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9—1118 【介紹】: 宋邛州臨邛人,字希古。神宗熙寧六年進士。知長洲縣,有政聲。擢大理、鴻臚丞。累拜監(jiān)察御史,極論章惇、蔡京朋黨之奸,疏前后至數(shù)十百上。哲宗紹圣二年,貶監(jiān)滁州酒稅。歷通判溫州、提點永興軍路刑獄。蔡京用事,入元祐黨籍,流落二十年。
全宋詩
常安民(一○四九?~一一一八?),字希古,邛州(今四川邛崍)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授應(yīng)天府軍巡判官。歷成都府教授,知長洲縣。哲宗元祐間除開封府推官。紹圣初拜監(jiān)察御史。謫監(jiān)滁州酒稅,改通判溫州。徽宗立,提點永興路刑獄公事,改通判鄆州。入元祐黨籍,流落二十年。政和末卒,年七十?!?a target='_blank'>東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六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二五六三
常安民(一○四九——一一一八),字希古,邛州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年十四,入太學(xué)。熙寧六年第進士,選成都府教授。知長洲縣,有政聲。元祐初,擢大理、鴻臚丞,歷太常博士、宗正丞、開封府推官等職。紹圣初,拜監(jiān)察御史。二年,貶監(jiān)滁州酒稅。歷溫州通判、提點永興軍路刑獄。蔡京用事,入元祐黨籍,流落二十年。政和末卒,年七十,謚敏節(jié)。著有《常諫議長洲政事錄》一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六有傳。
滕祜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九一六
滕祜,字公安,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崇寧中領(lǐng)使南海。見道光《肇慶府志》卷二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4—1138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康侯。胡淵子。哲宗紹圣四年進士。歷太學(xué)博士、提舉湖南、成都學(xué)事,以不肯阿附,為蔡京、耿南仲所惡。高宗即位,為給事中、中書舍人,上《時政論》二十一篇,力陳恢復(fù)方略。旋以疾求去,不允,除兼侍讀,專講《春秋》。后因反對重用朱勝非去職,提舉宮觀。卒謚文定。有《春秋傳》、《資治通鑒舉要補遺》等。
全宋詩
胡安國(一○七四~一一三八),字康侯,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寅父。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除江陵府學(xué)教授,為太學(xué)博士?;兆诔鐚幬迥辏ㄒ灰弧鹆?,通判成德軍。政和元年(一一一一),提舉成都府路學(xué)事。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提舉江南東路學(xué)事。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中書舍人,以右文殿修撰知通州。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除給事中。五年,提舉江州太平觀。八年,卒,年六十五。謚文定。有《春秋傳》傳世。文集十五卷、《資治通鑒法要補遺》一百卷,皆已佚。事見《斐然集》卷二五《先公行狀》,《宋史》卷四三五有傳。今錄詩二十二首。
全宋文·卷三一四六
胡安國(一○七四——一一三八),字康侯,建寧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年二十四中紹圣四年進士,哲宗親擢第三。為太學(xué)博士,足不躡權(quán)門。提舉湖南學(xué)事,除通判成德軍。政和元年,除提舉成都學(xué)事。父沒終喪,稱疾不仕。除屯田郎、太常少卿、起居郎,皆辭。朝旨屢趣行,除中書舍人,賜三品服。出為右文殿修撰、知通州。紹興元年,除給事中,尋兼侍讀。落職提舉仙都觀。五年,除徽猷閣待制、知永州,辭。提舉江州太平觀,令纂修所著《春秋傳》(存)。除知永州,辭,復(fù)提舉江州太平觀,進寶文閣直學(xué)士。八年四月卒,年六十五。詔贈四官,謚曰文定。著有文集十五卷,《資治通鑒舉要補遺》一百卷。見胡寅《先公行狀》(《斐然集》卷二五),《宋史》卷四三五本傳。
劉安妃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8—1121 【介紹】: 宋徽宗妃。本酒保家女。內(nèi)侍楊戩譽其美,召入宮。由才人進至淑妃。政和四年加貴妃。天資警悟,解迎意合旨;雅善涂飾,每制一服,外間即效之。林靈素以技進,目為九華玉真安妃,肖其像于神霄帝君之左。卒謚明節(jié)和文,追冊為皇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處州縉云人,字安世。徽宗政和初知真州,以課最加直龍圖閣。尋以資政殿學(xué)士、燕山路安撫使與郭藥師同知燕山府。度告朝廷:“藥師心懷異志,與金人交結(jié),興禍不遠,愿早為之慮?!背⒖制浣粣海锥戎娱g府,復(fù)改中山府。后藥師果叛,人服其先識。
全宋詩
詹度,字世安,縉云(今屬浙江)人?;兆谡统踔嬷荩w兩浙轉(zhuǎn)運使(以上《縉云文徵》卷一)。宣和五年(一一二三),隨童貫克燕京,就權(quán)帥事,與郭藥師同知燕山府。因與郭相惡,改知河間府。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為中山路安撫使,守城有功,除資政殿學(xué)士。事見《三朝北盟會編》卷一六、一七、四四。
全宋文·卷三一三三
詹度,字安世,縉云(今浙江縉云)人,文子。政和中知真州,以課最,加直龍圖閣,權(quán)發(fā)遣兩浙路轉(zhuǎn)運副使,充秘閣修撰。宣和中除戶部尚書,嘗為燕山安撫使,奏郭藥師陰懷不軌,請殄滅之。建炎元年以延康殿學(xué)士守中山有勞,拜資政殿大學(xué)士,封信國公。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九、選舉三三之三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七四。
耶律安禮 朝代:遼末金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遼金間契丹人,本名納合。系出遙輦氏。遼亡降金。由行臺吏,禮部主事累遷工部尚書,改吏部,護大房山諸陵工作,遷尚書左丞。以密諫攻江南,忤海陵意,罷為南京留守,封溫國公。為官廉潔,寶貨人口一無所取,時議賢之。卒年五十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人,字公器,或作公品、公安。官至武功大夫合州團練使。工書善畫。書法學(xué)薛稷,畫花鳥師崔白,能自成一家。晚年因求畫者甚多,多以弟子代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9—1211 【介紹】: 金大興人,字安伯。世宗大定十年進士。初為尚書省令史。時章宗為右丞相,識其人。及即位,用為戶部員外郎,使講究鹽法利害,訂定制度。累遷御史中丞。衛(wèi)紹王時,拜平章政事,封崇國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4 【介紹】: 金上京女真人,本名阇母,字正臣。沉雄有謀畫。從軍為謀克,常以少擊眾。初為常山主簿。累官西北路副招討,鎮(zhèn)壓臨潢、泰州屬部反抗,以功遷本路招討使。官至樞密副使,封道國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9—1211 【介紹】: 即李安全。西夏皇帝。李乾順孫,李仁孝侄。封鎮(zhèn)夷郡王?;缸谔鞈c十三年,與桓宗母羅氏合謀廢桓宗自立。應(yīng)天四年,中興府被蒙古兵所圍,求和。皇建二年,為宗室齊王李遵頊所廢而死。在位六年。謚敬穆皇帝。
靖安民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20 【介紹】: 金奉圣州永興人。充義軍,為苗道潤部將。道潤死,代領(lǐng)其眾。累官中都西路經(jīng)略使。興定四年,行中都西路元帥府事,領(lǐng)涿、易等州,封易水公,為九公之一。后山寨為蒙古兵所圍,眾議欲降以保妻子,不從,遂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21 【介紹】: 宋廣安人,字子文。孝宗淳熙間進士。歷知大安軍,以家財糴米賑饑民。寧宗開禧間,以功授四川宣撫使,遷四川制置大使兼知興元府。嘉定七年,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以政尚嚴酷,被劾罷。十二年,起為四川宣撫使,率軍進攻紅巾軍,殺首領(lǐng)張福等。次年,進少保。卒謚忠定。有《皛然集》。
全宋詩
安丙(?~一二二一),字子文,號晶然山叟,廣安(今屬四川)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進士。寧宗開禧二年(一二○六),為四川宣撫副使兼陜西河?xùn)|招撫使。三年,知沔州充利州西路安撫使兼權(quán)四川宣撫使(《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一之四一、刑法六之四六)。進四川制置使兼知興元府。嘉定七年(一二一四),同知樞密院事,出知潭州兼湖廣安撫使。十二年,授四川宣撫使知興元府兼利州東路安撫使(同上書職官四一之四三)。十三年,以少傅致仕。十四年卒。有《晶然集》、《靖蜀編》,均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清光緒《廣安州新志》卷二四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四二九
安丙(?——一二二一),字子文,號皛然山叟,廣安軍(治今四川廣安)人。淳熙五年進士,調(diào)大足縣主簿,歷知新繁、小溪二縣,擢隆慶府通判,知大安軍。吳曦叛,以丙為丞相長史、權(quán)行都省事。丙與李好義、楊巨源謀誅曦,以功授端明殿學(xué)士、知興州、安撫使兼四川宣撫副使,升四川制置大使兼知興元府。嘉定七年以同知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赴召,除觀文殿學(xué)士、知潭州、湖南安撫使,后以御史劾罷,與祠。金人犯蜀,起為四川宣撫使,尋授保寧軍節(jié)度使兼知興元府、利東安撫使。十四年卒,謚忠定。著有《皛然集》及《靖蜀編》四卷。見《宋史》卷四○二本傳,《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之八,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三,光緒《廣安州新志》卷二四。

人物簡介

簡介
安軸,高麗王朝末期學(xué)者。字當(dāng)之, 號謹齋,雅號文貞。原籍順興。科舉文科及第。在監(jiān)春秋館事任職期間,和齊賢等人一起改纂了閔清編的《編年綱目》。參與編纂了忠烈王、忠宣王、忠肅王三個朝代的實錄。此外著有景幾體歌《關(guān)東別曲》、《竹溪別曲》。留有文集《謹齋集》4卷2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15—1371 【介紹】: 明太平府當(dāng)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xué)士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主敬,太平人。元末鄉(xiāng)舉,辟明道書院山長。明初自左司郎中歷知黃州,召為翰林學(xué)士,尋擢江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贈姑熟郡公,追謚文憲。有知新槁、江行雜詠。
明詩紀事·甲簽·卷三
安字主敬,當(dāng)涂人。元舉人,為明道安節(jié)書院山長。太祖渡江,率聚奉迎,拜左司員外郎。出為黃州知府,坐事謫桐城知縣,遷饒州知府。吳元年入為翰林學(xué)士。洪武元年,命知制誥兼修國史,尋遷江西參政卒。贈姑孰郡公,追謚文憲。有《辭達》、《知新》、《江行》、《黃岡》、《鶴渚》諸槁,合為《文集》二十卷。 田按:主敬初謁太祖,首陳王略:不殺人,不虜掠,首取金陵,以圖王業(yè)。有諸葛君、王景略一輩氣象,詩亦清勁,不愧雅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磁州人。初拜監(jiān)察御史,改戶部郎中,官至山東道肅政廉訪使。有清儉名。卒謚貞肅。有《竹齋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