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1
詞典
4
分類詞匯
26
佛典
1
共26,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偏摯
偏固
圓融
僻陋
空墮
偏蔽
圓常
八倒
僻介
歙歙
員通
辟陋
偏吝
阨僻
偏介
《漢語大詞典》:
偏摯(偏摯)
猶偏執(zhí)。 張竹君
《女子興學(xué)保險會序》
:“論者不察,以為胸襟之狹隘,性情之偏摯,足使之然。彼何嘗設(shè)身處地,一究女子之悲苦及其危險耶!”
分類:
偏執(zhí)
《漢語大詞典》:
偏固
猶偏執(zhí)。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
:“若資偏固之音,含一致之聲,其所發(fā)明,各當(dāng)其分?!?/div>
分類:
偏執(zhí)
《國語辭典》:
圓融(圓融)
拼音:
yuán róng
佛教用語。指沒有矛盾、障礙的境界?!洞蠓痦斒桌銍?yán)經(jīng)》卷四:「又如來說地、水、火、風(fēng),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div>
分類:
圓融
佛教語
通融
圓通
破除
文辭
偏執(zhí)
圓滿
暢達(dá)
融通
《國語辭典》:
僻陋
拼音:
pì lòu
偏遠(yuǎn)鄙陋?!妒酚?。卷七○。張儀傳》:「楚懷王聞張儀來,虛上舍而自館之。曰:『此僻陋之國,子何以教之?』」
分類:
僻陋
偏僻
性情
地處
簡陋
僻遠(yuǎn)
偏執(zhí)
風(fēng)俗
見識
粗野
淺陋
《漢語大詞典》:
空墮(空墮)
佛教語。謂偏執(zhí)“空”義,不能融通。 清
龔自珍
《以天臺宗修凈土偈》
:“執(zhí)念、執(zhí)生,為假墮;執(zhí)無念、無生,為空墮?!?/div>
分類:
佛教語
偏執(zhí)
融通
《漢語大詞典》:
偏蔽
偏執(zhí)而有所蔽;偏執(zhí)不明。 宋
羅大經(jīng)
《
鶴林玉露
》
卷十五:“使 荊公 得從 濂溪 ,沐浴於光風(fēng)霽月之中,以消釋其偏蔽,則他日得君行道,必?zé)o新法之煩苛,必不斥眾君子為流俗,而社稷蒼生將有賴焉。” 清 陳確
《與陸麗京書》
:“聽其言甚好,深體之,則祇是虛誕之詞。大概只是要知止耳,與釋氏之惟求了悟,同一偏蔽?!?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
:“今以一身之好惡有無制為好惡有無之法,以齊一好惡有無不必相同之人,是已自處于偏蔽之域,安有望于開明之途也!”
分類:
偏執(zhí)
《漢語大詞典》:
圓常(圓常)
佛教語。謂破除偏執(zhí),歸于常道。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法頌》
:“我有無礙,共向圓常?!?唐
李邕
《楚州淮陰縣婆羅樹碑》
:“皆妙覺圓常,釋門上首?!?唐
常達(dá)
《山居八詠》
之八:“庭前鶯囀處,時聽語圓常。”
分類:
佛教語
破除
偏執(zhí)
歸于
常道
《漢語大詞典》:
八倒
佛教語。凡夫二乘對涅槃境界的八種偏執(zhí)之見?;驁?zhí)常、樂、我、凈四倒,或執(zhí)非常、非樂、非我、非凈四倒。 南朝 梁 蕭統(tǒng)
《東齋聽講》
詩:“庶茲祛八倒,冀此遣六塵?!?唐 吉藏
《
法華義疏
》
卷三:“二乘之人自謂彼涅槃為常,則有樂浄;雖無人我而有法我,亦有我倒……此經(jīng)始終既具破八倒,則是説涅槃竟?!?/div>
分類:
佛教語
凡夫
二乘
境界
八種
偏執(zhí)
《漢語大詞典》:
僻介
(1).猶言遠(yuǎn)在。 唐
柳宗元
《邕州馬退山茅亭記》
:“是亭也,僻介 閩 嶺,佳境罕到,不書所作,使盛跡鬱堙,是貽林澗之媿。”
(2).偏執(zhí)耿直。 宋
周密
《
齊東野語·洪君疇
》
:“賦性僻介,素不與內(nèi)侍往還?!?/div>
分類:
偏執(zhí)
耿直
《國語辭典》:
歙歙
拼音:
xì xì
1.心無所偏執(zhí)的樣子?!独献印返谒木耪拢骸甘ト嗽谔煜?,歙歙為天下渾其心?!?br />2.朋比為奸,眾口附和的樣子?!稘h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眾小在位而從邪議,歙歙相是而背君子?!挂沧鳌隔怍狻?、「潝潝」。
分類:
投合
偏執(zhí)
朋比為奸
王弼
危懼
《漢語大詞典》:
員通(員通)
圓通。靈活通達(dá)而不偏執(zhí)。
《
晉書·桓溫傳
》
:“員通貴於無滯,明哲尚於應(yīng)機(jī)。”
《
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
》
:“ 弘景 為人員通謙謹(jǐn)?!?/div>
分類:
圓通
靈活
通達(dá)
偏執(zhí)
《漢語大詞典》:
辟陋
(1).邊遠(yuǎn)偏小。
《
左傳·昭公十九年
》
:“ 晉 之伯也,邇於諸 夏 ,而 楚 辟陋,故弗能與爭?!?span id="p7a1nzm" class="book">《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今使人生於辟陋之國,長於窮櫩漏室之下,長無兄弟,少無父母,目未嘗見禮節(jié)耳。” 高誘 注:“辟,遠(yuǎn)也;陋,鄙小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高帝紀(jì)下》:“大王起於細(xì)微,滅亂 秦 ,威動海內(nèi)。又以辟陋之地,自 漢中 行威德,誅不義,立有功,平定海內(nèi),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也?!?br />(2).偏執(zhí)鄙陋。
《
荀子·禮論
》
:“其理誠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説入焉而喪?!?/div>
分類:
邊遠(yuǎn)
偏執(zhí)
鄙陋
《漢語大詞典》:
偏吝
偏執(zhí)鄙吝。
《
宋書·隱逸傳·周續(xù)之
》
:“心無偏吝,真高士也!”
分類:
偏執(zhí)
鄙吝
《漢語大詞典》:
阨僻
(1).狹隘偏執(zhí)。
《
文選·揚雄〈羽獵賦〉
》
:“狹三王之阨僻,嶠高舉而大興?!?李善 注:“ 鄭氏 曰:‘阨僻,陋小也?!?br />(2).狹小偏斜。 晉
成公綏
《嘯賦》
:“狹世路之阨僻,仰天衢而高蹈?!?/div>
分類:
狹小
狹隘
偏斜
偏執(zhí)
《漢語大詞典》:
偏介
孤高偏執(zhí)。
《
宋書·隱逸傳論
》
:“夫獨往之人,皆稟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譽期通?!?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南齊書·袁彖傳》:“今棲遁之士,排斥皇王,陵轢將相,此偏介之行,不可長風(fēng)移俗?!?/div>
分類:
孤高
偏執(zhí)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