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9詞典 2分類詞匯 127
《漢語大詞典》:邀結(jié)(邀結(jié))
(1).邀請會集。 唐 戴叔倫 《同兗州張秀才過王侍御參謀宅賦十韻》:“逢迎車馬客,邀結(jié)風(fēng)塵友?!?br />(2).勾結(jié)。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籌議日本改約暫宜緩允疏》:“ 日本 與 俄 深相邀結(jié)。”
《漢語大詞典》:構(gòu)結(jié)(構(gòu)結(jié),搆結(jié))
(1).猶勾結(jié)。魏書·夏侯道遷傳:“會有 蕭衍 使人 吳公之 至,知臣懷誠,將歸大化,遂與府司馬 嚴(yán)思 ……共 楊靈珍 父子密相構(gòu)結(jié),期當(dāng)取臣?!?br />(2).構(gòu)造,創(chuàng)作。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僕則欲富于材積,領(lǐng)會神情,臨景構(gòu)結(jié),不倣形跡?!?br />搆結(jié):1.營造結(jié)構(gòu)。 明 李夢陽 《玄明宮行》:“搆結(jié)擬絶天下巧,搜剔遂盡 輸 倕 工?!?br />(2).勾結(jié)。明史·朱衡傳:“猾商遂竊載他貨,往來販易,并開 青州 以西路。海島亡命,陰相搆結(jié),禁之便?!?/div>
《漢語大詞典》:蟠互
(1).糾結(jié)交錯;回環(huán)旋繞。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賓退雜識》:“ 高明 劉文瀾 ,病舊注之不詳,為《都天寶照經(jīng)》注疏,欲世之讀是書者,一覽即得其底藴,其志蓋亦大矣。惜邪説蟠互胸中,復(fù)以奇門九星,雜乎其間,所言未能純粹,則學(xué)者仍未可奉為圭臬也?!?br />(2).勾結(jié)。 王闿運(yùn) 《丁文誠誄》:“當(dāng) 顯帝 之初服,既 寇 枿 之蟠互?!?/div>
《漢語大詞典》:招結(jié)(招結(jié))
猶勾結(jié)。后漢書·段熲傳:“ 羌 遂陸梁,覆沒營塢,轉(zhuǎn)相招結(jié),唐突諸郡。”
分類:勾結(jié)
《漢語大詞典》:穿連(穿連)
連結(jié)在一起。《三國演義》第五九回:“ 曹仁 引軍夾 河 立寨,將糧草車輛穿連,以為屏障?!?br />串通;勾結(jié)。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二折:“他每都穿連透,我則怕關(guān)節(jié)兒枉生受?!?/div>
《漢語大詞典》:協(xié)黨(協(xié)黨)
(1).結(jié)黨。宋書·武帝紀(jì)中:“附麗協(xié)黨,扇蕩王畿?!?br />(2).指勾結(jié)。周書·文帝紀(jì)上:“協(xié)黨國賊,共危本朝?!?/div>
《漢語大詞典》:勾手
(1).勾結(jié)。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一章:“如今他們見官軍勢大,咱們處境危急,自然要同咱們撕破笑臉,同官軍暗中勾手,狼狽為惡。” 李之華 《反“翻把”斗爭》獨(dú)幕?。骸斑@事冷丁地提起來我都不信,沒尋思到 劉主任 跟他老丈人勾手往胡子隊(duì)搗騰這個。”
(2).爪牙。 沙汀 《還鄉(xiāng)記》七:“﹝ 爛狗 ﹞于是只好屈處在 野貓溪 十三保,死心塌地替保長做勾手?!?/div>
《漢語大詞典》:勾接
猶勾結(jié)。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一幕:“我打聽得 俠累 和 秦國 勾接,不久 秦國 便要派遣使者來,在 東孟 地方和 俠累 相會?!?丁玲 《團(tuán)聚》:“我天天同這些人見面,有許多人真使我慚愧和佩服,我當(dāng)然不同他們有什么勾接,我一向是謹(jǐn)慎的?!?/div>
分類:勾結(jié)
《國語辭典》:串通  拼音:chuàn tōng
彼此溝通聯(lián)結(jié)。《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上頭發(fā)了五萬銀子的工費(fèi),他同匠人串通,祇化了一萬五千銀子蓋了這個學(xué)堂,其馀三萬五,一齊上了腰包?!?/div>
《國語辭典》:七個八個(七個八個)  拼音:qī ge bā ge
1.形容有所辯論或計(jì)較。《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他一個堂客家,我怎好同他七個八個的?」
2.男女有私情。《金瓶梅》第三一回:「此是上房里玉筲和書童兒小廝七個八個,偷了這壺酒和些柑子、梨,送到書房中與他吃?!?/div>
《漢語大詞典》:朋挻
猶勾結(jié)。新唐書·劉蕡傳:“方宦人握兵,構(gòu)制海內(nèi),號曰‘北司’,兇丑朋挻,外脅羣臣,內(nèi)掣侮天子, 蕡 常痛疾?!?/div>
分類:勾結(jié)
《漢語大詞典》:拴通
勾結(jié);串通。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詞訟》:“又有棍蠧拴通市虎,恐嚇鄉(xiāng)愚。”
《國語辭典》:狼狽(狼狽)  拼音:láng bèi
1.二種獸名。狽是一種似狼的動物,它的前二足短,后二足長;而狼則前二足長,后二足短,狼與狽常相互搭駕走路或偷襲牲畜。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六。毛篇》。比喻彼此勾結(jié),相倚為惡。如:「狼狽為奸」。《幼學(xué)瓊林。卷四。鳥獸類》:「猶豫多疑,喻人之不決;狼狽相倚,比人之顛連?!?br />2.一說狽為「跋」的訛字。狼跋指老狼前進(jìn)則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后退則絆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見《詩經(jīng)。豳風(fēng)。狼跋》。比喻情勢窘迫,進(jìn)退兩難。晉。李密〈陳情表〉:「臣之進(jìn)退,實(shí)為狼狽?!贡扔魃硇睦ьD疲乏。如:「狼狽逃走」。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三出:「奴家自從婆婆死后,萬千狼狽,誰知公公病又將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狽至此。不知幾時可以勉強(qiáng)就道?」
《漢語大詞典》:盤根(盤根,槃根)
(1).謂樹木根株盤曲糾結(jié)。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廟應(yīng)詔》詩:“毻毛新鵠小,盤根古樹低。” 五代 齊己 《古松化為石》詩:“盤根幾聳翠崖前,卻偃凌云化至堅(jiān)?!?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黃山日記:“絶巘危崖,盡皆怪松懸結(jié)……盤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
(2).比喻相互勾結(jié),根深蒂固。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忠良會邊》:“奸風(fēng)成癖黨盤根也?!?br />(3).見“ 盤根錯節(jié) ”。
(4).猶奠基。 唐 李白 《明堂賦》:“勢拔五岳,形張四維,軋地軸以盤根,摩天倪而創(chuàng)規(guī)?!?br />(5).指根基。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峭頂高危矣,盤根下壯哉?!?br />槃根:盤曲的木根。喻難辦之事。 清 錢謙益 《太仆寺添注少卿熊明遇授中憲大夫制》:“蔚有君子之文,兼通當(dāng)世之務(wù)……風(fēng)力愈修,槃根盡解?!?/div>
《國語辭典》:槃根錯節(jié)(槃根錯節(jié))  拼音:pán gēn cuò jié
樹木的根干枝節(jié)盤屈交錯。比喻事情錯綜復(fù)雜,不易理解?!逗鬂h書。卷五八。虞詡傳》:「詡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槃根錯節(jié),何以別利器乎?』」也作「盤根錯節(jié)」、「錯節(jié)盤根」。
《國語辭典》:盤根錯節(jié)(盤根錯節(jié))  拼音:pán gēn cuò jié
樹木的根干枝節(jié)盤屈交錯。比喻事情復(fù)雜,不易理解?!段簳?。卷六八。甄琛傳》:「今河南郡是陛下天山之堅(jiān)木,盤根錯節(jié),亂植其中?!挂沧鳌笜劯e節(jié)」、「錯節(jié)盤根」。
《國語辭典》:相比  拼音:xiāng bǐ
互相比較。明。唐順之〈送彭通判致仕序〉:「古者僚友之間,其相須至殷,而其相比至勤也?!?/div>
《國語辭典》:相比  拼音:xiāng bì
1.相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nèi)山濤、三人年皆相比?!?br />2.互相連接?!秴亲?。治兵》:「鄰里相比,什伍相保?!?/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