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初級(初級)  拼音:chū jí
最低的層級。如:「初級珠算」。
《國語辭典》:初級關系(初級關系)  拼音:chū jí guān xì
人與人直接的、經常的和親密的關系。
《國語辭典》:初級團體(初級團體)  拼音:chū jí tuán tǐ
美國社會學者庫利(Charles Cooley)對社會團體分類中的一種,有別于次級團體。特指人類出生后最初自然隸屬的小社會團體,如家庭與親族、鄰里與兒時玩伴,社會關系主要為長期而非選擇性的,在這些團體內,成員間存在較親密互動的關系,對人格養(yǎng)成以及自我認同影響甚鉅,是社會中個體歸屬感的重要來源。
《漢語大詞典》:初級社(初級社)
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省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之初,由農民組成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集體經濟組織。社員按勞力和土地多少進行分配,土地和主要生產資料仍歸社員所有。 柳青 《狠透鐵》:“老漢在民主改革和初級社的時候,已經光榮地完成了他的歷史任務。”
《國語辭典》:初級小學(初級小學)  拼音:chū jí xiǎo xué
1970年代在農村地區(qū)所設立的小學。常常是由一名教師包辦了4個年級的所有課程。簡稱為「初小」。
《國語辭典》:初級中學(初級中學)  拼音:chū jí zhōng xué
舊制小學畢業(yè)后所升入的學校,修業(yè)期限為三年。今改為國民中學,屬義務教育。簡稱為「初中」。
《國語辭典》:初等  拼音:chū děng
最初或基本的等級。如:「初等教育」、「初等師范」。
分類:初等初級
《漢語大詞典》:大社
指我國農業(yè)合作化時期,由幾個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合并成的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柳青 《狠透鐵》:“新的隊委會分配 狠透鐵 擔任飼養(yǎng)員,他要擔任大社監(jiān)察委員,監(jiān)督隊委會?!?br />即太社。古代天子為群姓祈福報功而設立的祭祀土神、谷神的場所。禮記·祭法:“王為羣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為立社曰王社?!?孔穎達 疏:“羣姓謂百官以下及兆民……大社在庫門之內右,故《小宗伯》云‘右社稷’。”
《漢語大詞典》:小社
指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沙汀 《風浪》:“隊辦公室是小社時候的工房,只有孤零零一間房子?!?/div>
《國語辭典》:鬼卒  拼音:guǐ zú
1.稱陰間的小鬼。如:「閻羅殿里牛頭馬面眾鬼卒,排列于兩側。」
2.漢末張魯自立為道教師君,稱其信徒為「鬼卒」。《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魯遂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其來學道者,初皆名鬼卒?!?/div>
《國語辭典》:低階(低階)  拼音:dī jiē
1.初級的、簡單的。如:「他從低階英語學起,如今已可說一口流利的英語?!?br />2.職務位階相對較低的。如:「低階軍官」、「低階警官」。
《國語辭典》:技師(技師)  拼音:jì shī
具備相當的專業(yè)技術,實地從事技術工作,且通過國家檢覈考試者。如農業(yè)技師、工業(yè)技師。
《漢語大詞典》:小學堂(小學堂)
清 末采用 歐 美 方式設立的初級學校。初稱小學堂,后改稱小學校,猶今之小學。 清 孫詒讓 《周禮政要·廣學》:“今西國定制,無論城鄉(xiāng),三十戶而設小學堂一?!?/div>
《國語辭典》:完全小學(完全小學)  拼音:wán quán xiǎo xué
指設有初級和高級兩部的小學。簡稱為「完小」。
《漢語大詞典》:土地入股
農民在加入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時,以一定的土地數量和質量為標準,折合成股,將各人的私有土地交合作社統(tǒng)一經營。合作社則按社員入社的土地股數計算土地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