)云:佛與四眾游行,有比丘尼名阿羅婆,忽于地中化生。又劫初,人皆是化生是也。(四眾者,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也。)
【三藏法數(shù)】
化生金翅鳥王,居樹北面,欲取龍時,向樹北海取之,水開一千六百由旬。彼諸龍等,皆為此鳥王之所食啖。樓炭經(jīng)云:四生金翅鳥,還食四生龍。是也。
【三藏法數(shù)】
化生龍,居樹北面,所居宮殿,皆七寶莊嚴(yán)。
【三藏法數(shù)】
謂有阿脩羅,執(zhí)持世界勢力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王爭權(quán)。此阿脩羅因變化而有,天趣所攝。(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三藏法數(shù)】
化生者,無而忽有也。又離此舊形,易彼新質(zhì),為化生也。謂此類有情,因顛倒變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亂想之業(yè),惑業(yè)和合,故感此生之報,即轉(zhuǎn)蛻飛行之類是也。(轉(zhuǎn)蛻飛行者,如蠶蛻形為蛾,如雀化蛤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