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6詞典 4分類詞匯 62
《漢語大詞典》:摧服
制服,屈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所往征伐,無不摧服?!?span id="oddofbz" class="book">《隋書·楊素傳》:“南指而 吳 越 肅清,北臨而 獯 獫 摧服?!?/div>
分類:制服屈服
《漢語大詞典》:裁造院
官署名。 宋 乾德 四年置。掌裁制服飾,供皇帝服御及賓客祭祀之用。 崇寧 年間并入殿中省。宋史·奸臣傳二·蔡攸:“ 攸 字 居安 , 京 長子也。 元符 中,監(jiān)在京裁造院?!眳㈤?span id="j4kv7qz"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四》、 清 周城 宋東京考卷三。
《國語辭典》:肩章  拼音:jiān zhāng
軍警佩戴在制服肩部,表示官階的徽章。如:「那套制服,佩上肩章,看來真是帥氣?!?/div>
《國語辭典》:緊箍咒(緊箍咒)  拼音:jǐn gū zhòu
明吳承恩《西游記》中觀音菩薩傳授給唐僧的咒語,可將套在孫悟空頭上的金箍縮緊,使他頭痛難忍。后比喻使人煩惱、不自在的話?!妒?。三與樓。第一回》:「那些放帳的人少不得一齊逼討,念起『緊箍咒』來,不怕他不尋頭路?!?/div>
《漢語大詞典》:膝襕(膝襴)
明 代的一種制服。明史·輿服志三:“ 永樂 以后,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膝襴,亦如曳撒,上有蟒補,當(dāng)膝處橫織細(xì)云蟒,蓋南郊及山陵扈從便於乘馬也。”
分類:制服
《漢語大詞典》:威厭(威厭)
以威力制服。后漢書·何進傳:“《太公六韜》有天子將兵事,可以威厭四方?!?/div>
《國語辭典》:校服  拼音:xiào fú
學(xué)校所規(guī)定的制服。
《漢語大詞典》:咒厭(呪厭)
古代僧、道、方士以念咒語制服人或物的法術(shù)。南史·僧昭傳:“ 梁 武陵王 紀(jì) 為 會稽 太守,宴坐池亭,蛙鳴聒耳。 王 曰:‘殊廢絲竹之聽?!?僧昭 呪厭十許口便息。”
《國語辭典》:呢子  拼音:ní zi
毛織品,質(zhì)料較厚密。如:「他自英國帶回上好的呢子,作為母親六十歲生日禮物。」
《國語辭典》:領(lǐng)章(領(lǐng)章)  拼音:lǐng zhāng
軍人或某些機關(guān)的工作人員別在衣領(lǐng)上的徽章。可用以表明兵種類別和階級高下。
《漢語大詞典》:以華制華(以華制華)
舊指外國侵略者利用 中國 人來制服 中國 人的政策。 魯迅 《偽自由書·“以夷制夷”》:“那時的 中國 的許多人,的確將國聯(lián)看作‘青天大老爺’,心里何嘗還有一點兒‘夷’字的影子。倒相反,‘青天大老爺’們卻常常用著‘以華制華’的方法的?!?吳玉章 《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新階段》:“當(dāng) 南京 戰(zhàn)事緊急時, 日本 欲實現(xiàn)他一貫的以華制華底政策,曾一再底嗾使 德國 大使向我政府提出和議?!?/div>
《國語辭典》:先發(fā)制人(先發(fā)制人)  拼音:xiān fā zhì rén
凡事先下手取得主動權(quán)而制伏對方?!稘h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時也。先發(fā)制人,后發(fā)制于人。」《隋書。卷七○。李密傳》:「百萬之眾,一朝可集,先發(fā)制人,此機不可失也?!?/div>
《國語辭典》:擒虎拿蛟  拼音:qín hǔ ná jiāo
捉拿猛虎和蛟龍。比喻制服強敵。《孤本元明雜劇。暗度陳倉。第二折》:「準(zhǔn)備擒虎拿蛟計,銀山鐵壁撞將來?!?/div>
《國語辭典》:擒龍縛虎(擒龍縛虎)  拼音:qín lóng fú hǔ
捉拿蛟龍,綁縛猛虎。比喻制服強敵。明。沈璟《義俠記》第二七出:「定下擒龍縛虎萬全計,看他遭羅網(wǎng)怎生避?!挂沧鳌盖荦堊交ⅰ埂?/div>
《國語辭典》:棋高一著  拼音:qí gāo yī zhuó
棋賽中制服對手的一步關(guān)鍵棋。比喻能力或智謀高人一等。如:「還是您棋高一著,三兩下就把這個棘手的問題解決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