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6詞典 4分類詞匯 62
《漢語大詞典》:致敵(致敵)
制服敵人。孫子·作戰(zhàn)“故殺敵者,怒也” 三國 魏 曹操 注:“威怒以致敵?!?/div>
《國語辭典》:便服  拼音:biàn fú
平常所穿的衣服。相對于禮服、官服而言?!端问?。卷一五三。輿服志五》:「士大夫皆服涼衫,以為便服矣。」《朱子語類。卷九一。禮。雜儀》:「隋煬帝時始令百官戎服,唐人謂之『便服』,又謂之『從省服』,乃今之公服也?!挂卜Q為「便裝」、「便衣」。
《漢語大詞典》:開制(開制)
(1).開導(dǎo)制服。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夫先王垂訓(xùn),開制中人。言之所樹,賢愚不違;事之所由,古今不忒,所以致教也。”
(2).更新制度。《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若爰井開制,懼驚擾愚民;舄鹵可腴,恐時無 史 白 ?!?李周翰 注:“言欲使人易田開其制度,以上中下均易之,懼驚煩愚民也。”
《漢語大詞典》:孽龍(孽龍)
亦作“孼龍”。
(1).傳說能興水為害、作惡造孽的龍。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相傳 李太守 鎖孼龍於 離堆 之下。”清史稿·災(zāi)異志一:“十一月, 西寧 西納川 降孼龍,臭聞百里?!?br />(2).喻難以制服的人。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為的是先收服了 十三妹 這條孽龍,使他得水安身。”
《漢語大詞典》:折伏
(1).制服,使屈服。《楞嚴(yán)經(jīng)》卷一:“我是 如來 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 娑毘羅 呪,為彼所轉(zhuǎn),溺於婬舍?!?宋 沈括 夢溪筆談·官政一:“蓋無賴之民,不畏杖責(zé),故設(shè)此事以折伏之?!?明 唐順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銘》:“至其臨利害,乃出鋒鍔,片言折伏?!?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誠如斯論, 阿含 所説,不足以折伏外道,明矣?!?br />(2).信服,佩服。《初學(xué)記》卷二九引 三國 魏 賈岱宗 《大狗賦》:“然其所折伏,敬主識人,晝則無窺窬之客,夜則無奸淫之賓?!?/div>
《漢語大詞典》:克服(剋服)
征服。 聞一多 《端節(jié)的歷史教育》:“剛剛對于克服自然有點把握,人又發(fā)現(xiàn)了第二個仇敵--他自己?!?/div>
分類:克服征服
《漢語大詞典》:綠衣人
指郵遞員。郵務(wù)人員的制服為綠色,故名。 柯靈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張舊報》:“這些稿件的來歷,有的通過黨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魚書遙遞,不遠千里,由綠衣人輾轉(zhuǎn)送來的。”
《漢語大詞典》:遣制
袪逐制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周三:“ 泰安 張?zhí)A ,富吏也。家有狐擾,遣制罔效。”
分類:制服
《國語辭典》:收伏  拼音:shōu fú
降伏、制伏。《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南蠻之地,離國甚遠,人多不習(xí)王化,收伏甚難?!埂段饔斡洝返诹兀骸腹收{(diào)十萬天兵,天羅地網(wǎng)收伏?!?/div>
《國語辭典》:收服  拼音:shōu fú
制伏對方并使其順從。如:「他費了好大的功夫才收服那匹野馬。」
《國語辭典》:軍服(軍服)  拼音:jūn fú
軍人的制服。如:「三軍健兒穿著整齊的軍服,精神抖擻的參加閱兵典禮。」
《漢語大詞典》:摧服
制服,屈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所往征伐,無不摧服?!?span id="uxwofar" class="book">《隋書·楊素傳》:“南指而 吳 越 肅清,北臨而 獯 獫 摧服?!?/div>
分類:制服屈服
《漢語大詞典》:裁造院
官署名。 宋 乾德 四年置。掌裁制服飾,供皇帝服御及賓客祭祀之用。 崇寧 年間并入殿中省。宋史·奸臣傳二·蔡攸:“ 攸 字 居安 , 京 長子也。 元符 中,監(jiān)在京裁造院?!眳㈤?span id="syzpkgx"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四》、 清 周城 宋東京考卷三。
《國語辭典》:肩章  拼音:jiān zhāng
軍警佩戴在制服肩部,表示官階的徽章。如:「那套制服,佩上肩章,看來真是帥氣。」
《國語辭典》:緊箍咒(緊箍咒)  拼音:jǐn gū zhòu
明吳承恩《西游記》中觀音菩薩傳授給唐僧的咒語,可將套在孫悟空頭上的金箍縮緊,使他頭痛難忍。后比喻使人煩惱、不自在的話?!妒?。三與樓。第一回》:「那些放帳的人少不得一齊逼討,念起『緊箍咒』來,不怕他不尋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