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9詞典 2分類詞匯 127
《國語辭典》:勾引  拼音:gōu yǐn
1.引誘、勾搭。《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南京城里是何等地方!四方的名士還數(shù)不清,還那個(gè)去求婦女們的詩文?這個(gè)明明借此勾引人!」
2.引起。《紅樓夢(mèng)》第一七、一八回:「此時(shí)一見,未免勾引起我歸農(nóng)之意?!?br />3.挽留。唐。姚合 送別友人詩:「獨(dú)向山中覓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時(shí)。」
《漢語大詞典》:并緣(並緣)
相互依附勾結(jié)。漢書·薛宣傳:“ 三輔 賦斂無度,酷吏并緣為姦?!?span id="czcfrpm"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五年》:“蓋保正一鄉(xiāng)之豪,官吏有須,可以仰給,故樂於并緣以為己利?!?
《國語辭典》:外交  拼音:wài jiāo
以和平的方法,處理對(duì)外的關(guān)系。通?;蛑敢粐耐饨徽?,或指處理外交的程序。
《國語辭典》:膠固(膠固)  拼音:jiāo gù
1.密合、牢固。漢。王符《潛夫論。務(wù)本》:「器以便事為善,以膠固為上?!谷龂?。曹囧 六代論:「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諸侯彊大,盤石膠固?!?br />2.團(tuán)結(jié)?!逗鬂h書。卷七○。鄭太傳》:「以膠固之眾,當(dāng)解合之勢,猶以烈風(fēng)掃彼枯葉?!埂吨軙?。卷三五。崔猷傳》:「則表里膠固,人心易安?!?br />3.固執(zhí),不知變通。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讓右將軍荊州刺史表〉:「寧臣膠固,所宜膺荷?!?br />4.勾結(jié)串通。《舊唐書。卷一二。德宗本紀(jì)上》:「丁丑,李希烈自稱天下都元帥、太尉、建興王,與朱滔等四盜膠固為逆?!?/div>
《漢語大詞典》:飛灑(飛灑)
(1).飄散灑落。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聯(lián)翩飛灑,徘徊委積。” 冰心 《最后的安息》:“只有微塵似的雨點(diǎn),不住的飛灑?!?br />(2).特指 明 清 地主勾結(jié)官府,將田地賦稅化整為零,分灑到其他農(nóng)戶的田地上,以逃避賦稅的一種手段。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若錢糧作弊飛灑各區(qū),則是家至戶到,無不受其荼毒?!?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夫人:“謀同飛灑,不令主知?!?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六章:“不知啥時(shí)候起就將別人的八分地錢糧飛灑到這三畝地上?!?/div>
《漢語大詞典》:朋附
(1).勾結(jié)、阿附。魏書·高祖紀(jì)下:“若朋附豪勢,陵抑孤弱,罪有常刑?!?span id="geqyqnf"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二年》:“ 晏 昔朋附姦邪,請(qǐng)立 獨(dú)孤 后,上自惡而殺之?!?明 劉基 《〈照玄上人詩集〉序》:“此倡彼和,更相朋附?!?br />(2).結(jié)黨營私。 唐 劉禹錫 《蘇州謝上表》:“唯守職業(yè),實(shí)無朋附,竟坐飛語,貶在遐藩。”《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至和二年》:“ 執(zhí)中 嘗寄嬖人於 周豫 之家,而 豫 姦諂,受知 執(zhí)中 ,遂舉 豫 召試館職,此 執(zhí)中 朋附宜罷免者三也?!?/div>
《國語辭典》:附和  拼音:fù hè
1.自己毫無定見,隨他人意見或行動(dòng)而同聲應(yīng)和?!豆沤裥≌f。卷四○。沈小霞相會(huì)出師表》:「或時(shí)唾罵嚴(yán)賊,地方人等齊聲附和?!埂段拿餍∈贰返谌兀骸改闳绾蔚垢胶推鹦曼h來?索性要開學(xué)堂了?!?br />2.依附勾結(jié)。宋。葉適國子監(jiān)主簿周公墓志銘〉:「聲連勢合,附和傾朝廷?!埂睹魇贰>硪黄呔?。列傳。鄒智》:「李林甫、牛仙客與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綱。」
3.響應(yīng)、追隨。如:「許多同儕都附和他的政策主張?!?/div>
《國語辭典》:通同  拼音:tōng tóng
1.共同。如:「通同取樂」、「通同作惡」。
2.串通勾結(jié)?!陡;萑珪?。卷三。蒞任部。查交代》:「內(nèi)外通同,作弊侵漁。」
《漢語大詞典》:蟠結(jié)(蟠結(jié))
(1).盤曲糾結(jié)。 宋 蘇軾 《孫莘老寄墨》詩之三:“晴窗洗硯坐,蛇蚓稍蟠結(jié)?!?明 葉盛 水東日記·衣和庵主:“ 雪竇 妙高峯 左 千丈巖 巔有藤一枝,蜿蜒其上,下臨不測,乃蟠結(jié)成龕,為藏修之所,故號(hào) 棲云 ?!?清 劉大櫆 《游黃山記》:“而松於罅中直上達(dá)頂,露其半可窺,更旁裂一石,乃屈曲蟠結(jié)于峰頂之四周?!?br />(2).互相勾結(jié)。明史·吳貞毓傳:“﹝ 馬吉翔 ﹞遂與 定國 客蟠結(jié),盡握中外權(quán)?!?清 戴名世 《三山存業(yè)序》:“及其成進(jìn)士,為達(dá)官,座主門生,同年故舊,糾合蟠結(jié),相倚為聲勢,以蠹國家而取富貴?!?br />(3).猶聚集。 宋 范成大 《清江臺(tái)題榜》詩:“南來 富壽岡 ,形勝此蟠結(jié)?!?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然則天工之巧,無所不有,精華蟠結(jié),自成文章,非常理所可測矣。”
(4).郁積;郁結(jié)。 宋 蘇轍 《施崇寧寺馬》詩:“坐馳千里氣蟠結(jié),日食生芻空自笑。” 梁啟超 《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故數(shù)年前主張排 滿 論,雖師友督責(zé)日至,曾不肯自變其説;即至今日,而此種思想,蟠結(jié)胸中,每當(dāng)酒酣耳熱,猶時(shí)或間發(fā)而不能自制?!?span id="uipia6c" class="book">《花城》1980年第7期:“他無意將踢石當(dāng)作游戲,卻要借此宣泄蟠結(jié)在心頭的悒郁。”
《國語辭典》:盤互(盤互)  拼音:pán hù
相互交結(jié)?!稘h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內(nèi)有管蔡之萌,外假周公之論,兄弟據(jù)重,宗族盤互?!埂稘h書。卷八五。谷永傳》:「百官盤互,親疏相錯(cuò)。」
《國語辭典》:盤據(jù)(盤據(jù))  拼音:pán jù
盤結(jié)據(jù)守。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一。王維》:「或說維詠終南山詩,譏時(shí)也。詩曰:『太一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谎詣菅姹P據(jù)朝野也?!挂沧鳌副P踞」。
《漢語大詞典》:下比
謂庇護(hù)壞人。比,勾結(jié),庇護(hù)。國語·齊語:“於子之鄉(xiāng),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長悌於鄉(xiāng)里、驕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下比,其罪有五?!?韋昭 注:“比,阿黨也?!?span id="canfru6" class="book">《鹖冠子·王鐵》:“善者不顯,命曰蔽明;見惡而隱,命曰下比?!?宋 王安石 《賀韓魏公啟》:“某久于庇賴,實(shí)預(yù)甄收,職在近臣,欲致盡規(guī)之義;世當(dāng)大有,更懷下比之嫌,用自絶于高閎,非敢忘于舊德?!?/div>
《漢語大詞典》:旁緣(旁緣)
(1).依仗;憑借。漢書·食貨志下:“吏用苛暴立威,旁緣 莽 禁,侵刻小民?!?顏師古 注:“旁,依也。”新唐書·楊炎傳:“四方貢獻(xiàn),悉入內(nèi)庫,權(quán)臣巧吏,因得旁緣,公託進(jìn)獻(xiàn),私為贓盜者,動(dòng)萬萬計(jì)。” 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十一:“比年以來,旁緣出入,引例為弊,殊失刑政之中應(yīng)。”
(2).謂相互勾結(jié)。 宋 蘇軾 《乞醫(yī)療病囚狀》:“竊懼乎獄吏與犯法者旁緣為姦,檢視或有不明?!?宋 周密 《癸辛雜識(shí)別集·閻寺》:“內(nèi)司分遣吏卒市木於郡縣,旁緣為姦,望青採斫?!?/div>
《漢語大詞典》:鉤致(鉤致)
(1).求??;招致。 唐 韓愈 《試大理評(píng)事王君墓志銘》:“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鉤致。” 宋 葉適 《參議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銘》:“故世人之與公遇者,多異公所為而已。然莫能鉤致公以軒輊之者,遂以此終其身?!?明 宋濂 《跋鄭公墓銘》:“鄉(xiāng)人 趙溫叔 為相,雅欲相鉤致,亦未肯就?!?清 龍啟瑞 《何雨人家傳》:“其黨先期受君鉤致,或反為我用?!?br />(2).用鉤子鉤取。 明 馬愈 《馬氏日鈔·蟹蘆圖》:“沙狗小若彭蚏,見人輙走入沙穴,鉤致不可得?!?br />(3).串通勾結(jié)。明史·蜀王椿傳:“前代 兩川 之亂,皆因內(nèi)地不逞者鉤致為患。”
《漢語大詞典》:交構(gòu)(交構(gòu),交搆)
(1).亦作“ 交媾 ”。陰陽交合。后漢書·周舉傳:“二儀交構(gòu),乃生萬物。” 唐 李白 《草創(chuàng)大還贈(zèng)柳官迪》:“造化合元符,交媾騰精魄?!?br />(2).亦作“ 交媾 ”。指性交。《參同契》卷下:“觀夫雌雄交媾之時(shí),剛?cè)嵯嘟欢豢山?。?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二:“ 躬庵 於 燕都 曾見一篋,中藏烏思藏歡喜佛像二軀,作男女交構(gòu)狀。” 郭沫若 《黑貓》:“交媾過后自然男的便成為女的人,女的便成為男的人?!?br />(3).亦作“ 交搆 ”、“ 交遘 ”?;ハ鄻?gòu)陷。后漢書·陳蕃傳:“而今左右羣豎,惡傷黨類,妄相交搆,致此刑譴。” 漢 王粲 《為荊州與袁尚書》:“初聞 郭公則 、 辛仲治 通內(nèi)外之言,造交遘之隙,使士民不協(xié),姦釁并作?!?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氐胡傳》:“頃來公私紛紜, 華 戎 交構(gòu),皆此之由?!?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一:“家庭交搆,未有不歸於兩傷者?!?br />(4).亦作“ 交搆 ”、“ 交遘 ”。勾結(jié)。后漢書·陳蕃傳:“中常侍 曹節(jié) 、 王甫 等與共交搆,諂事太后?!?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近 漢 之世, 燕 蓋 交遘,有 上官 之變?!?span id="ugtlig1" class="book">《新唐書·王重榮傳》:“﹝ 張存敬 ﹞即劾 珂 交構(gòu) 克用 ,為方鎮(zhèn)生事,不可赦?!?宋 范仲淹 《奏陜西河北次守等策》:“今西北二方,復(fù)相交搆,夾困中國?!?br />(5).亦作“ 交搆 ”、“ 交遘 ”。離間;播弄是非。后漢書·左雄傳:“后阿母遂以交遘失爵。” 宋 司馬光 《上兩宮疏》:“於是離間人君臣,交構(gòu)人父子,使上下相疾,內(nèi)外相疑?!?明 張居正 《答司馬曹傅川》:“叵柰中遭憸人,交搆其間,使之致疑於我,又波及于丈?!?清 任泰學(xué) 《質(zhì)疑》:“為君父者高下在心,勿令宵小窺伺,致啟讒人交搆之釁也?!?/div>
《漢語大詞典》:淫朋
邪黨。亦謂勾結(jié),朋比為奸。《書·洪范》:“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蔡沉 集傳:“淫朋,邪黨也?!?夏僎 詳解:“蓋謂之淫朋,則若羣而不逞之類?!?漢 蔡邕 《正交論》:“君子以朋友講習(xí),而正人無有淫朋?!?明 沈德符 野獲編·叛賊·妖人趙古元:“有 麗水縣 妖婦人 王氏 ,亦假佛號(hào)惑人,傳派 孫枝 與 義烏縣 吏人 陳天寵 同志淫朋傳香?!?span id="w16olda" class="book">《明史·劉奮庸傳》:“非若承風(fēng)望旨,肆攻擊以雪他人之憤,迎合權(quán)要,交薦拔以樹淫朋之黨者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