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8詞典 1分類詞匯 217
共218,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位秩
食谷
廩賜
料度
奉賜
厚俸
俸米
榮資
吏俸
寄資
貪食
厚秩
肉食者
遺笏
班祿
《漢語大詞典》:位秩
官爵和俸祿。北齊書·張瓊傳:“凡人官爵,莫若處中, 忻 位秩太高,深為憂慮?!?span id="tcwflrz" class="book">《北史·薛孝通傳》:“然猶致疑忌,不加位秩,但引為坐客,時訪文典大事而已。”
分類:官爵俸祿
《漢語大詞典》:食谷(食穀)
(1).享受俸祿。韓非子·說疑:“有萃辱之名,則不樂食穀之利?!?br />(2).吃糧食。國語·晉語八:“故食穀者,晝選男德以象穀明,宵靜女德以伏蠱慝?!?span id="y3emr91" class="book">《孔子家語·執(zhí)轡》:“食穀者智慧而巧?!?span id="fiynzjw" class="book">《紅樓夢》第四五回:“古人説,‘食穀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養(yǎng)精神氣血,也不是好事?!?/div>
《漢語大詞典》:廩賜(廩賜)
俸祿和賞賜。后漢書·董卓傳:“廩賜斷絶,妻子飢凍?!?span id="twa2gkc" class="book">《周書·柳敏傳》:“ 文帝 見而嘆異之,特加廩賜?!?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軍賞罰》:“﹝ 川 班殿直﹞廩賜優(yōu)給,與御馬直等?!?/div>
分類:俸祿賞賜
《國語辭典》:料度  拼音:liào duò
預想、揣度?!妒酚?。卷六九。蘇秦列傳》:「臣竊以天下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諸侯之卒十倍于秦?!谷龂?。曹植求通親表〉:「竊自料度,不后于朝士矣?!埂端疂G傳》第四五回:「每日五更睡覺,不時跳將起來,料度這件事?!?/div>
分類:估計忖度
《漢語大詞典》:奉賜(奉賜)
指俸祿和賞賜。史記·汲鄭列傳:“ 莊 ( 鄭莊 )廉,又不治其產(chǎn)業(yè),仰奉賜以給諸公?!?/div>
分類:俸祿賞賜
《漢語大詞典》:厚俸
豐厚的俸祿。韓非子·奸劫弒臣:“皆欲行貨財事富貴,為私善立名譽,以取尊官厚俸?!?/div>
分類:豐厚俸祿
《國語辭典》:俸米  拼音:fèng mǐ
舊日京官之俸,俸銀之外,并按階級給米,稱為「俸米」。《元史。卷九六。食貨志四》:「至大二年,詔隨朝官員及軍官等俸改給至元鈔,而罷其俸米。」《六部成語注解。戶部》:「俸米:官員歲祿之米也。」也稱為「俸廩」。
《漢語大詞典》:榮資(榮資)
指官位俸祿。 三國 蜀 諸葛亮 《黜來敏教》:“將軍 來敏 顯言:‘新人有何功德而奪我榮資與之邪?’ 敏 年老狂悖,生此怨言?!?/div>
分類:官位俸祿
《漢語大詞典》:吏俸
官吏的俸祿。 漢 王符 潛夫論·敘錄:“圣人養(yǎng)賢,以及萬民。先王之制,皆足代耕。增爵損祿, 必程 以傾。先益吏俸,乃可致平?!?/div>
分類:官吏俸祿
《漢語大詞典》:寄資(寄資)
宋 代近臣預友俸祿的一種名目。 宋 司馬光 《王中正第一札子》:“近歲以來,左右之臣既戀權(quán)勢,又貪祿位,遂求闇理資序,豫支俸給,名曰寄資,以欺誑外人,此豈祖宗之意邪?”
《漢語大詞典》:貪食(貪食)
(1).貪吃,貪嘴。《孔子家語·六本》:“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 唐 韓愈 《南內(nèi)朝賀歸呈同官》詩:“貪食以忘軀,尠不調(diào)鹽醯?!?錢仲聯(lián) 集釋:“ 魏 本引 孫汝聽 曰:‘貪食忘軀,以禽畜自喻也。言貪食而忘軀,鮮不為人所烹。醯鹽所以調(diào)食?!?br />(2).指貪圖。 清 周凱 《青鹽嘆》:“利之所在民必趨,貪食便宜較錙銖?!?br />(3).貪圖俸祿。 唐 柳宗元 《懲咎賦》:“曩余志之修蹇兮,今何為此戾也!夫豈貪食而盜名兮,不混同於世也?!?/div>
《國語辭典》:厚秩  拼音:hòu zhì
豐厚的俸祿?!侗笔?。卷七一。隋宗室諸王傳。論曰》:「河間屬乃葭莩,地非寵逼,故高位厚秩,與時終始?!?/div>
《國語辭典》:肉食者  拼音:ròu shí zhě
比喻享有俸祿的官吏。《左傳。莊公十年》:「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
《漢語大詞典》:遺笏(遺笏)
先人遺下的朝會手板。指后代蔭襲的官職俸祿。 元 袁桷 《次韻黃可玉古墨行》:“ 鄭公 諸孫保遺笏,滌志黽勉窮韋編。” 清 全祖望 《湖語》:“由來骨鯁,罔愆遺笏。節(jié)使安貧,升聞帝室?!?/div>
《漢語大詞典》:班祿
(1).分等制定俸祿。管子·權(quán)修:“察能授官,班祿賜予,使民之機也?!?漢 揚雄 《百官箴·司空箴》:“昔在季葉,班祿遺賢?!?span id="ydwtais" class="book">《北史·魏紀三·高祖孝文帝》:“置官班祿,行之尚矣,自中原喪亂,茲制中絶?!?清 唐甄 潛書·制祿:“古者班祿,亦起于農(nóng)夫食人之數(shù)……至于 漢 ,以穀班祿而以石差?!?br />(2).班位和俸祿。《楚辭·天問》:“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 游國恩 纂義引 曹耀湘 曰:“班,位也;祿,食也?!?漢 王符 潛夫論·班祿:“班祿頗而《頎甫》刺,行人乏而《緜蠻》諷?!?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袁淑傳》:“則宜拔過寵貴之上,褒升戚舊之右,別其旂章,榮其班祿?!?/div>